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协调性评价
本文关键词: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协调性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高密度、高强度的土地开发模式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交通需求,并且一些城市出现区域发展不均衡,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导致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面对城市化、机动化的挑战,人们逐渐意识到交通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传统的仅仅依靠大面积扩建交通设施已经无法解决由于交通拥堵引发的一些交通问题,必须合理规划土地,提高城市交通的畅通性与可达性,降低居民的出行成本。本文立足于我国城市高密度开发特征,论述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协调问题的重要性。首先,阐述了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互动机理;然后基于TOD模式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土地利用相关指标作为输入要素,城市交通系统相关指标作为输出要素,建立了基于DEA的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协调性评价模型,并探讨了利用LINGO软件的模型求解方法;再以北京、上海、南京、天津、西安、成都、哈尔滨、大连、郑州11个国内著名大城市为决策单元,利用DEA评价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综合协调度,城市交通系统的纯技术效率以及土地利用的规模效率,分析城市土地与交通的规模报酬,根据所求的松弛变量对城市土地投入的各个要素和交通系统产出的各个要素进行调整,使二者处于最佳协调状态。最后,结合实际,提出提高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系统协调性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交通系统 土地利用 评价指标 TOD 数据包络分析DEA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7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14-17
- 第二章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互动机理17-24
- 2.1 相关概念17-18
- 2.1.1 城市交通的概念17
- 2.1.2 土地利用的概念17-18
- 2.2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影响18-21
- 2.2.1 城市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18-19
- 2.2.2 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的影响19-21
- 2.3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机制21-22
- 2.4 本章小结22-24
- 第三章 基于TOD模式的城市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24-33
- 3.1 TOD简介24-26
- 3.2 评价目标和原则26-28
- 3.2.1 评价目标26-27
- 3.2.2 评价原则27-28
- 3.3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性评价指标解析28-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基于DEA的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协调性评价33-45
- 4.1 评价方法33-36
- 4.1.1 DEA评价方法简介33-34
- 4.1.2 评价方法基本思路和步骤34-35
- 4.1.3 DEA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协调性的特点35-36
- 4.2 评价对象的确定和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36-37
- 4.2.1 评价对象的确定36-37
- 4.2.2 投入产出指标确定37
- 4.3 基于DEA的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系统协调性评价模型37-42
- 4.3.1 测量综合协调度的CCR模型38-41
- 4.3.2 测量城市交通系统纯技术效率的BCC模型41
- 4.3.3 土地投入规模效率的分离41-42
- 4.4 模型的求解及LINGO软件简介42-44
- 4.5 本章小结44-45
- 第五章 实例分析45-57
- 5.1 评价模型的确定45-46
- 5.1.1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协调性评价步骤45-46
- 5.1.2 数据来源及其说明46
- 5.2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协调评价模型求解与分析46-54
- 5.2.1 效率求解及分析46-49
- 5.2.2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调整量分析49-54
- 5.3 相关建议54-56
- 5.4 本章小结56-57
- 结论与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阳升;陈彦如;;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6年03期
2 ;首届中法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论坛——高品质的城市交通系统[J];城市交通;2008年05期
3 张志涛;;城市交通系统节能问题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1年16期
4 罗霞;城市交通系统的诊断[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5 项乔君,王炜,邓卫,袁琪,丁锋;城市交通系统降低燃油消耗的重要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04期
6 侍泰亚;盐城市交通系统改革与发展取得新成就[J];江苏交通;2002年05期
7 陆建,王炜;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研究[J];城市交通;2004年03期
8 方锡邦,于景飞,夏邦金;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葛晓鹏;;城市交通系统的公共政策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年11期
10 马林;徐文珍;陈莎;杨少辉;;城市交通系统的节能降耗技术政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涛;;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综合治理研究的脉络[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2 陈莎;马林;杨少辉;;城市交通系统的节能降耗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宇;田凯;;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量化目标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4 张毅;靳雪翔;胡坚明;;城市交通系统复杂性分析与应用初探[A];05'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张卫华;王炜;胡刚;凌镭;;降低城市交通系统能源消耗的策略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肖亚丽;梁保松;赵新振;朱景乐;;构建杨浦区生态型城市交通系统[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7 程阳;张毅;姚丹亚;;城市交通系统的耗散结构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强;;城市交通系统递阶优化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旭宏;;城市交通系统现状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10 芦效峰;刘建峰;邓小勇;黄建玲;;复杂网络理论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缪舢;世界银行贷款支持武汉完善城市交通系统[N];中国企业报;2004年
2 同济大学教授 杨晓光;综合完善城市交通系统[N];山西政协报;2008年
3 记者 陈丹 实习生 吴琳;学习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知识[N];长江日报;2007年
4 杨晓光;综合完善城市交通系统建设[N];解放日报;2008年
5 鲁晓岩;运城市交通系统文明线路创建工作成绩斐然[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杨迎春 孙晓红;开征“拥堵费”能缓解交通吗?[N];当代汽车报;2008年
7 王青苏;建设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N];哈尔滨日报;2011年
8 记者 许可新;北京暴雨致城市交通系统瘫痪[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9 记者 朱雪娇;初步形成快速出行轨道交通双快系统[N];西安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项乔君;城市交通系统汽车燃油消耗研究[D];东南大学;2000年
2 陆建;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与方法[D];东南大学;2003年
3 杨少辉;城市交通系统演变进程机理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
4 张军;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贺正冰;通勤者路径选择机理及其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1年
6 韩强;城市交通系统递阶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丁宁;城市交通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杨荐麟;綦江山地城市交通系统问题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启e
本文编号:491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9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