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两江桥隧道及接口工程对既有轨道隧道的安全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两江桥隧道及接口工程对既有轨道隧道的安全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市综合体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也愈加显著,给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也提出更大的挑战。向地下“要”空间,意味着作为城市重要公共交通方式的地下道路和轨道交通等地下交通设施,其功能和数量都将有进一步的显著提升,而这一需求将难免对已建地下工程的周边围岩和结构本身产生影响,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解决并消除新建隧道对周边岩体以及临近工程结构稳定性的不良影响,现已成为地下工程结构领域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然而,由于目前该问题的影响因素众多,虽然国内外地下工程学者已从实体实验、理论解析、数值模拟、工程实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由于前期地勘资料不全、试验或数值模拟简化条件过多等原因,造成解决方案与实际工程现状不符,或无法有效确保新建工程对临近地层和接近工程安全影响的现状,从而限制了地下交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文以重庆市两江桥隧道以及接口工程项目为依托,针对该项目近接既有轨道1号线隧道和轨道6号线隧道地段,采用工程类比的方法,通过数值仿真的分析,进行了安全影响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近接既有轨道隧道地段首先应综合近接区域的地质条件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间关系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设计支护方案,然后选择利于轨道隧道安全的施工方法,最后再实施的过程中应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既有轨道隧道的安全;同时,运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建立各重要节点段中新建隧道与已建工程之间的接触模型,计算地层、隧道结构自重和地表建筑荷载;在此基础上对各重要节点段的开挖过程进行仿真,全面分析施工过程对临近地层沉降以及重要构造物如车站既有二次衬砌竖向位移、围岩变形、围岩塑性区、支护应力、地基承载力、建筑基础倾斜与沉降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计算结果,对拟定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评价。该方法可用于地下工程近接问题的研究及类似工程参考,具有良好的理论价值与工程意义。
【关键词】:两江桥隧道 轨道隧道 下穿 侧穿 交叠 安全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2
- 1.2.1 隧道施工对地层变形的影响8-11
- 1.2.2 隧道施工对临近结构物的影响11-12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12-14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12
- 1.3.2 技术路线12-14
- 第二章 工程概况14-24
- 2.1 项目概述14-18
- 2.2 建设条件18-23
- 2.2.1 自然地理条件18
- 2.2.2 环境工程条件18-21
- 2.2.3 隧道围岩分级及涌水量预测21-22
- 2.2.4 工程地质评价22-23
- 2.2.5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设计方案研究24-40
- 3.1 对既有轨道影响较大的重点节点24-32
- 3.1.1 东水门端洞口近接轨道6号线上新街~小什字区间段24-26
- 3.1.2 下穿轨道1号线小什字地下车站段26-27
- 3.1.3 近接轨道6号线小什字车站2#风道竖井段27-29
- 3.1.4 与轨道6号线小什字~大剧院地下区间交叠段29-32
- 3.2 隧道结构形式及设计支护参数32-39
- 3.2.1 下穿轨道1号线小什字地下车站段32-35
- 3.2.2 轨道六号线小什字车站2#风道竖井段35-36
- 3.2.3 两江桥隧道与轨道六号线明挖交叠段36-37
- 3.2.4 两江桥隧道与轨道六号线暗挖交叠段37-39
- 3.3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安全影响分析40-87
- 4.1 模拟方法40
- 4.2 数值软件及其分析原理40-42
- 4.3 岩体力学模型42-44
- 4.4 建立仿真模型44-48
- 4.4.1 下穿轨道1号线小什字地下车站段44-46
- 4.4.2 轨道6号线小什字车站2#风道竖井段46-47
- 4.4.3 两江桥隧道与轨道6号线明挖交叠段47
- 4.4.4 两江桥隧道与轨道6号线暗挖交叠段47-48
- 4.5 开挖方法模拟48-50
- 4.5.1 下穿轨道1号线小什字地下车站段48-49
- 4.5.2 轨道6号线小什字车站2#风道竖井段49-50
- 4.5.3 两江桥隧道与轨道6号线明挖交叠段50
- 4.5.4 两江桥隧道与轨道6号线暗挖交叠段50
- 4.6 华夏银行(高层,14F)结构荷载估算50-52
- 4.7 计算结果分析52-85
- 4.7.1 下穿轨道1号线小什字地下车站段52-67
- 4.7.2 轨道6号线小什字车站2#风道竖井段67-74
- 4.7.3 两江桥隧道与轨道6号线明挖交叠段74-80
- 4.7.4 两江桥隧道与轨道6号线暗挖交叠段80-85
- 4.8 本章小结85-87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87-91
- 5.1 主要结论87-89
- 5.1.1 下穿轨道1号线小什字地下车站段87
- 5.1.2 轨道6号线小什字车站287-88
- 5.1.3 两江桥隧道与轨道6号线明挖交叠段88
- 5.1.4 两江桥隧道与轨道6号线暗挖交叠段88-89
- 5.2 建议89-91
- 5.2.1 对轨道保护节点工程施工措施的建议89-90
- 5.2.2 对施工监测方案的建议90-91
- 致谢91-92
- 参考文献92-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计明;浅论隧道盾构施工离进站的技术措施[J];铁道标准设计;2002年09期
2 沈培良,张海波,殷宗泽;相邻隧道长距离叠交施工的数值模拟[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11期
3 张海波,殷宗泽,朱俊高;近距离叠交隧道盾构施工对老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5年02期
4 王少葵;;关于某隧道盾构机起吊方案施工简析[J];科技资讯;2008年36期
5 ;隧道盾构法常态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价与对策[J];建筑安全;2008年07期
6 郭怀仁;;交叠隧道盾构施工变形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2009年01期
7 钱双彬;董军;陈方权;;隧道盾构下穿车站出入口数值仿真对比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8 钱双彬;董军;李玲;;隧道盾构下穿车站出入口仿真方法对比研究[J];建筑技术;2009年06期
9 李文举;武亚军;常莹;;隧道盾构施工对临近桩基影响的数值模拟[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房明;刘镇;周翠英;史海欧;;交叉隧道盾构施工与邻近不同位置建筑物的相互影响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守峰;;关于某地铁隧道盾构机被卡的原因分析及脱困的探讨[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明磊;王桂玲;苗冬梅;李天生;;隧道盾构井可切削混凝土桩复合筋配筋原理与应用[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赵运臣;;武汉长江隧道盾构过江施工技术措施[A];中国中铁隧道集团2007年水底隧道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杭州湾大通道为何最终摒弃修建越海隧道?[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5 包乃文;王昌水;;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公路隧道安全监控[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胡茜;何川;;富水砂砾石地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机选型分析[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7 孙钧;;软土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计算机技术管理系统研制[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8 高峰;陈俊林;;道路隧道盾构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潘国兵;;地铁隧道盾构自动导向系统测量误差分析[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10 刘波;刘纪峰;陈军;赵宏奎;陶龙光;;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纵向地表沉降预测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雷;长江隧道盾构机运输项目花落华基[N];现代物流报;2007年
2 通讯员 葛军 顾肖艳 本报记者 刘洋;钱江隧道东线穿越百年防洪堤[N];中国交通报;2012年
3 记者 张希 通讯员 王肖飞;大型隧道机械项目落户滨江[N];南京日报;2010年
4 本报通讯员 靳玉东 段宏杰;中铁隧道引领我国隧道科技跨入“穿江越洋”时代[N];中国建设报;2014年
5 冯旭东;国内最先进隧道盾构机制造完成[N];中国交通报;2010年
6 记者 黄伟清邋方军 通讯员 黄长隧 朱萍 实习生 张菁;长江隧道盾构机主部件抵宁[N];南京日报;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 黄长随邋朱萍 本报记者 黄伟清;目击长江隧道盾构机掘进江底[N];南京日报;2008年
8 杨捷;长江隧道盾构机 下穿武九铁路线[N];长江日报;2007年
9 陆伟军邋康明;国内最大隧道全线贯通 施工测量创造“四个最”[N];中国测绘报;2008年
10 顾巍钟;头顶滔滔江水 钻地横穿天堑[N];新华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迅;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力学行为及破坏接近度评价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2 孙延盼;隧道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3 孟敏强;饱和软黄土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控制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4 徐涛;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5 肖博;重庆市两江桥隧道及接口工程对既有轨道隧道的安全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6 张凯;隧道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7 高华军;地铁隧道盾构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8 肖旺辉;隧道盾构对土体变形及地下管线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伍廷亮;隧道盾构施工对地层沉降及邻近建筑的影响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2年
10 曹海兵;富水软弱土层双线隧道盾构施工引发的地表沉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两江桥隧道及接口工程对既有轨道隧道的安全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9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