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RC的车载自组网QoS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DSRC的车载自组网QoS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车载自组网 专用短距离通信 网络服务质量 IEEE 802.11p
【摘要】:为了有效解决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等问题,国际上大力推广智慧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与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在此背景下,车载自组网(Vehicle Adhoc Network,VANET)作为车联网的一部分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国际上,车载自组网协议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是DSRC(Dedicated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s)协议。通过DSRC协议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边基础设施之间进行数据交互,进而实现安全驾驶与智能交通管理等。DSRC在MAC层使用IEEE 802.11p协议,该协议运用增强的分布式信道机制来解决VANET应用的QoS问题。紧急数据被设置相对较高的用户优先级,能够使其优先抢占信道发送,而对时延并不敏感的数据赋予相对较低的用户优先级,将其暂时缓存,等到高优先级数据被成功发送以后再将其发送。DSRC基本能够满足VANET应用对QoS的管理要求。但是,当组网车辆密度与网络流量较大时,VANET应用的端到端时延、信道接入时延与网络吞吐量性能会明显降低。因此需要对DSRC协议进行一定的优化,以实现车辆密度与网络流量大时保障VANET的QoS性能。本文基于DSRC提出了适用于VANET的QoS保障方案。该方案主要在MAC层协议IEEE 802.11p的基础上加入了多级分类器、多级队列调度器、非安全业务报文进行流量整形、自适应EDCA参数调整。多级分类器是在AC队列内部进行更加精细的划分,与多级调度器相结合,降低端到端时延。按照源地址对非安全业务报文进行分类后再进行流量整形,保证不同源地址的报文接入信道的公平性。流量整形算法是在WF2Q算法进行了一定的修改。自适应EDCA参数调整是根据包的冲突率来判断网络负载,以自适应的调整竞争窗口。
【关键词】:车载自组网 专用短距离通信 网络服务质量 IEEE 802.11p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5;TN92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9-10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0-11
- 1.3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11-12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12-13
- 第二章 车载自组网与DSRC协议13-28
- 2.1 车载自组网13-15
- 2.1.1 车载自组网概述13-14
- 2.1.2 车载自组网特点14-15
- 2.2 DSRC协议栈15-18
- 2.2.1 DSRC协议栈组成15-16
- 2.2.2 DSRC频谱分配与信道协作模式16-18
- 2.3 IEEE 802.11p18-27
- 2.3.1 IEEE 802.11p物理层18-19
- 2.3.2 IEEE 802.11信道接入控制方式19-21
- 2.3.3 IEEE 802.11p信道接入控制方式21-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现有的QoS保障方案研究28-40
- 3.1 QoS概述28-30
- 3.1.1 QoS结构模型28-30
- 3.1.2 QoS关键技术30
- 3.2 经典的队列调度方案30-39
- 3.2.1 基于GPS队列调度30-34
- 3.2.2 基于轮询的队列调度34-37
- 3.2.3 基于优先级的队列调度37-39
- 3.3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基于DSRC的车载自组网QoS保障方案40-50
- 4.1 基于DSRC的车载自组网的QoS保障方案体系结构40-41
- 4.2 基于DSRC的车载自组网QoS保障方案实现41-49
- 4.2.1 多级分类器42-43
- 4.2.2 多级队列调度器43
- 4.2.3 流量整形43-47
- 4.2.4 自适应EDCA窗口调整47-49
- 4.3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仿真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50-78
- 5.1 OPNET Modeler仿真平台50-54
- 5.1.1 OPNET Modeler简介50-51
- 5.1.2 无线节点模型与MAC层进程模型51-54
- 5.2 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54-63
- 5.2.1 进程模型54-56
- 5.2.2 节点模型56-57
- 5.2.3 网络模型57-63
- 5.3 仿真结果分析63-77
- 5.3.1 对比组一64-67
- 5.3.2 对比组二67-71
- 5.3.3 对比组三71-75
- 5.3.4 实验小结75-77
- 5.4 本章小结77-7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8-80
- 6.1 总结78
- 6.2 展望78-80
- 致谢80-81
- 参考文献81-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选荣;专用短程通信(DSRC)标准比较分析与关键内容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刘富强;项雪琴;邱冬;;车载通信DSRC技术和通信机制研究[J];上海汽车;2007年08期
3 李军;;DSRC技术原理及其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12期
4 刘富强;孙斌;王新红;;基于DSRC的车载通信平台设计[J];今日电子;2009年09期
5 冯纯康;周又玲;;DSRC短程通信协议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1年01期
6 张令文;刘留;和雨佳;陶成;;全球车载通信DSRC标准发展及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S1期
7 向昊;罗禹贡;张书玮;朱陶;冯辉宗;;多道路调制环境下DSRC鲁棒性研究与仿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24期
8 熊辉,史其信;DSRC编织车·路网络神经[J];交通世界;2001年05期
9 赵智明,项洪印;DSRC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2期
10 郭海陶;钟勇;;基于国标DSRC的多车道自由流应用系统设计[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肖迪;杨蕴;;对自主创新的中国DSRC技术标准的选择思路[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Tien-Chen,Ho;;Research on Specification for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A];2012年计算机应用与系统建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陈云;蔡华;许宏科;;个性化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初步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智能交通与机电工程卷[C];2002年
4 林树亮;;基于DSRC技术的多义性路径识别基站应用研究[A];《IT时代周刊》论文专版(第300期)[C];2014年
5 何玉婉;余立建;袁果;;ITS专用短程通信机制研究[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章曙光;;智能交通专用短程通信协议分析[A];城市科学论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实习生 范圆圆;车联网将如何改变人们出行?[N];科技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升;基于DSRC的车载自组网QoS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郭海陶;智能交通专用短程通信(DSRC)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许泽斌;DSRC设备检测仪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邱劲;基于DSRC-ETC的福建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田奇峰;智能车载终端DSRC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罗佳;不停车收费系统中DSRC综合测试仪的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文天;专用短程通信协议在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的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张弓;ETC应用中RSU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爱生;DSRC逻辑分析仪的设计及其在ETC系统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永生;ETC系统中DSRC协议的分析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26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26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