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海子大桥钢管混凝土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干海子大桥钢管混凝土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根据干海子大桥冬期混凝土施工要求和现场原材料特性,采用亚硝酸钠与乙二醇形成有机、无机协同防冻,设计制备出流动性好、包裹性佳、自密实的抗冻钢管混凝土。并通过现场实验,结合SEM观测,研究了其在低温浇筑与养护、后期升温后强度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低温条件成型的钢管混凝土短柱与核心混凝土试件,早期强度发展较好,后期温度回升后强度能稳定增长。设计制备的钢管混凝土具有很好的低温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抗冻性能优越,能满足依托工程冬季钢管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作者单位】: 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抗冻性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基金】:交通运输部科技资助项目(2009 318 000 105)
【分类号】:U445.57
【正文快照】: 1引言干海子大桥全长1 811m,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钢管混凝土桁架连续梁桥,根据该桥施工进度与工期安排,其部分主梁钢管混凝土将在冬期灌注。干海子海拔高近3 000m,冬期平均气温-4.7℃左右,且积雪严重(如图1)。图1干海子大桥严重积雪Fig 1Serious snow at Ganhaizi bridge研究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庆军;刘荣进;牟廷敏;宋晓波;;钢纤维增韧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2 杨英姿;高小建;邓宏卫;巴恒静;;自然变负温养护和恒负温养护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4期
3 杨英姿;巴恒静;;负温防冻剂混凝土的界面显微结构与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7年08期
4 丁庆军;周孝军;牟廷敏;范碧琨;延亚林;;钢纤维增韧微膨胀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英姿;邓宏卫;高小建;张爱莲;;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9年02期
2 丁庆军;周孝军;牟廷敏;范碧琨;延亚林;;钢纤维增韧微膨胀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3年06期
3 王曦东;董建忠;王利峰;赵建玲;;防冻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12期
4 伊海赫;张毅;陆建兵;李东旭;;低温条件下磷酸镁水泥的失效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4年01期
5 黄啸;毛海勇;袁晓峰;杨曜;;-20℃条件下碱矿渣水泥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4年08期
6 宁作君;巴恒静;杨英姿;;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的断裂损伤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于孝民;任青文;;冻融循环作用下普通混凝土断裂能试验[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徐海涛;;隧道冻结法施工专用混凝土的研究[J];隧道建设;2010年S1期
9 徐长伟;孙文辉;欧阳鹏;林方志;;低温条件下水泥-粉煤灰复合胶凝体系早期强度的研究[J];混凝土;2012年11期
10 丁庆军;王志亮;周孝军;牟廷敏;;自密实补偿收缩钢纤维钢管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与应用[J];混凝土;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海涛;;隧道冻结法施工专用混凝土的研究[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覃爽;;地下工程配套高性能恒负温混凝土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张春亮;何世钦;白玉星;;温度对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孝军;钢纤维微膨胀钢管混凝土拉弯力学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二成;西北地区冻结立井爆破对早期高强砼井壁损伤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国强;碱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杨会娟;铁尾矿砂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3 张军华;人造骨料可循环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结构演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D];济南大学;2013年
4 张春亮;高温后钢管混凝土的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5 邵欣;特细砂混凝土的二级界面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悦,张丽慧;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的研制与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丁庆军;刘荣进;牟廷敏;宋晓波;;钢纤维增韧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3 朱卫中;;负温混凝土及其抗冻临界强度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1991年03期
4 梁德金,赵阳,郭兴军;负温高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J];低温建筑技术;1998年01期
5 何政;卢富永;周智;;分布式OFBG-GFRP传感筋在粘结性能试验中的应用[J];功能材料;2006年09期
6 刘永健;刘君平;池建军;;钢管混凝土界面抗剪粘结滑移力学性能试验[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柳俊哲,冯奇,李玉顺;亚硝酸盐对混凝土中钢筋的阻锈效果[J];硅酸盐学报;2004年07期
8 杨英姿,赵霄龙,巴恒静;掺高效防冻泵送剂高性能负温混凝土的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1998年04期
9 傅中秋;吉伯海;陈晶晶;彭昌宪;;钢管轻集料混凝土组合界面黏结滑移性能[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田稳苓,赵国藩,黄承逵;钢纤维膨胀混凝土的膨胀效应系数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志刚,王德军,盛洪飞;钢管混凝土三维非线性梁单元的研究与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王靖涛,黄新国,丁美英,李国成;钢管混凝土表面波检测的小波分析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3 兰丽萍;超声法检测钢管混凝土强度和缺陷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03年07期
4 栾波,刘明,尹晓明;钢管混凝土在火灾作用下(后)的性能-理论与发展[J];混凝土;2003年12期
5 陈友杰,陈宝春;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6 饶威;;建筑构件钢管混凝土的现状与发展[J];散装水泥;2003年02期
7 叶跃忠,文志红,潘绍伟;钢管混凝土脱粘及灌浆补救效果试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伍尚干,伍佳玉,吴清明;复合钢管混凝土计算方法在桥梁中的应用[J];公路;2004年08期
9 张晨,李永刚;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梁的力学行为[J];山西建筑;2004年19期
10 方伟;建筑中的钢管混凝土[J];建筑安全;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晓雄;叶福相;陈艳;钟善桐;;超声波法在钢管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梅洋;吴斌;赵俊贤;郝贵强;杜永山;;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宇;何广汉;杨永清;蒲黔辉;王炳灵;;钢管混凝土肋拱的横向稳定性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4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5 钟善桐;;钢管混凝土在我国高层建筑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7年
6 顾淦身;;一种实现完全三向应力混凝土的化学预应力钢管混凝土[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7年
7 杨尚进;李明;姜绍飞;;钢管混凝土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卢辉;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动力性能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文达;韩林海;;钢管混凝土框架简化二阶分析方法探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卫红;阎善章;;钢管混凝土基本剪切问题的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兆良,浙江宏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高,浙江广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楼大明;钢管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N];建筑时报;2012年
2 ;C100级混凝土技术成功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3年
3 王玉银;优势互补 完善组合[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记者蔡崇金 通讯员李明春;钢管混凝土桁架连续梁工艺破解施工难题[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锐;钢管混凝土界面状态试验研究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徐腾飞;钢管混凝土非线性稳定承载能力与可靠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玉芬;复式钢管混凝土轴压性能及节点抗震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许成祥;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刘威;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工作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6 何珊瑚;三肢钢管混凝土弦杆—钢管腹杆桁架抗弯力学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7 丁发兴;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康希良;钢管混凝土组合力学性能及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斌;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彭斌;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巨型柱框架抗震试验与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皓东;钢管混凝土拱架在地铁隧道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赫;受压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柳春红;单钢管混凝土抗压构件力学性能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4 谢芳;钢管混凝土结构及其在输电塔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5 赵军;双钢管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6 欧阳洋;考虑封闭效应的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的轴压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7 梁柯峰;脱空对钢管混凝土受力性能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8年
8 郭增辉;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带有芯钢管的钢管混凝土角节点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9 刘东坡;火灾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轴压性能非线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7年
10 冯波涛;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承载力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3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3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