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转动惯量误差对汽车碰撞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08 08:19

  本文关键词:转动惯量误差对汽车碰撞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转动惯量误差 汽车碰撞 误差分析 动量方程


【摘要】:为了有效控制车辆转动惯量误差对汽车碰撞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应用摄动理论分析了车辆转动惯量误差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应用碰撞前车速曲线平均斜率、车速方向角曲线平均斜率和角速度曲线平均斜率,研究了车辆转动惯量误差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根据影响程度能够确定满足模型计算结果精度要求的车辆转动惯量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当限制车辆转动惯量误差在±7.94%范围内时,模型计算结果相对误差≤5%.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人民交通出版社;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关键词】转动惯量误差 汽车碰撞 误差分析 动量方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001)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4)
【分类号】:U491.31
【正文快照】: 文献[1]建立了以碰撞中心为坐标原点的典型汽车碰撞模型(以下简称模型),根据现场和事故车辆的勘查信息,应用该模型能够计算碰撞前车速[2-3],因此,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模型计算结果(以下简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国内主要采用2种方法确定参数:(1)通过现场勘查确定车辆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许海华;;一起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速度的分析计算[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2 迟占铎;徐鑫莉;张心明;;扭摆法测转动惯量的误差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3 聂信天;史庆春;顾浩;朱思洪;;拖拉机转动惯量测量及误差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2年08期

4 刘昶;;三线扭摆系统测量刚体转动惯量试验方法改进[J];汽车科技;2011年03期

5 查佳韵;刘勇;程金华;程长洪;;基于扭杆摆的汽车动力总成惯量参数测量实现[J];中国测试;2011年02期

6 张健;张鑫;李江;倪行达;高金贵;;典型汽车碰撞模型自选参数的敏感性分析[J];汽车工程;2012年10期

7 张健;张鑫;;汽车碰撞改进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张健;张鑫;;汽车碰撞模型中力学参数误差对碰撞前车速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张健;张鑫;高金贵;;基于动量定理的汽车碰撞模型的同一性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道华;;风险和效益综合模型的最优投资组合[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崔博文,陈剑,陈心昭,任章;复参数最小二乘估计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岑燕斌;韦煜;罗会亮;;快速判断一类实对称矩阵正定的极大极小元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何希盈;程锦房;邓大新;张磊;;单矢量水听器的MVDR波束形成性能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9年11期

5 李晓辉,刘志东;降维观测器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张健;刘元安;谢刚;毛峻岭;;多用户MIMO下行系统迭代迫零预编码[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董文勇,王平;用偏振移相共路剪切干涉仪测量光学非球面[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8 高社生,周涛;全局最优信息融合估计算法(Ⅱ)[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02年01期

9 何永斌,范啸涛,安红岩,何果;线性最小二乘问题解法的理论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杜鹃;李雪琴;范啸涛;;双重Hermite矩阵的性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超;高翔;聂淼鑫;;利用制动痕迹再现事故车速的系统研究[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电能质量扰动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国志;电力谐波和间谐波参数估计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葛愿;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网络化控制系统建模与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李春华;基于网络GPS和精华大地水准面的区域实时三维定位理论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林文明;星载扇形波束扫描微波散射计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6 吴祝武;基于均值—方差框架的若干投资组合选择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刘永鑫;基于矩阵论的供热管网阻力系数辨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曹荣光;区域供冷多级泵系统能效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刘光明;基于天基测角信息的空间非合作目标跟踪算法及相关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曹弋;汽车三维碰撞事故再现分析模型及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永敏;线性流形上几类矩阵方程的最小二乘解及最佳逼近解[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永华;基于DOA检测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国强;TD-SCDMA系统中联合检测算法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4 胡亮;空间可展遮光罩的结构设计、分析与仿真[D];浙江大学;2011年

5 张勇;燃气管网的稳态分析与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黄威;MIMO中继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7 周素凤;MIMO MC-CDMA系统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8 王琳;高精度、高可靠的无人机影像全自动相对定向及模型连接研究[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张婷;基于TD-LTE系统的MIMO编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张鹏翔;液压驱动的足式机器人腿部设计与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英,李占国,陈礼华,白素平,马宏,韩文波;弹丸转动惯量测试系统及其误差分析[J];兵工学报;2000年01期

2 李慧鹏;唐文彦;张春富;孙和义;王军;;导弹转动惯量测试系统及误差分析[J];兵工学报;2007年02期

3 刘敏;张小发;;汽车三轴转动惯量测量装置的设计[J];北京汽车;2006年04期

4 李彤华;朱占刚;尚春民;周化文;张心明;;扭振法测弹体转动惯量的误差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5 胡晓健;王炜;陆建;;道路交通意外事件影响范围确定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6 苏成谦;吕振华;;大型刚体惯性参数识别的三线扭摆系统实验方法改进研究[J];工程力学;2007年07期

7 裴剑平,李一兵,吴卫东;事故再现典型碰撞模型的参数敏感度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4期

8 李江,张大强,吴建平,吴立均;事故再现中对速度计算结果的调整[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2期

9 刘振东;郑桂梅;孙兴川;;基于扭摆法的转动惯量测量[J];河南科学;2008年10期

10 朱晓波,黄奚超,邹毅;二维碰撞的简化计算及其电脑程序[J];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建;汽车碰撞事故模型病态问题处理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华;汽车碰撞保护技术漫谈[J];汽车运用;2000年04期

2 ;美考虑提高汽车碰撞标准[J];世界汽车;2001年11期

3 孙宏图,刘学术,宋振寰,于长吉;汽车碰撞变形计算机模拟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寇哲君,程建钢,姚振汉;机群环境下汽车碰撞的并行模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刘学术,于长吉;汽车碰撞的基本规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6 ;航天数据公司:为汽车碰撞实验提供高性价比的数据采集器[J];今日电子;2004年07期

7 刘学术,宋振寰,于长吉;汽车碰撞基本规律研究[J];天津汽车;2004年03期

8 杨光瑜,尹志勇,刘大维;汽车碰撞的数值模拟技术[J];机械;2004年07期

9 张彦,王树新,来新民,朱平;汽车碰撞过程中计及安全带约束的人体动力学响应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年08期

10 李跃武,沈沉,韩波;汽车碰撞的计算机模拟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竟;韩旭;;汽车碰撞关键模型的参数反求技术[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裴东兴;祖静;刘鹏;杨海庆;;汽车碰撞实验车载测试系统的设计[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信世强;周一鸣;谭德荣;;用于汽车碰撞研究的人体模型[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轻量化汽车碰撞安全及先进车身材料的力学行为[A];西南汽车信息:2012年下半年合刊[C];2012年

5 邹冬华;陈忆九;刘宁国;;200起车外人员与汽车碰撞事故现场痕迹特点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6 雷刚;张攀;陈琪;刘意;;基于DOE的汽车碰撞优化分析[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帆;侯荣涛;张立萍;;车辆正碰撞变形计算机模拟研究[A];振动利用技术的若干研究与进展——第二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信世强;周一鸣;;汽车碰撞中人体的伤害机理与评价方法[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凤;汽车碰撞安全研究的带头人 黄世霖[N];中国汽车报;2002年

2 张齐 钟翼;汽车碰撞规范年内出台[N];经理日报;2005年

3 刘洋;汽车碰撞需要更多“接地气”的评分项[N];北京商报;2014年

4 记者 宗巍;汽车碰撞升级标准相比海外仍存差距[N];经济参考报;2011年

5 卫金桥;中国首次“秘密”测试汽车碰撞安全[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张春生;国内首款主动式汽车碰撞预警系统在京发布[N];中国保险报;2008年

7 中国WTO/TBT国家咨询点 张丽莉;关注美国汽车碰撞安全法规新变化[N];国际商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芦丽琴;中国汽研中心周荣:电动汽车碰撞标准将于两年内完成[N];中国工业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青松;多款汽车碰撞实验关键指标得零分[N];中国企业报;2011年

10 常青;汽车碰撞·法规·试验[N];中国汽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寇哲君;可扩展冲击-接触并行计算及其在汽车碰撞模拟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2 张维刚;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技术[D];湖南大学;2002年

3 蔡志华;汽车碰撞中胸部生物力学响应与损伤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寇哲君;可扩展冲击—接触并行计算及其在汽车碰撞模拟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5 董立强;儿童颈部在汽车碰撞中的损伤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国产汽车应对欧洲汽车碰撞法规的策略和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孙宏图;汽车碰撞分析专家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徐文岷;汽车碰撞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刘学术;汽车碰撞特征参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周芬;汽车碰撞人体腹部有限元模型构建与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永宁;铝蜂窝模型及其在汽车碰撞壁障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孙亮;基于磁流变技术的汽车碰撞缓冲装置的仿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8 曹静静;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碰撞仿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9 雷旦;应用于汽车碰撞安全研究的人体胸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仿真验证[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韩伟;汽车碰撞变形刚度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3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33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a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