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山地交通特性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山地交通特性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山地城市道路 交通特性 车道宽度 通行能力 横断面型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质的飞跃。山地城市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道路建设用地更为宝贵。又因山地交通特性与平原城市不同,所以山地城市道路建设不应该呈现“千路一面”的现象。基于对山地交通特性调查分析,本文对城市道路横断面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搜集大量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总结国内外城市道路横断面及车行道宽度设计标准。然后定性的描述了山地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与空间功能,总结出交通性与空间性相协调的横断面优化设计思路。即交通性道路的通行能力必须满足交通量需求;生活性的街道要满足“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要求,注重对街道空间结构设计以及生活氛围的营造,将交通稳静化、慢行交通一体化的理念贯穿其中。并通过对横断面四阶段法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优化,结合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总结出适合山地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流程。其次,文章重点对山地城市道路典型横断面进行大量调研分析,定量分析山地城市交通组成特性,车速分布以及车头时距特性;并且建立车道宽度与交通分布及车速的联系。同时对平面交叉口进行了交通调查分析,包括交叉口车辆、行人以及摩托车的交通特性分析,为平面交叉口渠化提供数据支撑。此外,详细地分析了不同等级不同车行道位置的车头时距特性,对山地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公式进行修正,以便更精确对其进行计算,从而使其在满足交通需求的情况下,提高山地城市道路用地的利用率。最后,通过对道路横断面各组成要素以及平面交叉口渠化的设置研究,结合本文所提出的优化理论,提出了基于山地交通特性的横断面型式的优化建议。然后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横断面设计对比与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山地城市道路的车道宽度选择、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以及横断面设计理论与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山地城市道路 交通特性 车道宽度 通行能力 横断面型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2.3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4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6
- 1.5 技术路线16-17
- 第二章 山地城市道路横断面优化设计理念与方法研究17-27
- 2.1 城市道路功能与等级结构17-19
- 2.1.1 道路功能分析17
- 2.1.2 等级结构分析17-18
- 2.1.3 道路功能与等级结构的关系18-19
- 2.2 优化设计理念19
- 2.3 交通需求产生原理及特征分析19-22
- 2.3.1 出行生成预测19-20
- 2.3.2 出行分布20-21
- 2.3.3 出行方式划分21-22
- 2.3.4 交通流量分配22
- 2.4 道路横断面通行能力分析22-25
- 2.4.1 基本路段通行能力22-24
- 2.4.2 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24-25
- 2.5 横断面各构成要素宽度的通行能力分析法25-26
- 2.5.1 思路与流程25
- 2.5.2 计算方法25-26
- 2.6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山地城市道路交通特性调查与数据分析27-56
- 3.1 调查方案27-29
- 3.2 山地交通特性分析29-42
- 3.2.1 交通组成特性分析29-34
- 3.2.2 车辆运行速度特性分析34-37
- 3.2.3 车头时距特性分析37-42
- 3.3 基本路段车道宽度的影响因素分析42-48
- 3.3.1 车道宽度与交通组成的关系42-44
- 3.3.2 车道宽度与运行速度的关系44-48
- 3.4 通行能力的量化分析48-51
- 3.4.1 通行能力影响因素48
- 3.4.2 山地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修正系数48-50
- 3.4.3 山地城市道路的基本通行能力50-51
- 3.4.4 通行能力计算方法51
- 3.5 重庆市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特性调查51-54
- 3.5.1 交叉口设计指标适应性分析51-52
- 3.5.2 车辆交通特性分析52-53
- 3.5.3 行人的交通特性53
- 3.5.4 摩托车的交通特性分析53-54
- 3.6 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的交通特性对比分析54-55
- 3.7 本章小结55-56
- 第四章 基于山地交通特性的横断面综合布置56-72
- 4.1 横断面组成要素布置56-59
- 4.1.1 车道宽度的确定56-57
- 4.1.2 人行道宽度确定57-58
- 4.1.3 分隔带宽度确定58-59
- 4.2 公交专用道设置59-60
- 4.3 路内停车横断面设置60-63
- 4.4 平面交叉口横断面设置63-65
- 4.4.1 进口车道设计63-65
- 4.4.2 出口车道设计65
- 4.5 与道路功能相适应的横断面型式设计优化65-70
- 4.5.1 横断面优化设计原则65-66
- 4.5.2 横断面型式的优化建议66-70
- 4.6 本章小结70-72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72-85
- 5.1 工程概况72
- 5.2 改造原则及要求72-73
- 5.3 工程现状交通特性调查分析73-74
- 5.4 交通需求预测分析74-77
- 5.5 改造方案选择77-80
- 5.6 横断面优化设计80-84
- 5.6.1 涪南路西段横断面组成设计80-81
- 5.6.2 涪南路东段横断面组成设计81-82
- 5.6.3 涪南路主线下穿道左右线暗槽段横断面组成设计82
- 5.6.4 涪南路主线下穿道左右线匝道横断面组成设计82-83
- 5.6.5 平面交叉口设计83-84
- 5.7 本章小结84-85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85-87
- 6.1 结论85
- 6.2 展望85-87
- 致谢87-88
- 参考文献88-92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玫;;道路及其交通特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践[J];山东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2 李俊;陈建明;;大型活动交通特性以及交通信息需求分析[J];知识经济;2011年20期
3 杨柳;杨保存;;南疆小城镇交通特性与问题分析[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4 徐吉谦;武进;黄富明;;大中城市出入口干道交通特性的探讨[J];南京工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5 戴源夏;;中小城市城镇化进程中的交通特性及改善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11期
6 石小法;喻军皓;;快速城市化地区中等城市交通特性[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7 王凯英;廖明军;孟宪强;王显利;;上海地铁站内行人楼梯交通特性[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张蕾;陈馥利;王迎;;立交改扩建作业区交通特性及安全对策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9年06期
9 王蕾;;大型体育赛事观众交通特性及规划体系研究[J];市政技术;2010年06期
10 尹岩;马社强;;过街行人的交通特性及对策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_5RG斌;康志福;李泰明;;W道5哶交通特性及疏\措施成效奤估[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交通特性及事故预防对策[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3 蔡五三;;大型活动交通特性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耘;张生瑞;;交叉口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以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山区桥梁建设技术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李小鹏;杨新苗;曹瑾鑫;;基于手机话务量的城市活动及土地利用特性分析[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晓华;曾伟;朱兆芳;;浅析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交左转定向匝道的交通特性[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邹慧;换相提示对交叉口交通特性和通行能力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崔云玲;基于山地交通特性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3 罗勇刚;多突发事件耦合情况下交通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刘文婷;大型活动影响下区域交通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5 朱自博;分离式双左转车流交通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张蕾;基于交通特性的家庭分类概率模型及出行产生预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宇;中小城市老城区交通特性及停车改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夏晓敬;基于快速城市化的城市出入口道路交通特性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49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4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