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最紧邻前车加速度信息的跟驰模型

发布时间:2017-07-19 04:00

  本文关键词:基于最紧邻前车加速度信息的跟驰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跟驰模型 线性稳定性分析 最紧邻前车 加速度


【摘要】:为了提高车流的稳定性能,考虑最紧邻前车加速度信息的影响,在优化速度差模型(Optimal velocity difference,OVD)的基础上,引入参数p表示驾驶人对最紧邻车辆加速度信息的关注程度,提出了含加速度项的跟驰模型。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得到交通流的临界稳定判据。数值仿真表明新模型与OVD模型比较,通过调节参数p,可以避免在低敏感系数下OVD模型中负速度现象的出现,同时,加速度效应对车流致稳效果更加明显。因此,研究模型能更有效地增强车流稳定性能和更好地描述实际交通流现象,为多车协同驾驶策略提供了先导作用。
【作者单位】: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跟驰模型 线性稳定性分析 最紧邻前车 加速度
【基金】: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资助项目(KJ1403209,KJ1503301) 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2015M572450)~~
【分类号】:U491
【正文快照】: 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峻,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解释交通拥堵形成机理及其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如跟驰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和宏观动力学模型等交通流模型[1-3]。例如,Bando等[4]提出的优化速度(Optimal velocity,OV)模型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勇生;曾俊伟;杜加伟;刘宇斐;王敏;魏军;;考虑意外事件对交通流影响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J];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2 孙棣华;李永福;田川;;基于多前车位置及速度差信息的车辆跟驰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7期

3 田钧方;贾斌;李新刚;高自友;;A new car-following model considering velocity anticipation[J];Chinese Physics B;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鑫;郑新奇;陈锐;;具有特征维及宏观控制因素的CA概念模型[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3年04期

2 赵康嘉;陈淑燕;;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事件交通流仿真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3期

3 刘凤;房建东;;自主移动机器人跟驰行为的模糊推理机仿真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5年07期

4 孙棣华;张建厂;廖孝勇;田川;李永福;刘卫宁;;非邻近车辆最优速度差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5 ;Microscopic car-following model for the traffic flow:the state of the art[J];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2012年02期

6 李永福;孙棣华;崔明月;;全速度差跟驰模型的Lyapunov稳定性分析[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0年12期

7 温惠英;罗钧;;基于CA的短时交通事件干扰下的交通流仿真[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年04期

8 陈玉峰;买买提明·艾尼;依再提古丽·阿克甫;古丽巴哈尔·托乎提;买买提江·吐尔逊;王兵;;交叉口交通流的数学建模与数值模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年10期

9 李修海;于少伟;;改进Newell跟驰模型与实证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10期

10 胡之英;;考虑前车加速度信息的跟驰模型及数值模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立东;城市交通溢流智能协调控制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李永福;面向T-CPS的微观交通认知方法及相关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林杉;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流模型与应急交通控制预案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洲;面向汽车运行工况仿真的车辆跟驰云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罗钧;短时交通事件干扰下的交通流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志强;基于关联规则的曹妃甸海上交通流管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4 刘亚帝;冰雪条件下城市主干道车辆跟驰模型及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张海林;微观交通流的非线性建模与参数激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薛万东;环形交叉口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7 牛雷;考虑多车效应的改进耦合映射跟驰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谢娟;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单车道交通流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9 黄瑞锦;特种车通行影响下城市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纪立强;基于管制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 锐,吴清松,朱祚金;一种新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J];科学通报;2000年17期

2 黄乒花,孔令江,刘慕仁;一维元胞自动机随机交通流模型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1年01期

3 吕晓阳,孔令江,刘慕仁;一维元胞自动机随机交通流模型的宏观方程分析[J];物理学报;2001年07期

4 薛郁,董力耘,袁以武,戴世强;考虑车辆相对运动速度的交通流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J];物理学报;2002年03期

5 谭惠丽,黄乒花,李华兵,刘慕仁,孔令江;交通灯控制下主干道的交通流研究[J];物理学报;2003年05期

6 雷丽,薛郁,戴世强;交通流的一维元胞自动机敏感驾驶模型[J];物理学报;2003年09期

7 薛郁;随机计及相对速度的交通流跟驰模型[J];物理学报;2003年11期

8 王涛;高自友;赵小梅;;多速度差模型及稳定性分析[J];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9 钱勇生;汪海龙;王春雷;;考虑公交港湾式停靠的多速混合城市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J];物理学报;2008年04期

10 李盛春;孔令江;刘慕仁;郑容森;;智能交通灯对交叉路口交通流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洪飞,隽志才,王晓原;基于模糊推断的车辆跟驰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01年02期

2 赵淑芝,张枭雄,贾洪飞,韩左慈;利用五轮仪实验数据建立车辆跟驰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3 任雪梅,朱英平,王武宏,黄鸿;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车辆跟驰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王晓原,隽志才,贾洪飞,孟昭为;基于安全间距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综述[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5 熊烈强,王富,李杰;考虑前后车速度关系的车辆跟驰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6 魏庆曜,陈斌,金炜东,高利;基于Multi-Agent System的跟驰模型[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王浩;马寿峰;;适用于弯度与坡度的跟驰模型及其仿真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8 陈斌,金炜东,高利;特殊过程下的车辆跟驰模型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1期

9 徐学明;荣建;王丽;;混合神经网络跟驰模型的建立[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3期

10 姜杰;;车辆跟驰模型对比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谯志;田川;马璐;易富君;;基于驾驶员延迟效应的跟驰模型及其数值仿真[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徐荣改;徐鉴;;车辆时滞跟驰模型中Bautin分岔诱发的交通模式[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达;考虑后车的车辆跟驰行为建模及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唐毅;基于前后多车信息的跟驰模型及其车流平稳性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李永福;面向T-CPS的微观交通认知方法及相关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龙;面向排放测算的车辆跟驰模型对比分析与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刘亚帝;冰雪条件下城市主干道车辆跟驰模型及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刘岩;车辆跟驰模型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6年

4 徐学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5 乔晋;车辆跟驰模型参数标定与验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牛雷;考虑多车效应的改进耦合映射跟驰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孙赫;基于模糊控制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8 尹亚琴;基于相对时间间隔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潘玲;基于驾驶员认知过程的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郑磊;基于改进跟驰模型的对称双车道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61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61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2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