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中零值问题的模型
本文关键词:解决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中零值问题的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交通事故 零膨胀模型 多层零膨胀模型 Lindley模型 拟合优度
【摘要】:运用多种拟合优度措施,包括离差信息准则(DIC)、平均绝对偏差(MAD)、预测均方误差(MSPE)和最大累计残差(MCPD)以及交叉验证评价法(CV),以美国某州2010年交通事故为实例,运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算法,综合比较和分析了零膨胀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多层零膨胀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以及泊松Lindley和负二项Lindley模型等。研究结果表明:3类模型中Lindley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多层零膨胀模型其次;而6种模型中负二项Lindley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交通研究中心;美国华盛顿Catholic大学土木工程系;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交通事故 零膨胀模型 多层零膨胀模型 Lindley模型 拟合优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50110478,51250110075) 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项目(114024)
【分类号】:U491.31
【正文快照】: 国华盛顿Catholic大学土木工程系,华盛顿20064)0引言应用计量模型回归分析交通事故已成为交通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交通事故具有离散、独立等特性,泊松模型最早被用于研究,后来衍生出大量回归模型。人们在研究回归模型时,主要研究模型中随机项的选取问题以提高拟合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壮林;邵春福;胡大伟;马社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起数时空分析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青光焱;;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事故原因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3年06期
2 郭唐仪;Lin Xiaoli;Kracht Matthias;;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事故预测模型优选及弹性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3 孟祥海;侯芹忠;史永义;;基于线形指标的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事故预测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8期
4 孙轶轩;邵春福;岳昊;朱亮;;基于SVM灵敏度的城市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5期
5 青光焱;;基于事故数据分析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易发段对策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4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合来;许鹏鹏;马明;;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理论研究前沿[A];新型城镇化与交通发展——2013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暨第27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晓峰;道路运输信息系统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孙轶轩;基于数据挖掘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史永义;基于线形条件的高速公路事故预测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魏萌萌;高速公路小客车驶离道路事故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王炳翔;猩红热发病率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多项式模型拟合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4 侯芹忠;基于IHSDM框架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王皓;长大纵坡安全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相勇,张南,张学尽,蒋葛夫;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因的人机工程学分析[J];公路;2003年S1期
2 陈斌;袁伟;付锐;郭应时;;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特征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静;;城市交通系统结构模型分析[J];科技信息;2013年20期
2 王健;洪麟琳;何建平;;基于可变泊位容量的停车收费定价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年03期
3 徐永能,李旭宏,朱彦东,王健;大都市圈域走廊内各交通方式优化组合模型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年04期
4 裴世保;京秦高速公路对秦皇岛旅游贡献的二阶模型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4年07期
5 ;2012年总目次第1~4期(总第134~137期)[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6 高圣彬;葛汉彬;;交替荷载作用下钢材本构模型的适用范围[J];中国公路学报;2008年06期
7 余淑琴;吴伟;黄静;余永强;;石嘴山市龟韭沟大桥横梁分析计算[J];交通科技;2009年02期
8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阎利军;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效果的模型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石向南;老龄和肥胖乘员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及损伤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栋;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拥堵成因分析与车辆延误模型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2 李倩;基于多种徐变模型下钢—混组合桥梁徐变效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68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6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