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诱发地表变形规律分析
本文关键词: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诱发地表变形规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盾构隧道 地表变形 建筑物保护 数值模拟 PECK公式
【摘要】:盾构下穿建(构)筑物施工不可避免对地层及上层建筑产生影响,而双线隧道穿越同一建筑物同时存在着二次扰动,且同时由于建筑物与地层之间的作用,诱发的地表变形影响更为复杂。以南京地铁三号线常府街~夫子庙区间双线隧道下穿刘公巷7号楼具体工况为例,结合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存在建筑物情况下的地表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物的存在使得地表沉降曲线呈非对称形式,且存在建筑物范围内沉降曲线相对平缓,而PECK预测地表沉降槽为对称曲线,且相对数值模拟结果偏大,表明地面建筑物对地层变形具有直接的约束作用;采用peck公式预测存在地面建筑物的地表沉降时,应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反算确定经验参数,从而考虑建筑物刚度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五局集团电务城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表变形 建筑物保护 数值模拟 PECK公式
【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SK3075) 中铁五局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304)
【分类号】:U455.43;TU433
【正文快照】: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地铁逐渐在全国更多的城市中兴建。地铁线路大多穿越繁华闹市区,不可避免的会穿越城市建(构)筑物,为减少对建筑物及周边的影响,大多采用盾构法施工[1]。而在我国,因为地铁施工引起地层变位,进而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事故时有发生[2]。因此研究盾构隧道施工诱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卿伟宸;廖红建;钱春宇;;地下隧道施工对相邻建筑物及地表沉降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2 王长虹;柳伟;;盾构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及临近建筑物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3 张明聚;刘晓娟;杜永骁;;复合地层中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群的影响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4 朱逢斌;缪林昌;;盾构隧道邻近建筑物施工的地面变形分析及预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5 孙宇坤;关富玲;;软土盾构隧道对上方建筑物和地层的影响分析[J];建筑结构;2012年04期
6 姜忻良;崔奕;赵保建;;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任建喜;李庆园;郑赞赞;高丙丽;刘朝科;张琨;冯晓光;;盾构诱发的地表及邻近建筑物变形规律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其昌;黄醒春;於昌荣;;砂砾地层中盾构施工壁后同步注浆的模型实验与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2 王静;;前海湾站工程施工监测[J];安徽建筑;2011年04期
3 胡群芳,黄宏伟,陈龙;盾构隧道施工对城市沥青路面影响的风险评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4 张云军;宰金珉;王旭东;常银生;戚科骏;;隧道开挖对临近桩基影响的二维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5 郑宜枫;丁志诚;戴仕敏;;超大直径盾构推进引起周围土体变形和土水压力变化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6 刘影;王旭东;;地下开挖对临近建筑物损害影响评估综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7 韩煊;罗文林;李宁;;地铁隧道施工引起沉降槽宽度的影响因素[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8 赵宏华;陈国兴;叶斌;;盾构掘进施工对周边单桩变形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9 赵宏华;陈国兴;;盾构施工对自由单桩受力性状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10 周玉;宋宏伟;;城市隧道建设对房屋稳定性影响三维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强辉;赵尚毅;刘东升;郭剑锋;;城市地下轻轨隧道与上部建筑物相互作用及稳定性实例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魏新江;魏纲;丁智;;盾构施工与邻近不同位置建筑物相互影响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铁生;张冰;陈南祥;马开锋;;基于卡尔曼滤波与AR混合算法的沉降监测[A];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第5卷 第3集)[C];2007年
4 蔺云宏;;地铁盾构施工穿越古建筑的加固方案设计[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宋永辉;叶耀东;;土压平衡盾构粉性土中施工扰动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云军;宰金珉;王旭东;;隧道开挖对周围土体的影响分析[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Analysis on influence of conicity of extra-large diameter mixed shield machine on surface settlement[A];The Shanghai Yangtze River Tunnel Theory,Design and Construction[C];2008年
8 汪成兵;高文生;王昆泰;;建筑物下地铁车站穿越施工数值模拟方法分析[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彭正勇;;注浆抬升在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中的研究及应用[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魏新江;魏纲;姚宁;;暗挖隧道与邻近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现状及展望[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廷英;基于先验约束信息的变形监测滤波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周诚;地铁盾构施工地表变形时空演化规律与预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铁生;地下隧洞测控技术与地表沉降动态监控模型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4 杜军;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探测图像识别及沉降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韩煊;隧道施工引起地层位移及建筑物变形预测的实用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6 柳厚祥;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诱发地层移动机理分析与控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杨丽明;地铁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对超近距房屋的安全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贾嘉陵;湿陷性黄土地层盾构施工引发地层变形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苏洁;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对邻近桩基的影响及其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黄强兵;地裂缝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机制及病害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法平;基于FMECA的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监测信息体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2 彭戢放;浅埋暗挖法开挖地铁隧道地表沉降规律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3 牛淑慧;安晋浅埋隧道开挖地表沉降及安全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开武;地铁车站的结构变形远程监控系统[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5 刘永林;武汉地铁虎—名区间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6 李茂文;下穿复杂建筑物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方楠;复杂地层平行顶管的环境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蒲诃夫;复合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的环境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韩冬;黄土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表移动及变形预测方法[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英雪;基于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地下工程建设的决策支持系统[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七虎;岩土工程的第四次浪潮[J];地下空间;1999年04期
2 黄宏伟;城市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发展与展望[J];地下空间;2001年04期
3 张云军;宰金珉;王旭东;常银生;戚科骏;;隧道开挖对临近桩基影响的二维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4 卿伟宸;廖红建;钱春宇;;地下隧道施工对相邻建筑物及地表沉降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5 李大勇,王晖,武亚军;盾构掘进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6 刘波;陶龙光;李希平;唐孟雄;;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建筑基础诱发地层变形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7 付昱凯;陆小龙;丁文其;钱磊;;盾构隧道施工动态扰动特点及控制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8 袁大军;郭建涛;郑建国;黄清飞;;西安地铁盾构施工对古城墙影响[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年02期
9 王善勇,唐春安,王述红,陆培炎;地铁开挖对地基沉降影响的数值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9期
10 王炳军;党彦;;盾构法隧道开挖对摩擦桩的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煊;隧道施工引起地层位移及建筑物变形预测的实用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2 柳厚祥;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诱发地层移动机理分析与控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敬霞;刘超;龙仁波;王建鹏;;矿区高精度GPS地表变形监测体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7期
2 董家国;;广西合山岩溶矿区地表变形与防治[J];煤田地质与勘探;1979年05期
3 刘迅;;邢台地震地表变形现象初步分析[J];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1981年01期
4 黄靖,陈慧,张清华;采动区地表变形作用的随机有限元实现[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谭周地,汪发武,刘红军;抚顺市采矿地表变形及防治方针[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1年04期
6 虞兴福;;管幕工程地表变形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7 张勇;;动态测量方法在煤矿开采引发地表变形的应用探析[J];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8 李静涛;卢毅;焦步青;;煤矿开采岩层与地表变形数值模拟分析[J];测绘科学;2012年02期
9 张亚民;马凤山;王杰;郭捷;闫冬飞;罗爽;;陡倾断层上下盘开挖引起地表变形的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年03期
10 陈雷英;陈仕祥;吴晓红;;董家沟煤矿地表变形监测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唐春安;;二氧化碳注入煤层引起地表变形的实例研究[A];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佴磊;;露天及地下采矿对边坡及地表变形影响特征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3 张亚民;马凤山;王杰;郭捷;闫冬飞;罗爽;;陡倾断层上下盘开挖引起地表变形的数值模拟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4 刘富华;;第四纪含水砂层对地表变形的影响[A];全国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任清平;丰定祥;谷志孟;傅卫东;余景崇;徐国财;;开采急倾斜矿体围岩地表变形特征及模式分析[A];岩土力学研究与工程实践[C];1998年
6 赵结君;;地面预注浆对地表变形的影响[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C];2008年
7 肖士澄;谷志孟;;地下采矿和地表回填对地表变形影响的研究[A];岩土力学研究与工程实践[C];1998年
8 张顺峰;胡瑞林;武雄;;浅埋厚煤层开采地表变形动态预测与排水设计[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9 石朋飞;乌效鸣;;地下管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分析[A];2011年非开挖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安红刚;胡向东;;交叠隧道施工地表变形的进化智能预测[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殷珂;金山店铁矿安全通道难打通[N];黄石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诚;地铁盾构施工地表变形时空演化规律与预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和生;山区地下开采引起地表变形对长输气管线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3 刘艳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测量技术测量地表变形的理论与算法研究[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斌;金川镍矿充填法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变形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静涛;煤矿开采岩层与地表变形数值模拟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帅;龙X矿地表变形规律分析与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谢晓龙;采空老区地表变形及沉陷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栾长青;采空区的沉陷机理及地表变形破坏的时空预测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6 龚声胜;地表变形计算及预计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8年
7 胡华斌;矸石充填开采条件下地表变形监测及效果评价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林健;基于GPS监测的地下开采矿山地表变形分析与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9 徐星星;青岛地铁3号线暗挖段地表变形BP神经网络预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吴金;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地铁隧道地表变形预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69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6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