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软土蠕变参数及路基沉降效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天津滨海软土蠕变参数及路基沉降效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软土 时间硬化模型 蠕变参数 固结-蠕变 路基沉降
【摘要】:天津滨海新区分布发育较厚的海相沉积成因软土层,软土路基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常常出现较大的工后沉降。本文针对滨海软土进行一维压缩蠕变试验,求取其时间硬化蠕变模型参数,进而通过ABAQUS软件实现线性DruckerPrager模型和时间硬化蠕变模型的耦合计算,总结分析了滨海软土路基长期沉降变形过程中的固结-蠕变效应。研究结论表明,排水条件是软土固结-蠕变作用效应的控制性因素,在不设置排水板的条件下蠕变对总沉降量的影响十分显著,是否考虑蠕变作用会给总沉降量计算结果带来近20%左右的误差;软土地基内部排水通道的合理设置和畅通有效是关系软基处理效果的关键点;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填土速率以避免在饱和软弱地基土内产生较大的超静孔压。
【作者单位】: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软土 时间硬化模型 蠕变参数 固结-蠕变 路基沉降
【分类号】:U416.1;TU447
【正文快照】: 3.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天津滨海新区分布发育着较厚的海相沉积成因的软土层,其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渗透性差。软土路基排水固结速率缓慢,再加上软土蠕变变形的时效性,使得软土路基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常常出现较大的工后沉降,危害道路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朝元,刘继华;软土地区新城建设中道路沉降的治理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6期
2 王雪松;王刚;;软土地区高速公路过程沉降的数值模拟[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雷华阳;姜岩;陆培毅;邢贵发;;交通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软土的孔径分布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9年02期
4 赵阳;周伟;周欣;;连云港地区软土静力触探参数相关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10期
5 贺国栋;;软土区高速公路地基沉降变形监控方案及实施技术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2期
6 刘岩;;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区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11期
7 韩旭;李少雄;丁磊;;南京市浦口滨江大道软土参数相关性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3年04期
8 徐国文,刘多文;洞庭湖区高速公路软土特性及处理方法[J];中南公路工程;2003年02期
9 万中喜;黄骅港软土与天津港软土的对比[J];港工技术;2005年02期
10 林锋泉,江肃;广东省高速公路软土特征及处理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利华;李海潮;张留俊;;软土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体系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会场:山区高速公路技术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李承贵;;高原斜坡软土施工技术探讨[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3 吴万平;;论高等级公路的软土地基勘察[A];湖北省公路学会第七届优秀论文集[C];1998年
4 孙东岭;;振动挤密生石灰桩加固软土——尾矿泥效果初探[A];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5 徐永福;徐欢;吴念众;;高灵敏性软土触变性数值模拟[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德福;周萃英;谭祥韶;;基于软土微观结构研究的固结及沉降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阎长虹;夏文俊;董平;郑军;詹启伟;张睿;崔大伟;周欣;朱文彬;王吉刚;;长江下游地区软土工程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类型分析[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程鉴基;;也谈水泥类化学灌浆加固隧道基底软土的技术问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杨铭;;客运专线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10 陈国祥;;黄骅港堆场区软土特征及抛填固结分析[A];江苏省地质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昊月;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沉降量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漆宝瑞;“斜坡软土”特性及工程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戢英;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3 王克红;粉煤灰处理软基的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郭营飞;低频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土变形机理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
5 李友河;软土地区旧桥拓宽改造技术[D];长安大学;2013年
6 谢乔木;软土固结沉降反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王文涛;交通荷载下公路路基动力响应及软土下卧层累积变形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赵坤;贵州西部部分路基软土特性与既有路基加固分析[D];贵州大学;2007年
9 马天;北沿江高速公路马巢段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顾恒星;厦门海相沉积软土流变特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89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8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