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抗冲刷性能的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抗冲刷性能的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试验研究 抗冲刷性能 冲刷应力比指数
【摘要】:对普通AC、改性SMA和改性OGFC 3类沥青混合料的抗冲刷性能开展了详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冲刷应力比λ是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冲刷能力的最关键因素,它可消除同类沥青混合料中由于不同沥青含量、温度和冲刷水压力所引起的差异。建立了冲刷次数N与冲刷深度d、冲刷应力比λ的一般式。3种材料抗冲刷系数A的变化范围为0.9×105~1.7×105。冲刷深度指数b和冲刷应力比指数c取决于沥青性质,其中,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的冲刷深度指数b分别为2.15,2.26,冲刷应力比指数c为3.9,4.0。沥青类材料的c值与其疲劳指数较接近。冻融后材料的抗冲刷系数、冲刷应力比指数基本保持不变,抗冲刷性能的下降可归结于结构强度的下降。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试验研究 抗冲刷性能 冲刷应力比指数
【基金】: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 318 000 99)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0引言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冲刷损坏一般被称之为沥青混合料水损坏,主要表现为沥青和集料剥离、松散以致于坑槽[1]。沥青面层在夏季或雨季易发生水损坏现象,原因是沥青混凝土在高温和重轮载作用下,形成有压水流的循环泵吸作用,导致集料表面的沥青膜剥落,使面层失去应有的抗压和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涛,黄晓明;沥青混合料水损害性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2003年S1期
2 韦金城;庄传仪;高雪池;王林;;基于疲劳损伤的沥青路面设计温度及预估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5期
3 朱唐亮;谈至明;周玉民;;半刚性基层材料抗冲刷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3年04期
4 孙立军,张宏超,刘黎萍,胡小弟;沥青路面初期损坏特点和机理分析——重交通沥青路设计方法之一[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周亮;凌建明;林小平;;考虑环境因素的沥青路面疲劳开裂预估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庆一,钱春香,解建光;偶联剂改善沥青混凝土性能及油石界面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胡昌斌,黄晓明;重载交通沥青路面典型早期破损与成因分析[J];福建建筑;2005年03期
3 王春霞;;浅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及预防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8期
4 唐志;;低温季节路面结构行为及稳定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6期
5 谭忆秋;姚李;王海朋;杜群乐;党奇志;;沥青路面结构早期损坏层位分析及对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5期
6 唐云伟;陆永军;国朝耀;袁世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公路交通技术;2008年02期
7 王志斌;石勇;罗苏平;陈嘉祺;李亮;但汉成;;海南省典型沥青路面结构早期损坏原因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8 彭霞;;沥青混凝土路面车道转弯处病害防治措施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9 韦璐;Sascha KAYSER;Frohmut WELLNER;;路表温度对沥青路面疲劳损伤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1期
10 彭永恒;潘宝峰;;沥青路面水损害评价方法综述[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建影;颜纪飞;温涛;芦俊波;;超载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研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云;沥青路面再生方法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清平;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 毛成;沥青路面裂纹形成机理及扩展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张占军;混凝土桥桥面防水系统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谢涛;基于CT实时观测的沥青混合料裂纹扩展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高雪池;滨州黄河公路大桥桥面铺装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罗辉;沥青路面粘弹性响应分析及裂纹扩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周长红;沥青混合料非连续力学计算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周谦;基于气候交通特点的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高明星;连续级配橡胶颗粒沥青路面降噪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炎炎;就地热再生PE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玉柒;基于关键指标的沥青路面按质支付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涛利;高速公路车辙病害轨道式铣刨铺装快速修复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东博;高模量路基沥青路面结构应用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徐占磊;基于抗车辙功能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力学响应与结构设计[D];长安大学;2011年
6 肖丽霞;重载交通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及车辙预测[D];郑州大学;2011年
7 刘乃科;沥青路面水损害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闵强;沥青混合料稳态行为的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赵楠;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纵坡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艾长发;重载沥青路面结构分析与性能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利,吴震,黄晓明;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贾渝,张全庚;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J];公路;2000年03期
3 秦健;孙立军;;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8期
4 孟岩;潘峥嵘;李艳春;;疲劳当量温度计算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5 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水破坏及其防治措施(上)[J];国外公路;2000年03期
6 张全庚,贾渝;对我国当前沥青路面技术标准的若干看法[J];华东公路;1999年04期
7 赵佳军,黄志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J];华东公路;2000年04期
8 葛折圣,黄晓明;沥青混合料应变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9 徐鸥明;韩森;高世君;刘亚敏;;沥青含量对混合料疲劳极限特性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10 朱唐亮;谈至明;周玉民;;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抗冲刷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力群;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类型与组成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长军,杨光;水泥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7期
2 刘爱;沥青混合料质量分析及控制[J];山西建筑;2003年04期
3 马云朗;彩色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施工简介[J];市政技术;2003年01期
4 陈耀典;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原因及改善措施[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年02期
5 李智,徐伟,王绍怀,张肖宁;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6 张淼;李凯峰;刘福坤;;浅谈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症状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1期
7 李立寒,曹林涛,罗芳艳,郭亚兵;沥青混合料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1期
8 蔡建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控制与配合比调试[J];山西建筑;2004年07期
9 马立军,谭积青,姚学昌;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在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广东公路交通;2004年01期
10 王捷,吴建浩;关于沥青混合料密度测试计算方法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圣枫;杨新华;陈传尧;;粒径和骨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流变行为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蔡绪梅;王芳;;利用试验数据有效指导沥青混合料生产[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3 丁育青;刘海;汤文辉;冉宪文;;一种沥青混合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本构关系[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宋晓燕;李源渊;周卫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建昌;;热铺沥青混合料变异分析与控制[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喻光华;喻荣华;黄善华;曾辉;;沥青混合料施工配筛[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可;史炳中;卢永贵;;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与强度机理[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8 柳浩;李自明;李桂军;冯润;苏玉昆;李宝生;黄颂昌;秦咏春;;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9 刘至飞;吴少鹏;陈美祝;;温拌沥青混合料现状及存在问题[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高云龙;何唯平;;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在云南普炭公路的施工应用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中华;沥青混合料力学机理研究取得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李铮;环保沥青混合料扮靓长安街[N];科技日报;2009年
3 项煜虹;长安街披上环保衣[N];大众科技报;2009年
4 郭少言 刘崭;西安公路院成功研制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车[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首席记者 齐泽萍;我省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6 通讯员 张林山 贺正懿 记者 牛彦君;天祝公路段研制出沥青混合料保温箱[N];甘肃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袁岚;长安街大修工程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N];中国建材报;2009年
8 交轩;应用温拌技术 筑路节能无污染[N];中国交通报;2010年
9 葛玲玲邋徐亚栋;南理工研发成功沥青混合料搅拌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10 任晓明;温拌沥青混合料首次用于省城道路养护[N];太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蕾;基于细观分析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刘建勋;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吕得保;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苑苗苗;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周长红;沥青混合料非连续力学计算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锁利军;沥青混合料强度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常明丰;基于颗粒物质力学的沥青混合料细观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肖鑫;排水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及排水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乔英娟;沥青混合料位移场测定与流动性车辙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易军艳;基于界面行为的多孔沥青混合料冻融损伤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杨;沥青混合料多功能剪切仪的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朱磊;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3 蓝碧武;冰冻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残余寿命评估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苏明;新疆地区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张媛;基于能量法的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姚秋玲;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欧阳岚;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8 谢泽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三轴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9 马翔;高速公路修复工程中多种类型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汤存占;旧路沥青混合料再生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9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99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