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公路线形组合路段驾驶员生理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原公路线形组合路段驾驶员生理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原公路 驾驶员 心率增长率 脑电波 线形组合
【摘要】: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建设迅猛发展,在建及通车里程逐年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高原公路作为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原居住区人民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受复杂地质条件和海拔变化的影响,使得高原公路线形结构中的平、纵线形组合路段较多,如果此路段的平、纵线形组合不协调,驾驶舒适性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进一步威胁到行车安全。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低氧环境也会对行车驾驶员的驾驶操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故有必要对高原公路线形组合路段上行车驾驶员进行一些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为驾驶员安全行车和优化高原道路线形组合参数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本文以高原公路作为研究对象,在314国道高海拔路段进行了大量实地行车试验,测量了驾驶员多项生理指标值。应用相关数学理论与方法,对行车驾驶员各项生理指标特性与高原道路行车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经过初步分析,筛选出受高原道路环境影响较大的驾驶员心率增长率和脑电波?频段信号变化值作为进一步分析用测评指标。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试验路段线形组合、海拔之间以及脑电波?频段信号变化值与海拔、线形组合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海拔越高、线形组合值越大,驾驶员心率增长率和脑电波?频段信号变化值变化越显著,驾驶员紧张程度加剧明显。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与讨论,提出了符合行车驾驶员生理特性的高原道路线形组合指标数值控制在50以内为宜。
【关键词】:高原公路 驾驶员 心率增长率 脑电波 线形组合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25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8
- 1.1 研究背景8-9
-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9-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1-14
- 1.4 研究思路14-15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5-17
- 1.6 本章小结17-18
- 第2章 高原环境与驾驶员心生理特性变化的定性分析18-23
- 2.1 高原公路驾驶员主观感受调查18-20
- 2.2 适宜性检测的高原公路驾驶员心生理特征分析20-22
- 2.3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行车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23-28
- 3.1 试验路段23
- 3.2 试验设备23-25
- 3.3 驾驶员的选择25
- 3.4 试验中其他注意事项25-26
- 3.5 数据采集26-27
- 3.6 本章小结27-28
- 第4章 驾驶员生理指标特性分析与选取28-37
- 4.1 驾驶员生理指标特性分析28-29
- 4.2 高原低氧环境对驾驶员生理指标特性的影响29-35
- 4.3 驾驶员生理指标选定35
- 4.4 本章小结35-37
- 第5章 高原公路线形组合路段试验数据分析37-50
- 5.1 高原公路线形组合路段对行车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影响37
- 5.2 高原公路线形组合与驾驶员脑电的关系37-43
- 5.3 高原公路线形组合与行车驾驶员心率增长率的关系43-49
- 5.4 本章小结49-50
- 第6章 高原公路线形组合参数设计优化和改进的建议50-53
- 6.1 高原公路线形组合参数设计优化的建议50-51
- 6.2 高原公路线形组合路段防护措施建议51-52
- 6.3 本章小结52-53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53-55
- 7.1 结论53-54
- 7.2 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59-63
- 致谢63-64
- 作者简介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绪忠;张旭;;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原则[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4期
2 胡江碧;王维利;王健;;高速公路不同线形组合路段划分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0年S1期
3 胡江碧;王维利;王健;;高速公路不同线形组合路段划分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0年S2期
4 李媛媛;;浅谈公路设计中平、纵线形组合[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年01期
5 王立;;山区高速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合理性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年02期
6 刘道宣;线形组合设计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影响[J];广西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7 王运霞;王磊;刘志强;;道路线形组合与交通安全的关系[J];公路与汽运;2008年01期
8 杨艳艳;姜利民;;基于视觉分析的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J];科技风;2009年09期
9 潘威;;勘测设计阶段公路平纵线形组合的优化设计方法[J];山西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10 梁玎;;谈平纵线形组合安全设计方法[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国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交通[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凌锋;道路超高加宽自动设计及路基可视化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韩玉雷;大半径圆曲线接小半径圆曲线匝道线形组合运行速度协调性对行车安全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李岩岩;高原公路线形组合路段驾驶员生理特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4 刘海强;山区高速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合理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同鑫;山区高速公路平纵组合安全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9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8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