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公路驾驶员生理心理特性现场测试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原公路驾驶员生理心理特性现场测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原公路 驾驶员 生理、心理特性 适宜性检测 灰色关联分析
【摘要】:为分析驾驶员因高原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采用驾驶适宜性检测仪器,在高原公路沿线选定的测试点,针对过往驾驶员的特性指标进行现场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高原公路驾驶员各项生理心理特性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其中,较差的是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随着海拔增高,静视力和动视力显著降低,速度估计时间、反应时间、误反应次数、处置判断错误次数等指标均明显上升。关联分析表明:各特性指标与高原公路海拔、驾驶员年龄、驾驶时间等3个因素均有较强的关联性,关联度依次为海拔年龄驾驶时间。与不同环境地区相比,高原地区公路驾驶员总体表现出反应相对迟钝的特征。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高原公路 驾驶员 生理、心理特性 适宜性检测 灰色关联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168045)
【分类号】:U491.254
【正文快照】: 0引言受复杂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等限制,高原公路交通环境注定与其他公路存在较大差异;缺氧和复杂道路条件会使驾驶员生理心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认知判断能力和驾驶操作能力。据专题调查[1],近年来我国高原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驾驶员是主导因素。利用驾驶适宜性仪器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百川,肖利军,高峰;我国职业驾驶员心理、生理素质状况调查分析[J];人类工效学;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力·斯木吐拉;李鑫;马晓松;;驾驶员反应特性在沙漠环境中的表现[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4期
2 张蓉,石建军,任福田,刘小明;数理统计知识在交通仿真中的部分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石臣鹏;;我国驾驶适宜性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艾力·斯木吐拉;李鑫;魏建东;;沙漠公路驾驶员心理、生理特性研究[J];青海交通科技;2010年03期
5 朱春莹;王玉花;刘志宏;步苏琴;;公交车驾驶员人格、交通事故与职业压力的关系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蔡圣刚,高超,莫雷;上海市地铁驾驶员人格特征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5年02期
7 周永垒;张侃;;潜艇指挥员心理测评项目探讨[J];人类工效学;2006年01期
8 朱国锋,何存道;海船驾驶员身心素质测评指标的建构[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9 艾力·斯木吐拉;马晓松;;基于驾驶适宜性检测的沙漠公路驾驶员速度估计分析[J];心理科学;2009年05期
10 蔡圣刚,温鸿博,高超;地铁驾驶员职业人格特征模型的建构[J];应用心理学;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娜;煤矿应急场景下行为能力的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陈军;基于驾驶员行为特性的双层平面信号控制交叉口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弘;道路交织区仿真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2 董佩明;城市快速路交通流行为阈值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3 李征;高速公路匝道微观仿真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4 鄢红英;智能运输系统驾驶信息环境作用机理及其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于胜男;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与评价[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6 张蓉;平面信号交叉口交通控制方案的优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7 王运玲;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及系统仿真基础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淑庆;西部山区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治理措施初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向颖;黄国荣;许汝福;王盛书;李至伟;吴龙;林辉;;川藏线1020名汽车驾驶员血常规指标分析[J];重庆医学;2011年26期
3 乔建刚;温影影;周荣贵;;基于驾驶行为的高原区公路纵坡折减[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1期
4 王凯军,侯安刚,丁守全,贾建厚;高原地区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及现场急救[J];高原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5 常宇;刘东波;;关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发展对策的研究[J];道路交通管理;2012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彦哲;;学生学习工程测量的心理特性[J];现代交际;2011年11期
2 白维雅;陈义华;钱倩;;基于出行者生理心理特性的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换乘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年10期
3 艾力·斯木吐拉;李鑫;马晓松;;基于驾驶适宜性检测的沙漠公路驾驶员生理、心理特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4 周家甄;艾力·斯木吐拉;;基于驾驶员特性的公路强制休息处体系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0年02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鑫辉;;关于人的心理特性测评的理论思考[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2 黄荣贵;赵炳强;;环境因素对驾驶员生理、心理特性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孟涛;邓德容;杜博;刘洋;康铁君;;大学生心理特性投射分析的实证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姬生强;基于驾驶员生、心理特性的高原区公路安全设施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2 周家甄;基于驾驶员生理、心理特性的沙漠公路安全保障设施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90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9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