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抗剪试验的细观分析
本文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抗剪试验的细观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单轴贯入试验 离散单元法 沥青混合料 模拟
【摘要】:单轴贯入试验可以有效地测试沥青混合料的剪切强度,通过建立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试验的颗粒流模型,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的抗剪作用机理.基于颗粒流的细观机理,采用离散元技术对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试验进行细观模拟,得到了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并将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揭示了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试验的细观机理.分析了贯入速率、压头直径及试件尺寸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适的试验技术参数,为贯入试验提供技术参考.结合单轴贯入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提出了基于离散单元法确定沥青混合料抗剪参数的方法,并为采用细观分析方法探究混合料性能提供了一种思路.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单轴贯入试验 离散单元法 沥青混合料 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88) 湖南大学“青年教师成长计划”资助项目 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近年来,中国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较为严重,车辙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车辙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剪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流动的结果,在轮载作用下,路面面层产生较大的水平剪应力,特别在高温环境下沥青混合料的抗剪能力下降,使沥青路面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车辙现象[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师蓉;胡霞光;刘玉;;粘弹性材料的离散元数值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2期
2 王端宜;赵熙;;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试验的离散元仿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3 陈渊召;李振霞;;基于离散元法的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汪海年;张琛;方俊;李晓燕;尤占平;;橡胶热再生混合料低温性能与细观特征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1期
5 毕玉峰,孙立军;沥青混合料抗剪试验方法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庆军;彭馨彦;姜友生;陈光新;毛明;;环保多功能沥青除冰路面一体化设计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2期
2 尹谨学;孙立军;;级配参数对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8期
3 胡世强;;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5期
4 刘朝晖;欧阳f;沙庆林;;高粘度基质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徐永丽;侯相深;;基于芯样的沥青路面抗剪性能评价指标[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6 陈静云;周长红;王哲人;;沥青混合料蠕变试验数据处理与粘弹性计算[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朱子义;;硬质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试验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0年01期
8 肖辉;刘忠;李春月;王翠翠;张孝芳;;混凝土单轴压缩破坏试验的二维离散元数值模拟[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08期
9 王鹏;;不同轮胎花纹非均布荷载下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05期
10 黄伟雄;刘朝晖;汪晓天;欧阳f;;硬沥青混合料高温剪切性能试验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国;混凝土梁桥沥青铺装结构分析与材料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王富玉;SAC13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辉;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锁利军;沥青混合料强度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张蕾;基于细观分析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徐龙江;井下鼠笼式选择性煤矸分离装备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7 刘克非;极端气候下沥青路面破坏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贾锦绣;沥青路面与桥面铺装抗剪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付其林;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组成设计参数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姚莉莉;橡胶颗粒弹性除冰路面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婷;沥青砂浆细观力学性能分析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彭锋;端面状态对沥青混合料强度影响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郭锋;道路结构层间性能评价方法[D];长安大学;2011年
4 王德强;湿热地区桥面铺装动水行为及材料组成设计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周娟兰;设置应力吸收层的复合式路面动态响应及抗裂机理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6 陈立伟;长大纵坡桥面铺装表层抗剪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肖辉;混凝土破坏过程的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D];湘潭大学;2011年
8 江丽华;重塑黄土动态力学与基本力学性能测定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帅;不同受力模式下沥青混合料变形与破坏特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孙岩;开级配沥青碎石防裂作用的细观数值模拟[D];湖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黄晓明;;基于离散元方法的沥青混凝土断裂机理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张肖宁;;基于X-ray CT的沥青混合料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研究进展[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2期
3 肖昭然;胡霞光;刘玉;;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离散元分析[J];公路;2007年04期
4 李晓民;张肖宁;王绍怀;;基于动态粘弹力学的沥青胶浆高温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4期
5 闵召辉;黄卫;钱振东;;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粘弹行为的力学模型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7期
6 皮育晖;张久鹏;黄晓明;李辉;;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数值模拟[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8期
7 冯师蓉;胡霞光;刘玉;;粘弹性材料的离散元数值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2期
8 王元元;董强;李昌洲;;废塑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9 薛彦卿;黄晓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含LSPM路面结构中的应用及评价[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10 王端宜,张肖宁,王绍怀;用虚拟试验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成;基于X-ray CT和有限元方法的沥青混合料三维重构与数值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长军,杨光;水泥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7期
2 刘爱;沥青混合料质量分析及控制[J];山西建筑;2003年04期
3 马云朗;彩色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施工简介[J];市政技术;2003年01期
4 陈耀典;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原因及改善措施[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年02期
5 李智,徐伟,王绍怀,张肖宁;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6 张淼;李凯峰;刘福坤;;浅谈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症状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1期
7 李立寒,曹林涛,罗芳艳,郭亚兵;沥青混合料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1期
8 蔡建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控制与配合比调试[J];山西建筑;2004年07期
9 马立军,谭积青,姚学昌;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在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广东公路交通;2004年01期
10 王捷,吴建浩;关于沥青混合料密度测试计算方法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圣枫;杨新华;陈传尧;;粒径和骨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流变行为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蔡绪梅;王芳;;利用试验数据有效指导沥青混合料生产[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3 丁育青;刘海;汤文辉;冉宪文;;一种沥青混合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本构关系[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宋晓燕;李源渊;周卫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建昌;;热铺沥青混合料变异分析与控制[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喻光华;喻荣华;黄善华;曾辉;;沥青混合料施工配筛[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可;史炳中;卢永贵;;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与强度机理[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8 柳浩;李自明;李桂军;冯润;苏玉昆;李宝生;黄颂昌;秦咏春;;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9 刘至飞;吴少鹏;陈美祝;;温拌沥青混合料现状及存在问题[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高云龙;何唯平;;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在云南普炭公路的施工应用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继汇;壳牌在华推出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证券报;2008年
2 雨文;壳牌在华启动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建材报;2008年
3 记者 栗清振;壳牌在中国推出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周中华;沥青混合料力学机理研究取得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马昭;两项研究成果国内领先[N];西安日报;2007年
6 李宝凡邋记者 王迪;沥青混合料再生修补车标准鞍山制定[N];鞍山日报 ;2007年
7 李铮;环保沥青混合料扮靓长安街[N];科技日报;2009年
8 项煜虹;长安街披上环保衣[N];大众科技报;2009年
9 郭少言 刘崭;西安公路院成功研制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车[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首席记者 齐泽萍;我省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蕾;基于细观分析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刘建勋;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吕得保;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苑苗苗;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周长红;沥青混合料非连续力学计算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锁利军;沥青混合料强度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常明丰;基于颗粒物质力学的沥青混合料细观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肖鑫;排水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及排水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乔英娟;沥青混合料位移场测定与流动性车辙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易军艳;基于界面行为的多孔沥青混合料冻融损伤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杨;沥青混合料多功能剪切仪的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朱磊;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3 蓝碧武;冰冻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残余寿命评估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苏明;新疆地区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张媛;基于能量法的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姚秋玲;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欧阳岚;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8 谢泽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三轴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9 马翔;高速公路修复工程中多种类型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汤存占;旧路沥青混合料再生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11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1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