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共和至玉树公路多年冻土地温拟合模型

发布时间:2017-08-24 20:19

  本文关键词:共和至玉树公路多年冻土地温拟合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冻土地温 非线性拟合 预测模型 共玉公路


【摘要】:为了充分了解共和至玉树公路(简称共玉公路)沿线的多年冻土地温分布情况,为多年冻土地温预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根据共玉公路及国道G214线地温监测资料,应用地温波动理论对共玉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地温采用非线性拟合算法进行地温曲线拟合,得到其不同分区的地温曲线拟合预测模型,并根据此预测模型对沿线多年冻土地温进行了预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地温剖面曲线与该地区实测地温剖面曲线形态基本相似,地温随深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稳定地温理论值与实测值基本相同,稳定地温深度也基本一致;用提出的地温拟合预测模型进行地温断面曲线预测效果较好。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道路工程 冻土地温 非线性拟合 预测模型 共玉公路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G05B01;2014BAG05B03) 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2012 319 495 030)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青海研究观测基地开放基金项目
【分类号】:U412.22
【正文快照】: 0引言冻土通常指处于0℃或以下且含有冰的各种岩土,按岩土冻结状态保持时间的长短,冻结数年至数万年以上的称为多年冻土[1-2]。中国多年冻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2.4%,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高纬度地区[3]。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严寒、多年冻土面积占中国多年冻土区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向芳;;控制影响地温的因素[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23期

2 林向芳;;矿山地温场的形成和地温分布规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01期

3 刘彩波;胡安焱;黄景锐;李霞;;西安市浅层地温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下水;2013年02期

4 席培胜;王兴;;热-渗耦合的井抽灌系统对地温场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5 王广才,李竟生,黄国刚,陈遂斋,刘贵平;平顶山矿区十三矿地温场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勘察;2002年01期

6 刘峥;扈志勇;杨超;刘君;王顺虎;;银川市浅层地温场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探讨[J];宁夏工程技术;2013年02期

7 邓林,王英民;盆地古地温场演化动态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8年S1期

8 吕兰芝;金会军;王绍令;薛娴;何瑞霞;于少鹏;;青藏高原中、东部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双重影响(Ⅱ):砂层和水被[J];冰川冻土;2008年04期

9 施尚明,孙小洁,于清华;松辽盆地林甸地区地温场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0 赵静;闫振鹏;邵景力;崔亚莉;刘新号;田良河;;区域流场条件下抽灌模式对采能区地温场的影响[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忠丰;庞忠和;杨峰田;;煤矿深部地温场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2 张建斌;李莲花;;豫北平原地温场形成机制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刘琼颖;何丽娟;黄方;;地温场有限元法数值模拟及其在扬子地区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玉禄;胡红文;邱希青;付恩光;刘志勇;高赞东;寿冀平;;华北地温场垂向变化[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5 马刚;;引张作用对华北平原北部地温场的影响[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6 马刚;;引张作用对华北平原北部地温场的影响[A];第三次全国地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9年

7 李燕;张明华;刘宗铬;王金江;;地温场计算方法的探讨[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王均;;地温场与地震的关系初探[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9 谭静强;琚宜文;张文永;侯泉林;谭永杰;;淮北宿临矿区现今地温场的构造控制[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董治平;;河西走廊地温场的初步探讨[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宿县矿区地温场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2 龚露;地温场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14年

3 刘爱永;合肥盆地构造与古地温场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4 赵辉;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对浅部地温场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5 王楚骄;东缘进藏交通廊道地温分布及隧址区地温分析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张剑;涡阳矿区南部地温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7 卢玲玲;比德—三塘盆地现代地温场分异及其地质影响因素[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杨平平;高地温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9 孟晓辰;浅、薄含水层地温能存储与运移规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10 黄景锐;西安市浅层地温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32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32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0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