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青藏高原公路路面结构水热差异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8 20:45

  本文关键词:青藏高原公路路面结构水热差异变化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沥青路面 降雨 透水性 水分 地温


【摘要】: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大气降水以及沥青路面和砂砾路面下部浅层土体水热变化的连续监测,分析路面结构中降水、地温以及水分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降雨时段,5 cm深度土体水分增加,沥青路面下部土体的水分增量约为砂砾路面的2倍.砂砾路面20 cm及以下深度范围水分增加,而沥青路面下部水分变化量小于0.3%.砂砾路面下部土体间存在良好的水力联系,沥青路面结构中的隔水层阻隔了层中水热交换.面层中水分的波动与降水密切相关,基层水分变化受地温控制.路面结构的隔水层增加了面层的蒸发量,同时造成层下水分的大量聚集和路基储热量的增加,表现为基层地温明显高于面层.水热交换的差异是造成沥青路面热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藏高原北麓河冻土工程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沥青路面 降雨 透水性 水分 地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1071,41330634)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年人才成长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U416.2
【正文快照】: 注[2-4].研究表明,当空隙率大于8%时,沥青路面透水系数急剧增长;当空隙率小于8%时,沥青路面透水系数较小.针对元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原位渗水试验结果表明,基层透层沥青和水泥稳定层为不透水和弱透水层,渗透系数分别为0.000 38和0.012 cm/s[5].沥青路面结构中不透水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绍令,米海珍;青藏公路铺筑沥青路面后路基下多年冻土的变化[J];冰川冻土;1993年04期

2 张中琼;吴青柏;刘永智;陈继;;沥青路面能量平衡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4年06期

3 吴浩;张久鹏;王秉纲;;多孔沥青混合料空隙特征与路用性能关系[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4 盛燕萍;陈拴发;王栋;汪林兵;;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的孔隙水压力特性[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绍令,赵秀锋,郭东信,黄以职;青藏高原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1996年S1期

2 王绍令,赵林,李述训,季国良,谢应钦,郭东信;青藏公路多年冻土段沥青路面热量平衡及路基稳定性研究[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3 吴青柏,朱元林,施斌;工程活动下的冻土环境研究[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4 孟凡松,刘建平,刘永智;黑北公路冻土路基设计原则及病害特征[J];冰川冻土;2001年03期

5 窦明健,胡长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原则及其应用[J];冰川冻土;2001年04期

6 俞祁浩,刘永智,童长江;青藏公路路基变形分析[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7 窦明健,胡长顺,多吉罗布,何子文;青藏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分析[J];冰川冻土;2003年04期

8 程国栋;孙志忠;牛富俊;;“冷却路基”方法在青藏铁路上的应用[J];冰川冻土;2006年06期

9 肖霞;左洪超;刘辉志;符淙斌;黄建平;胡隐樵;;春末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地表能量闭合的观测研究[J];冰川冻土;2010年01期

10 文斌;吴青柏;刘永智;张中琼;;青藏公路沥青路面下土体温度的小波分析[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牛富俊;吴青柏;赖远明;孙志忠;冯文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及铁路路基工程热稳定性[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杨成松;何平;程国栋;施烨辉;;冻土热融下沉研究的现状和进展[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岳平;张强;王西育;成华;赵小强;李宏宇;;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能量分配特征及土壤热量储存对闭合率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岳艳霞;高志球;王琳琳;范俊红;;土壤水分的垂直运动对那曲地区土壤热状况的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学[C];2011年

5 Ping YUE;Yaohui LI;Qiang ZHANG;Liang ZHANG;;NOTES AND CORRESPONDENCE Surface Energy-Balance Closure in a Gully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at SACOL on Eastern Edge of Tibetan Plateau[A];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6 凌盛;姚鑫;王宗盛;李凌婧;;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冻融破坏以及工程防治措施[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7 王林涛;;多孔沥青路面研究及应用现状评述[A];2012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孙志忠;张明义;李双洋;武贵龙;郑剑锋;;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下的融化夹层[A];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胜;黄土高原不同气候区陆面特征及地表凝结水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但汉成;饱和沥青路面动力耦合分析与路面非饱和排水设计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易军艳;基于界面行为的多孔沥青混合料冻融损伤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靳德武;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斜坡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裴建中;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纵向裂缝形成机理及处治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6 常斌;基于数值仿真试验的岩土工程智能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郭建侠;华北玉米下垫面湍流输送特征及参数化方案比较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王一博;江河源区冷生土壤环境对高寒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与环境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张林洪;山区公路工程地质环境中的水渗流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10 陈情来;高纬度地区管道建设中的冻土工程地质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俊涛;沥青路面有机硅预养护材料的性能表征与养护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储凌;温江地区边界层观测综合分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吕振后;寒区冷却路基的冷却效果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超;车载作用下沥青路面排水基层的冲刷行为[D];湖南大学;2011年

5 田康斌;岛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6 常斌;冻土通风管路基优化设计神经网络分析系统研发[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7 胡宇;EPS保温板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李忠凯;青藏公路纵向裂缝处治结构力学分析[D];长安大学;2003年

9 孙意;青藏铁路五道梁地区保护冻土路基稳定性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许顺国;青藏铁路路基对冻土环境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绍令,米海珍;青藏公路铺筑沥青路面后路基下多年冻土的变化[J];冰川冻土;1993年04期

2 王绍令,赵林,李述训,季国良,谢应钦,郭东信;青藏公路多年冻土段沥青路面热量平衡及路基稳定性研究[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3 吴青柏,董献付,刘永智;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和工程影响的响应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1期

4 陆子建;吴青柏;盛煜;张鲁新;;青藏高原北麓河附近不同地表覆被下活动层的水热差异研究[J];冰川冻土;2006年05期

5 肖瑶;赵林;李韧;姚济敏;;青藏高原腹地高原多年冻土区能量收支各分量的季节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11年05期

6 吴青柏;童长江;冻土变化与青藏公路的稳定性问题[J];冰川冻土;1995年04期

7 李述训,吴紫汪;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沥青路面下融化盘形成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1997年02期

8 王家澄,王绍令,邱国庆;青藏公路沿线的多年冻土[J];地理学报;1979年01期

9 崔新壮;金青;商庆森;翟继光;;沥青路面内动空隙水压力的数值模拟(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9年01期

10 吴青柏,刘永智,童长江,朱元林;寒区冻土环境与工程环境间的相互作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原国红;季节冻土水分迁移的机理及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6年

2 盛燕萍;基于抗冲刷性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彬;砂性土路堤内部含水率变化规律室内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卢靖;非饱和黄土水分迁移问题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张嘉林;多孔排水沥青混合料空隙精细描述与分布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长新,赵毅强,叶燕呼,车卓君;广东省公路沥青路面气候影响分区[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林有贵,林家胜,罗竟;超载汽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J];广西交通科技;2000年04期

3 林有贵,罗竞;广西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研究[J];广西交通科技;2000年S1期

4 王进满,黄广忻,李智荣,邓卫明;沥青路面早期推移防治的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2000年02期

5 王东伟,李永胜,阮川民,靳长征;沥青路面的加热修补[J];山西交通科技;2000年02期

6 余东坡,王鲁军;沥青路面低温开裂问题的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04年02期

7 刘春波,董秀梅;沥青路面的裂缝预防及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8 姜海波,杨文婷,洪沛;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分析[J];森林工程;2004年03期

9 刘桂强;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其防治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年03期

10 赵保平;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东;李黎;;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承斌;穆杰;邵龙潭;;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及其控制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张泽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关键施工质量管理实践[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钱国超;;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十五”技术回顾与展望[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5 万里鹏;程琳;;浅谈沥青路面水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6 许志鸿;董占文;吴文海;;沥青路面结构的可靠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7 陈景;沈金安;李福普;;沥青路面渗水测定方法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张晓冰;黄晓明;;沥青路面温度状况分析[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9 贺俊;;沥青路面的施工与监理的质量控制[A];沥青路面施工监理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10 镇亦明;戴建军;胡爱梅;;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A];沥青路面施工监理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珍珍;美专家提出系统考虑沥青路面质量[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赵会;岷江大道沥青路面全面开铺[N];眉山日报;2008年

3 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王乐飞 通讯员 蒋恒;港城“尝鲜”沥青路面修复新技术[N];苏州日报;2011年

4 实习生 李茜邋杨捷;彩色沥青路面制作“独占鳌头”[N];长江日报;2007年

5 记者袁岚;沥青路面寿命可达50年[N];中国建材报;2010年

6 朱振宇;江苏交通科学研究院集成研究打造抗水损沥青路面[N];中国交通报;2011年

7 楚天高速公路养护中心 王云波;沥青路面顶成“麻麻脸” “千斤顶”配块枕木如何[N];湖北日报;2005年

8 张春跃;我市一项沥青路面修复技术达到国际水平[N];保定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郭晓萍;探索沥青路面“长寿”之道[N];泉州晚报;2012年

10 记者 陈云芬;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破题[N];云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立涛;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及超孔隙水压力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书云;基于生心理因素的沥青路面性能关键参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3 黄志义;特长隧道沥青路面火灾过程燃烧机理与安全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聂鹏;辽宁省沥青路面合理结构类型与区划原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关彦斌;大孔隙沥青路面的透水机理及结构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罗辉;沥青路面粘弹性响应分析及裂纹扩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端宜;设计沥青路面及其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8 郭红兵;设置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的沥青路面抗裂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蔚旭灿;应用数学力学方法研究沥青路面结构特性[D];长安大学;2008年

10 王虹;基于融雪化冰的传导沥青路面优化设计及粘弹性响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忠;云南省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温度场及温度应力数值计算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2 胡勇;沥青路面质量动态控制系统[D];长安大学;2009年

3 程亮;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4 张文;沥青路面极限承载力与使用寿命预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李雪莲;沥青路面关键质量指标与付费系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邓融;水和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孙兆刚;干旱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史恒志;邯郸地区运煤道路超重型交通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9 娄峰;基于模糊理论的沥青路面可靠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10 偶昌宝;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49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49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5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