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监测构件评级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5:44
本文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监测构件评级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健康监测 构件评级 安全性 耐久性 人工检查
【摘要】:在桥梁运营过程中,由于外部荷载、环境侵蚀、材料老化等因素的作用,桥梁结构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通过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桥梁运营状态,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同时,利用监测信息评估桥梁健康状况,能为管养单位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在桥梁健康监测中,人工检查作为在线自动监测的重要补充,可以针对在线自动监测未能涵盖的监测项目开展检查。但是,由于现行的人工检查缺乏科学的指导,往往依靠工程经验制定检查策略,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导致全桥各类构件的检查周期和检查深度无法做到合理的差异化,既不能突出对薄弱构件的针对性检查,也不能合理地节约检查成本。开展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监测构件评级方法研究,就是为了解决桥梁健康监测中人工检查存在的问题,在构件层次上进行评级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工检查策略,最终实现预防式养护。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桥梁健康监测领域进行文献综述。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发展历史;概述了国内外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与应用;简要介绍了龙湾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架构。(2)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构件评级体系的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提出了构件评级体系的总体框架。(3)开展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构件分类方法研究。基于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桥型特点,提出以构件类型、所在位置及单元编号为依据的构件分类方法。(4)开展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构件评级因子分析方法研究。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用于构件评级的安全性因子和耐久性因子及其评分标准,并对评级因子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完善。(5)开展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评级矩阵集成及人工检查策略制定方法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合理考虑安全性因子和耐久性因子的权重,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构件评级矩阵集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构件评级矩阵的人工检查策略制定方法。(6)将本文研究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构件评级方法应用到龙湾大桥健康监测的构件评级工作中,获得了大桥的构件评级矩阵,据此制定了大桥的人工检查策略。本文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桥型特点,综合考虑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两方面因素,开展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监测构件评级方法研究,为人工检查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本文方法在龙湾大桥构件评级中的实际应用,充分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健康监测 构件评级 安全性 耐久性 人工检查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4
- 1.1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发展历史11-13
- 1.2 桥梁健康监测概述13-19
- 1.2.1 桥梁健康监测的概念13
- 1.2.2 国外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与应用13-17
- 1.2.3 国内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与应用17-19
- 1.3 龙湾大桥健康监测系统19-22
- 1.3.1 龙湾大桥工程概况19-20
- 1.3.2 龙湾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简介20-22
- 1.4 本文研究内容22-24
- 1.4.1 研究背景22-23
- 1.4.2 本文主要内容23-24
-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构件评级体系总体设计24-27
- 2.1 概述24
- 2.2 构件评级体系的设计目标24
- 2.3 构件评级体系的设计原则24-25
- 2.4 构件评级体系的总体框架25-26
- 2.5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构件分类27-33
- 3.1 概述27
- 3.2 构件分类规则27
- 3.3 龙湾大桥构件分类27-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构件评级因子33-63
- 4.1 概述33
- 4.2 构件评级因子33-40
- 4.2.1 构件评级因子确定原则33
- 4.2.2 安全性因子33-37
- 4.2.3 耐久性因子37-40
- 4.3 构件安全性因子分析40-59
- 4.3.1 构件安全性因子分析方法40-47
- 4.3.2 龙湾大桥构件安全性因子分析47-59
- 4.4 构件耐久性因子分析59-62
- 4.4.1 构件耐久性因子分析方法59-60
- 4.4.2 龙湾大桥构件耐久性因子分析60-62
- 4.5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构件评级矩阵与人工检查策略63-73
- 5.1 概述63
- 5.2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构件评级矩阵63-69
- 5.2.1 构件评级矩阵集成方法63-67
- 5.2.2 龙湾大桥构件评级矩阵集成67-69
- 5.3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人工检查策略69-71
- 5.3.1 人工检查策略制定方法69-71
- 5.3.2 龙湾大桥人工检查策略71
- 5.4 本章小结71-73
- 第六章 结束语73-76
- 6.1 本文工作总结73-74
- 6.1.1 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73-74
- 6.1.2 主要结论74
- 6.2 今后研究方向74-76
- 参考文献76-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1-82
- 致谢82-83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立华,罗永峰,洪文明,秦效启;某厂房火灾后构件检测与评估[J];结构工程师;2005年05期
2 谭小蓉;;某医院综合楼火灾鉴定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6期
3 黄丹;章青;郭乙木;;电阻法检测金属构件损伤及预测疲劳寿命[J];无损检测;2008年04期
4 叶列平;林旭川;曲哲;陆新征;潘鹏;;基于广义结构刚度的构件重要性评价方法[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5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海霞;高层结构基于整体及构件损伤指标的地震失效评价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仁智;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监测构件评级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罗佳;厂房搬迁模糊网络施工及构件利用性模糊综合评判[D];湖南大学;2011年
3 曹秋迪;基于构件尺度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地震损伤评价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李志强;基于结构健康检测理论的构件损伤识别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92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9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