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红水河特大斜拉桥叠合梁顶推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8 17:30

  本文关键词:红水河特大斜拉桥叠合梁顶推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斜拉桥 顶推施工 仿真分析 叠合梁


【摘要】:红水河特大斜拉桥为不对称斜拉桥,桥面结构在纵向(结合段)和竖向(叠合梁)都采用了钢与混凝土组合形式,受地形、水位限制,贵州岸边跨叠合梁拟采用顶推法施工。顶推过程中,结构变形及其应力分布均为动态变化,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为确保施工安全,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桥梁顶推施工全过程进行空间仿真分析。经分析可知:桥梁施工中各部件出现最不利状态时的工况各不同。
【作者单位】: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斜拉桥 顶推施工 仿真分析 叠合梁
【分类号】:U445.462
【正文快照】: 1工程概况顶推施工法经历30多年的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但对于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顶推过程中存在变形及应力分布不均的现象,容易造成局部应力集中,所以对大跨度桥梁进行结构安全性、整体性的施工仿真分析以确保其正常运营已成为施工及其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红水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之抗,岑国基;柔性墩上多点顶推连续梁施力的新概念[J];桥梁建设;1990年04期

2 文武松,王邦楣;斜拉桥施工阶段监测监控的内容和方法[J];桥梁建设;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太平;;斜拉桥施工索力研究[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2 赵世国,陈山冰,张尚伟;重庆市奉节长江大桥施工监控技术总结[J];重庆建筑;2005年06期

3 胡志敏;;重庆奉节长江大桥主梁悬浇施工索力及应力监测[J];重庆建筑;2006年09期

4 吴康雄,肖国强,付俊庆,周建良;天子山大桥计算机辅助施工控制[J];湖南交通科技;2005年03期

5 张晶瑾;王建国;;斜拉桥施工控制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8年04期

6 郝超,丁润贤;大跨度钢斜拉桥施工误差调整方法及其应用[J];钢结构;2004年05期

7 郝超,裴岷山,强士中;斜拉桥索力测试新方法—磁通量法[J];公路;2000年11期

8 张宇峰,张劲池,吴凯,徐宏;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控制方法初探[J];公路;2002年09期

9 沈平;严先荣;;天津永和大桥斜拉索换索方法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4期

10 刘万忠,王解军;悬臂拼装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时变性能及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颜东煌;斜拉桥合理设计状态确定与施工控制[D];湖南大学;2001年

3 王卫锋;PC斜拉桥的施工监测[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4 官万轶;斜拉桥施工过程的预测与控制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5 付军;预应力混凝土子母斜拉桥索力及施工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赵翔;拉索损伤对斜拉桥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7 杨兴旺;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全过程非线性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鸿;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及施工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赵虎;大跨度斜拉桥运营期性能监测与评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小武;高速铁路钢桁梁斜拉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与塔梁同步施工可行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李晓磊;独斜塔单索面斜拉桥设计、施工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朱社州;菏泽市长城路人行道桥施工控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彬;斜拉桥的施工监控分析和仿真计算[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万忠;悬臂拼装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控制[D];湖南大学;2001年

6 邓元发;斜拉桥施工监控及其设施长期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7 刘来君;大跨径桥梁施工控制不确定因素分析[D];长安大学;2002年

8 赵云;双联体独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9 刘华太;攀枝花市炳草岗金沙江大桥施工监控[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10 姜军;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检测评估与加固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顺全,,谢红兵,刘孝军;武汉长江二桥斜拉桥安装计算及监控管理[J];桥梁建设;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智刚;叶见曙;邹黎琼;陈兴;;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变形灰关联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7年02期

2 李钊;吴迪;;钢-砼叠合梁的施工技术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8期

3 揭敏;自由叠合梁中的弯矩计算[J];力学与实践;1995年04期

4 朱尔玉;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裂缝控制[J];建筑结构;2000年01期

5 谢迪光,钟鸣;预应力叠合梁板结构在某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0年12期

6 Chun Wee Yap;Gin Boay Chai;;叠合梁屈曲的分析与数值研究[J];钢结构;2008年02期

7 文善任;宋伟香;龙小湖;;叠合梁的应力分布实验[J];山西建筑;2009年20期

8 杨云俊;薛伟辰;;钢筋混凝土T型叠合梁静力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9 万超;汪学谦;;大型有限元计算在叠合梁安装中的应用[J];建材世界;2010年01期

10 杨维国;许红叶;赵建昌;;新旧混凝土叠合梁考虑收缩徐变影响的当量荷载法[J];结构工程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涛;亓路宽;;钢-砼叠合梁接合部受力特性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2 洪锦;;钢箱—混凝土叠合梁设计探讨[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3 孙勇;刘福胜;何风亭;孙明霞;李永超;;体外预应力在混凝土叠合梁抗震加固中的应用研究[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菊华;钱应平;李厚民;;不同形式叠合梁的应力分析[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设计与传动学会、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8年

5 董长春;赵伟;;某匝道桥叠合梁与钢箱梁方案对比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熊丹安;;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抗剪性能研究[A];预应力混凝土现况与发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2年

7 孙勇;刘福胜;张耀军;;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变形与裂缝宽度计算方法[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东松;;石家庄铁路编组站三场高架桥钢箱叠合梁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199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9 邓志恒;陆春阳;;钢筋砼连续叠合梁内力重分布及调幅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10 徐礼华;彭少民;丁仕苗;许成祥;;无腹筋钢纤维砼叠合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梦琪;龙川大桥钢混叠合梁吊装完成[N];阳泉日报;2014年

2 冯梦琪;龙川大桥开始吊装[N];阳泉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卫;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变形与裂缝的数值模拟[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年

2 张彦林;钢—混凝土连续叠合梁桥裂缝宽度与控制技术的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3 孙勇;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曾垂军;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受弯性能及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汤尚明;叠合梁加固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承载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袁海梅;新型叠合梁的抗弯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王彤;永久模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梁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庆余;橡胶集料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9 刘文春;叠合梁斜截面抗剪性能及计算方法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0年

10 赵梅;预应力叠合梁斜截面抗剪性能分析及计算方法探讨[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815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15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c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