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原冻融环境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9 10:51

  本文关键词:高原冻融环境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边坡稳定性 数值分析 冻融


【摘要】:针对高原地区边坡冻融灾害,运用有限差分法对高原地区公路边坡进行数值建模,对冻融情况下边坡的破坏形态与失稳机理进行了模拟和解析,利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分析了不同冻融影响深度及土体抗剪强度变化对冻融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冻融边坡的失稳属于浅层坍塌式的滑坡;随着冻融影响区域加深,边坡坡体受冻融循环的破坏作用范围越大,从而会导致边坡安全系数明显的下降;而冻融造成土体强度参数粘聚力的降低也会影响边坡安全系数。最后,根据冻融边坡的失稳破坏形态与机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工程防范措施。
【作者单位】: 湖南省公路管理局;山南地区交通运输局;
【关键词】道路工程 边坡稳定性 数值分析 冻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049)
【分类号】:U416.14
【正文快照】: 0引言土地冻融作为一种地质灾害,常见于高原地区。冻融循环的过程即冻胀和融沉反复发生的过程,冻融循环作用对土体构造及物理性质的影响势必会影响到土的力学性质[1-4],由于不同结构的土体与不同的冻融循环路径交错影响,使土体冻融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冻融循环作用对土体强度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牛富俊,张鲁新,俞祁浩,谢群;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斜坡类型及典型斜坡稳定性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2 方丽莉;齐吉琳;马巍;;冻融作用对土结构性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强度变化[J];冰川冻土;2012年02期

3 张泽;马巍;齐吉琳;;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结构演化规律及其工程性质改变机理[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6期

4 周志军;杨海峰;耿楠;叶万军;;冻结速度对冻融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5 陈卫忠;谭贤君;于洪丹;袁克阔;李术才;;低温及冻融环境下岩体热、水、力特性研究进展与思考[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6 赵尚毅,郑颖人,时卫民,王敬林;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边坡稳定安全系数[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7 王泳嘉,,邢纪波;离散单元法同拉格朗日元法及其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1995年02期

8 江杰;顾倩燕;瞿革;朱艳;;试验水池施工对邻近桩基的影响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9 王天亮;卜建清;王扬;徐磊;严晗;;多次冻融条件下土体的融沉性质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佑发,王一功;边坡开挖对坡脚建筑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2 富海鹰,冯君,李友明;超大型运梁设备对预制场地基基础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3 何建平;王新文;;某污水处理厂边坡稳定仿真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4 张磊;岑国平;顾强康;;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岩溶区高填土地基稳定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5 周资斌,章青,吴锋;弹塑性有限元和刚体极限平衡法混合分析土坡稳定[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刘贵应;李正川;潘方贵;何义峰;熊冠军;;强度折减系数法在学堂湾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7 邢文书,王桂林,张永兴;开洞地基及地基开洞的计算机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2002年03期

8 赵尚毅,郑颖人,唐树名;路堑边坡施工顺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2003年04期

9 贾东远,阴可,李艳华;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J];地下空间;2004年02期

10 李健;邓觐宇;袁臻;黄晓燕;李永斌;王玉标;;地下溶洞路床路堑失稳——强度折减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颖人;;岩土材料的破坏与极限分析方法的发展[A];塑性力学新进展——2011年全国塑性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薛雷;孙强;秦四清;刘汉东;黄鑫;;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3 南世卿;张永坤;宋爱东;胡文剑;张从军;;基于FLAC~(2D)的境界顶柱稳定性分析[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邓楚键;唐晓松;郑颖人;吴相超;;载荷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元雪;谢锋;蒋树屏;周家伍;陈忱;;棚洞结构洞形优化计算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明毅;郑惠峰;吴余生;陈胜宏;;乌江沙陀水电站厂房坝段深层抗滑稳定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潘健;朱姣利;陈红兵;;广东省韶关某黏质土坡滑坡治理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尹锡杰;晏鄂川;孙兆来;;某反倾页岩边坡破坏面确定及其稳定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玉成;杨光华;胡海英;张有详;;在软土地基上有反压护道路堤及堤坝的稳定计算[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春秋;肖大平;;复合地基加固路堤的稳定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立峰;动荷载条件下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杨溢;爆破荷载对蠕动边坡的累积效应及稳定性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辉;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坤铭;边坡及其抗滑桩加固工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超波;林木根系固土护坡力学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孙磉礅;孤东油田稠油热采井套损机理及防控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柳群义;红层路堑边坡稳定性与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罗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与锚固设计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郭磊;浅埋暗挖水下隧道管棚作用机理及开挖的扰动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王志国;深部开采上覆岩层中采动裂隙网络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建;济南燕翅山山体变形机理及治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素娟;南水北调工程芳芝段开挖渠道边坡稳定敏感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张杨;尾矿坝抗滑稳定可靠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廖彪;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贺拿;矸石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吴智慧;岩质高边坡开挖防护数值模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买合木提·巴拉提;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在二塘沟水库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史生志;基于粘性土土性机理分析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姜新;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的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曾凯波;大冶铁矿露天采场高陡岩质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水伟厚,高广运,韩晓雷,吕康成;寒区隧道围岩导温系数及其冻深分析[J];地下空间;2002年04期

2 张长庆,朱林楠,张健明,刘永智;中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区的冻土与工程问题[J];冰川冻土;1993年01期

3 盛煜,马巍,侯仲杰;正冻土中水分迁移的迁移势模型[J];冰川冻土;1993年01期

4 何平,程国栋,俞祁浩,朱元林,徐学祖;饱和正冻土中的水、热、力场耦合模型[J];冰川冻土;2000年02期

5 赖远明,吴紫汪,朱元林,廖全荣;大坂山隧道围岩冻融损伤的CT分析[J];冰川冻土;2000年03期

6 赖远明,喻文兵,吴紫汪,何平,张孟喜;寒区圆形截面隧道温度场的解析解[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7 吴青柏,朱元林,施斌;工程活动下的冻土环境研究[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8 程国栋,何平;多年冻土地区线性工程建设[J];冰川冻土;2001年03期

9 吴青柏,朱元林,刘永智;工程活动下多年冻土热稳定性评价模型[J];冰川冻土;2002年02期

10 杨平,张婷;人工冻融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贤君;高海拔寒区隧道冻胀机理及其保温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清友,李庶,谭福泉;土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判别[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0年02期

2 文海家,丁志成,张永兴,刘东燕;建筑场地边坡稳定性综合分析评价实例[J];地下空间;2001年01期

3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7期

4 徐卫亚,蒋中明,石安池;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5 蔡庆娥,马建勋;某公路边坡稳定性的二维有限元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4年03期

6 李金湘,陈岐范;复杂条件下的岩土体边坡稳定性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年02期

7 洪海春,徐卫亚,叶明亮;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8 Γ.Α.阿季尔尼扬 ,刘正启;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新方法[J];水利水电快报;2005年01期

9 杨丽萍;宋子岭;吴野;;灰色理论分析边坡稳定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10 周军霞;宋淑启;杨奎青;;公路边坡稳定性的二级综合评判[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毅;茅献彪;李三寿;李益焕;;边坡稳定性的试验研究[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2 曹庆林;;边坡稳定性各影响因素敏感性的灰色理论分析[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3 刘雄;;天然土石堆积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新分析计算方法[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形变体形变趋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4 郑宏;;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严格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5 侯晓亮;谭晓慧;;灰色关联理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6 刘高扬;郑文博;李耀基;蔡永昌;;基于流形方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蔡中民;武军;;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8 姜永东;鲜学福;许江;周军平;;降雨及地下水对三峡库区边坡稳定性的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王旭华;陈守煜;陈雄;;边坡稳定性主客观权重模糊模式识别分析[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边亚东;张玉国;祝彦知;;边坡稳定性分析集成系统的实现[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黄观平;采石场绿化率须达80%[N];东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军;公路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王辉;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小强;最小势能原理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4年

5 王军;多重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建强;云南龙江特大桥桥基区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刘胜利;风化和降雨作用下软岩边坡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刘楚乔;边坡稳定性摄影监测分析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金龙;边坡稳定性及路堤变形与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10 席本强;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性及加固防渗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龙;攀钢东山头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2 陈海军;山体边坡稳定性及相关灾害防治措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崔颖辉;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及其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4 吕振国;基于变形分析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5 雍艾华;重庆某化工园区边坡稳定性及治理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张毅;模糊聚类迭代理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7 谢磊;边坡稳定性分析若干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周怡;基于模糊理论的湖南公路边坡稳定性分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眭封云;库区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10 张丽;红土型边坡稳定性的损伤分析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20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20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4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