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物理系统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交通信息物理系统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智能交通 信息物理系统 交通信息物理系统 体系结构设计 关键技术
【摘要】:CPS是计算、通信和控制过程高度集成的系统,通过在物理设备中嵌入感知、通信和计算能力,实现对外部环境的分布式感知、可靠数据传输、智能信息处理,并通过反馈机制实现对物理进程的实时控制。在现阶段智能交通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物理系统(CPS)提出了一种分层式的交通信息物理系统(T-CPS)的模型结构,并对其每一层的设计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T-CPS的关键技术,以及T-CPS对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影响。该模型有利于智能交通的研究,T-CPS作为智能交通新的发展方向,为下一代智能交通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信息物理系统 交通信息物理系统 体系结构设计 关键技术
【基金】: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项目(KJ100807)
【分类号】:U495
【正文快照】: 1概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经济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家车,道路变得更加拥挤,使得传统的交通设施以及交通系统无法适应,运用各种高新技术系统地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思想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重视运用高科技来发展交通运输系统,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俊海;肖志辉;仲昌平;;信息物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J];电信科学;2012年02期
2 王国锋;宋鹏飞;张蕴灵;;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与展望[J];公路;2012年05期
3 黎作鹏;张天驰;张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1年09期
4 王中杰;谢璐璐;;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J];自动化学报;2011年10期
5 温景容;武穆清;宿景芳;;信息物理融合系统[J];自动化学报;2012年04期
6 冯登国;张敏;李昊;;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J];计算机学报;2014年01期
7 石建军;李晓莉;;交通信息云计算及其应用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年01期
8 张国伍;;智能交通物联网与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交通7+1论坛”第三十次会议纪实[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爱民;毛浪;田丰;蔡佳;鲍钦何;;我国ITS物联网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2年03期
2 龚鑓;李苏剑;;基于CPS理论的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融合框架[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5期
3 汪治华;张亚杰;杜凯;;交通CPS体系结构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S1期
4 聂晓;;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安全现状与关键技术[J];广东电力;2012年11期
5 常屹冉;郭炳辉;陈军;李汉彬;;基于GIS的公路信息更新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13年01期
6 高宏;刘洪林;;基于CPS的教学互动系统研发[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24期
7 陈典;程良伦;;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在水火弯板成型复杂曲面检测中的研究[J];船舶工程;2013年03期
8 韦建华;;基于云计算的高速公路综合应用平台关键技术研究[J];福建电脑;2013年05期
9 苏苇;毛红艳;;基于云计算的交通管理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3年20期
10 张广泉;张侃;祝义;周航;;基于体系结构能耗建模的CPS软件可信性评估方法[J];电子学报;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子毅;顾怀中;;云计算技术在智能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与安全[C];2013年
2 黄金舫;周晓舸;朱俊杰;;基于CPS智能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4年会暨能源计量与绿色冶金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金宏;余跃;吴正午;孙正杰;;面向远程精确打击服务的信息物理系统[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C];2014年
4 朱力纬;刘丽勤;王健;;高校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福;面向T-CPS的微观交通认知方法及相关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何耀;动力锂电池组状态估计策略及管理系统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杨娟;基于云计算的设计服务模式研究及原型应用[D];重庆大学;2012年
4 刘洪涛;高性能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及可用带宽估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5 伦永亮;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6 张洪昌;信息物理融合的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唐俊杰;基于方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席申娥;基于物联网需求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温景容;无线自组网MAC层及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张倩;云制造若干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热文;基于面向方面的时间Petri网的实时信息物理系统的建模[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2 王学新;第四方物流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区域整合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仲昌平;基于多元逻辑回归的CPS链路质量保障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吴伟;分布式并行地图匹配系统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2年
5 胡林桥;网络智能滚齿机故障诊断及维护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张巍;基于车内后视镜形态的车联网导航信息系统研究及实现[D];兰州大学;2012年
7 鲁志华;杭州市拱墅区交通资源整合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陆倩;联网嵌入式系统可用性检测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范萍伟;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污染控制及仿真[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黄骏虎;基于带连续变量的Statecharts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建模与验证[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华;文福拴;薛禹胜;李雪;董朝阳;;电力CPS的架构及其实现技术与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6期
2 李峰;智能交通系统在国外的发展趋势[J];国外公路;1999年01期
3 文远保,池楚兵,彭利文;下一代网络中软交换技术及其Qos问题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4 ;A Method for Trust Management in Cloud Computing: Data Coloring by Cloud Watermark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 Computing;2011年03期
5 徐文拴;辛运帏;卢桂章;陈秋双;;普适计算系统架构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9年04期
6 康健;左宪章;唐力伟;张西红;李浩;;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J];计算机科学;2010年04期
7 高明;金澈清;王晓玲;田秀霞;周傲英;;数据世系管理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10年03期
8 陈超;吕植勇;付姗姗;彭琪;;国内外车路协同系统发展现状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01期
9 王中杰;谢璐璐;;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J];自动化学报;2011年10期
10 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董长青;[N];北京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乐;黄泰山;;信息物理系统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J];航空计算技术;2013年02期
2 孙棣华;李永福;刘卫宁;赵敏;廖孝勇;;交通信息物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1期
3 任婧娅;马斌;王长涛;赵岚光;付佳新;;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家居网络架构及协议研究[J];现代建筑电气;2011年10期
4 彭勇;江常青;向憧;张淼;谢丰;戴忠华;陈冬青;高海辉;;关键基础设施信息物理攻击建模和影响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宏;余跃;吴正午;孙正杰;;面向远程精确打击服务的信息物理系统[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马文方 编译;航空:信息物理系统应用的桥头堡[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恒;信息物理系统安全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瑞霞;面向信息物理系统的IEEE802.15.4MAC协议分析及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芦东泽;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景力;信息物理系统风险评估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张亚杰;交通信息物理系统车载节点通信技术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5 邵珠成;信息物理系统时空逻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曾雅芸;基于CAN的信息物理系统的形式化验证方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7 王林强;面向信息物理系统的自适应实时可靠无线MAC协议[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辉;实时信息物理系统的实时性分析与验证[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9 蔡热文;基于面向方面的时间Petri网的实时信息物理系统的建模[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10 王国栋;信息物理系统的行为自寻优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22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2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