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弯曲河道段桥位布置及通航安全分析
本文关键词:连续弯曲河道段桥位布置及通航安全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安全工程 通航安全 弯曲河道 数值模拟 桥位布置 弯曲半径
【摘要】:基于MMG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基本理论,利用龙格-库塔方法进行积分计算求解方程组,将船舶的各受力方程结合流场数学模型计算的表面流场数据在MATlAB软件中编制成船舶操纵运动数值模拟可视化程序,以洞庭湖澧水洪道安乡大桥建设工程为背景,计算分析桥梁建设后航道弯曲半径及桥前直线段距离对通航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船队通过连续弯曲河道出弯时占用的航宽增大,千吨级航道中的弯曲半径取《内河通航标准》中单弯情况规定的最小值480 m时,上游出弯口与大桥间的安全直线段距离需6倍船长以上。距离为5倍船长时,航道弯曲半径应增大至550 m,无法达到相应的航道弯曲半径时,下游桥孔的通航跨距应相应增加15.8%。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湖南省水沙科学与水灾防治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水运管理局;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通航安全 弯曲河道 数值模拟 桥位布置 弯曲半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9009)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113280001570)
【分类号】:U698
【正文快照】: ^ _ 0弓I=1=1 影响船舶在航道中安全航行的因素包括航道尺度、水流流态、波岕风等卜3]。HS杂岕力}0及波岕影响,船舶航行时的舵效变差,机动性能降低U_7],船舶要调整船位沿规划航线航行就变得困难连续弯曲河道在天然的河流和水网中普遍存在,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航道边界,若此类河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化明;邹早建;;双桨双舵船舶操纵性预报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1期
2 许足怀,赵志舟,陈健强,胡旭跃,杨胜发;弯曲河道桥区河段航道整治研究[J];水运工程;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英;薛劲橹;;两栖车辆在波浪中航行时的摇荡分析及解决方法[J];兵工学报;2010年05期
2 毕毅;郭峰;肖昌润;高霄鹏;;某特殊船型的操纵性模型试验研究[J];船舶工程;2008年02期
3 高雷;李密;叶刘刚;;ARMS在船舶操纵性试验中的应用[J];船舶工程;2008年06期
4 黄武刚;马坤;鲁江;;船舶在规则波中横摇稳性变化理论研究[J];船舶工程;2011年03期
5 董亮;杨松林;;高速单体船推进和操纵智能控制联合仿真[J];船舶力学;2009年01期
6 孟祥玮;高学平;;船模六自由度运动量的接触式测量[J];船舶力学;2010年04期
7 马向能;冯骏;;船舶操纵性计算预报中的不确定度评定[J];船舶力学;2011年08期
8 张光发;纪卓尚;李铁骊;林焰;;导管架下水系统三维模拟数学模型[J];船舶力学;2011年Z1期
9 熊云峰,毛筱菲;船舶操纵性能的灰关联综合评估研究[J];船舶;2005年04期
10 付中敏;郑惊涛;王平义;刘怀汉;韩婷;;边滩对弯曲分汊河段河床演变影响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管义锋;吴灿;张言才;;石油平台支援船(OSV)多目标总体优化方法研究及应用[A];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工程应用与理论研讨会’2009(CSMO-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刘汉明;刘涛;方剑;;水面失事难船漂流运动的仿真程序设计[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孟祥玮;高峰;李焱;;波周期对系泊条件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4 丁琳;刘清;;基于非线性模型的船舶操纵运动的模糊控制系统研究[A];2001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干;邱云明;;船艇在波浪中横摇及安全操纵[A];船舶航泊安全的新经验新技术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王勇;杨松林;范凯;;五体船横摇运动模式分析方法研究[A];2008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中国船舶学术界进入ITTC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7 聂海强;王锡淮;肖健梅;;自适应模糊控制在船舶航向控制中的应用[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8 孔为平;于海;张越峰;蔡荣泉;王金宝;;VLCC船安装尾部导管数值设计研究[A];2013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琼;深海采矿扬矿管道系统力学行为模拟试验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孟祥印;飞行甲板总布置设计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程志友;交汇水域船舶交通冲突作用机理及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清;船舶操纵运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张晓兔;基于B样条的三维船体水动力数值计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李晖;船舶减摇鳍系统智能控制及其可视化仿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7 程细得;内河船舶操纵及避碰决策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袁士春;船舶运动与主推进线性变参数联合控制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叶光;基于VV&A的船舶运动控制系统仿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尹建川;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及其在船舶运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凌丽;船舶运动的风浪影响建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大治;单点锚泊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与姿态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刘伟明;波浪中船舶六自由度“操纵—摇荡”耦合运动数值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谢笑颖;环境最优船舶区域动力定位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黄武刚;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稳性研究及危险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倪彦博;宁波港集装箱船舶防抗台风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喻欣;基于神经网络的拖网渔船耐波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钱建魁;基于水动力性能的船型多学科优化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宇杉;大型集装箱船舶航向智能控制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江同洋;船舶横摇运动及减摇鳍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尚雍,程智斌,吕韶康;高速双桨双舵船的船-桨-舵之间的水动力干扰[J];中国造船;1989年02期
2 范尚雍,朱军,程智斌;驱逐舰操纵性预报[J];中国造船;199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伟桥;确保三峡河段通航安全[J];中国水运;2000年06期
2 雷海;;对大桥通航安全的困惑[J];中国远洋航务;2008年07期
3 李健;;内河桥梁通航安全管理工作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4期
4 施兴华;;对涉水工程通航安全评估的几点思考[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林伏光;;通航安全评审制度诸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年02期
6 孔宪卫;李晓松;;港航工程立项阶段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必要性分析[J];天津航海;2013年04期
7 唐国榜;汤卫忠;杨嗣云;;浅析通航安全技术论证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7期
8 宋斗新;;综合安全评估在港口通航安全领域的应用[J];世界海运;2007年06期
9 潘大勇;;狠抓船舶通航安全管理 推进文明畅通港区建设——辽渔港口通航安全长效管理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2期
10 张浩;俞斌;肖英杰;白响恩;;通航安全管理规划研究[J];中国航海;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文晋;;从金塘大桥再遭撞击看我国跨海大桥的通航安全[A];2010船舶航泊实践研究论文集[C];2010年
2 刘伯宁;;三峡库区蓄水至172 m后通航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3 金海林;马莹渭;徐斌;;通航安全评估有关问题的探讨[A];2009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慈红武;;南淝河某千吨级码头的通航安全研究[A];2009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车建仁;;受限船舶对广州白坭水道通航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探讨[A];2009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赵东华;陈虹;;跨航道桥梁建设与船舶通航安全探讨[A];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9年
7 李道科;刘必胜;唐寒秋;;通航安全评估要素分析[A];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9年
8 黄应府;望作信;;三峡库区156m蓄水通航安全应急对策[A];长江三峡库区蓄水与航路航法论文集[C];2007年
9 吴卫平;;长江干线水位交替期通航安全浅析[A];江海直达船舶驾驶技术与安全管理论文集[C];2008年
10 胡学金;;苏北运河港口、船舶密集区通航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蔡晓燕邋聂华林;多举措确保三峡通航安全[N];湖北日报;2008年
2 记者 徐景明邋通讯员 陈新飚 余育成;通航安全评审 厦漳大桥工程通过论证[N];厦门日报;2007年
3 记者 林奕群;通航安全评估报告通过评审[N];汕头日报;2009年
4 记者 罗俊峰 通讯员 陈亮;浙江加快内河通航安全评估体系建设[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杜爱萍;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监管压力前所未有[N];中国交通报;2010年
6 潮海事;建“五项机制”保通航安全[N];潮州日报;2012年
7 驻粤记者 龙巍 通讯员 冯钦龙;全国首个桥梁水域通航安全管理省级法规正式实施[N];中国水运报;2014年
8 牛春荣;济南海事强化港区通航安全[N];中国交通报;2006年
9 柴燕菲 夏毅;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航安全管理规定出台[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核查工作的指导意见[N];中国水运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牟军敏;长江通航安全的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伟;基于人工神经智能的船舶航迹保持控制及通航安全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嘉;港口通航安全评价及改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郭滨;天津港航道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汤旭东;岚山港通航安全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丁晓芳;嘉兴沿海游艇通航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李波;天津港复式航道通航安全的灰色模糊预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史耀星;重庆港运砂船舶通航安全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李冬;鲁北风电场海上测风塔工程通航安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黄跃华;天津港通航安全灰色定权聚类评估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9 刘文永;岚山港区西突堤通用泊位及锚地通航安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赵红红;东营港通航安全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52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5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