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EFEM的5R机械臂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5 00:03

  本文关键词:基于EFEM的5R机械臂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刚柔耦合 等效元素集成法 转换张量 等效质量阵 R机械臂


【摘要】:为分析复杂机械系统动力学特性,将系统划分为含有限刚性构件的刚柔耦合系统,基于等效元素集成法,对构件自身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等效,组建成等效系统。将建模的关键归结为系统中二阶转换张量和相应的三阶转换张量的求解以及系统质量阵的组装,然后,按多柔体动力学的方式建立方程。建立了港口起重机5R机械臂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动力响应曲线,并与刚性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EFEM方法,动力学方程维数减少,系统质量阵阶数降低,模型建立简单快捷,规范化、程式化,解题效率和精度较高。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刚柔耦合 等效元素集成法 转换张量 等效质量阵 R机械臂
【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1433)
【分类号】:U653.921
【正文快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机械系统不断向高速、轻质、复杂化方向发展,构件在惯性力急剧增大的同时刚度在不断降低,从而导致构件的弹性变形及其对机械运动输出的误差不断增加。此外,由于机械系统柔度加大而带来的系统固有频率的下降和因机械运转速度的提高而造成的激振频率的上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陆念力;兰朋;金奕山;;弹性连杆机构动力分析的一种新方法[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3年01期

2 车仁炜,吕广明,陆念力;五自由度康复机械手的动力学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车仁炜,陆念力;An equivalent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kinetics analysis of complex mechanism[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5年02期

4 陈思佳;章定国;洪嘉振;;大变形旋转柔性梁的一种高次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J];力学学报;2013年02期

5 王磊;赵新华;;3-RRRT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刘平安;方跃法;伍素珍;卢添福;;三自由度微动并联机器人的简化建模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24期

7 周成;邵跃林;;基于ADAMS与ABAQUS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拥军;计及二阶效应的柔性杆系动态分析及在起重机械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洪;王文彬;余雷;张海涛;税敏;;6-3-3并联机构结构设计与虚拟样机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高洪;孟舒;查为民;李玲纯;张海涛;;6-3-3并联机构物理样机结构优化[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孟丽霞;陆念力;胡燕东;;起重机超静定杆系结构弹性稳定分析中的有限元误判与应对[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1年02期

4 方园;夏凡甜;居婷婷;;基于UG的高速经编机槽针六连杆机构的建模[J];纺织学报;2012年12期

5 洪昭斌;李文望;陈水宣;;空间柔性机械臂惯性空间混合增广变结构控制算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年03期

6 车仁炜;陆念力;胡长胜;;平面7R-Ⅲ级机构的等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车仁炜;陆念力;胡长胜;;6-HTRT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8 车仁炜;陆念力;潘志刚;胡长胜;;RRR-RRPⅡ级杆组的等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3期

9 夏拥军;缪谦;;计及二阶效应的门座起重机变幅工况动力学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刘萍;陈莹;;五自由度关节式机械手运动学分析及仿真[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1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魏永祥;不确定参数机构动力分析与动力可靠性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健;弹性梁几何非线性问题的位置有限元法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赵欣;作大范围运动格构式桥检车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陈亭;基于网络遥操作系统的实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5 刘士明;工程起重机伸缩臂系统结构稳定性及复合运动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赵将;柔性结构的自旋动力学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陈小岗;交叉杆式6轴并联机床误差及刚度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薛志鹏;扁簧式起落架无人机着陆滑跑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超高层施工电梯支撑体系内力及稳定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东;考虑大变形因素的高空作业车倾覆稳定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胡燕东;工程起重机中超静定桁架结构的弹性稳定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邵联利;一种格构式折臂桥检车的结构动静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班;FZQ2580型动臂式塔机结构设计计算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田圆;2-RRUR/2-RPUR非对称并联机构的理论分析及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林琳;一种四自由度平面关节型机器人的设计研究与控制实现[D];东北大学;2009年

8 李梁京;外附骨骼康复机械手手部的设计与分析[D];青岛大学;2011年

9 陈雷;五自由度机械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刘小勇;番茄收获机械手机构分析及双目定位系统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恒华,沈祖炎;平面运动弹性梁杆系统动力分析的实用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2 彭礼辉;李光;阳贵明;刘领化;;基于ADAMS和ANSYS的刚柔耦合模型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顾迪民,王川,陆念力;工程机械梁杆系统动力非线性分析的有限元方法[J];工程机械;1991年09期

4 王成国,梁国平,刘金朝;多柔性体系统动力学的有限元方法(MUFEM)[J];工程力学;1999年02期

5 陈麟,张耀春;基于等参公式的三节点梁单元[J];工程力学;2003年01期

6 刘锦阳,洪嘉振;柔性体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02年02期

7 陆念力,兰朋,李良;二阶理论条件下的梁杆系统精确有限元方程及应用[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兰朋,陆念力;复合载荷下高耸结构p-△效应的精确解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7期

9 孙立宁,楚中毅,曲东升,崔晶;2-DOF平面并联机器人结构参数优化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曲秀全,焦映厚,陈照波,阚利宏;单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等效转动惯量计算公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明,洪嘉振,刘又午;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新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2 张国庆;王永;梁青;毕永建;;一类动量交换刚柔耦合系统的鲁棒减振跟踪[J];振动与冲击;2007年10期

3 樊磊;王亚平;刘一鸣;徐诚;;超轻量化高射机枪刚柔耦合建模和仿真[J];弹道学报;2009年01期

4 韩东;高正;王浩文;张虹秋;;直升机桨叶刚柔耦合特性及计算方法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06年01期

5 郭锐;刘荣忠;;末敏弹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J];兵工学报;2007年01期

6 刘言松;王芳;陈莉;周明贵;杨勇强;;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刚柔耦合仿真模型的建立[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沈超明;赵飞云;;矩形薄板的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的建模理论研究[J];力学季刊;2008年03期

8 孔鹏;王克逸;巫朝君;;大迎角机动进气道装置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J];机械传动;2012年08期

9 陈苏;王三民;刘国林;;循环阵列组合可展结构单元机构的刚柔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J];机械设计;2013年05期

10 李慧成;;基于刚柔耦合的桥梁检测车虚拟样机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华;张伟;曹东兴;;弹性支撑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2 赵国威;吴志刚;;柔性空间结构大范围自由运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徐培民;石珍强;包家汉;王宏光;;摇杆转向架式月球车刚柔耦合建模及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徐培民;石珍强;包家汉;王宏光;;摇杆转向架式月球车刚柔耦合建模及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赵国威;吴志刚;;柔性空间结构大范围自由运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6 赵飞云;洪嘉振;;矩形薄板的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的建模理论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郑彤;章定国;;梯形三角形板与变厚度板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刘铸永;洪嘉振;;柔性薄板的刚柔耦合动力学[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SAMCEF Mecano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高浩;戴焕云;;集装箱平车高频弹性振动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艳红;旋转叶片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高浩;车辆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方法及仿真平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李崔春;挠性航天器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姿态控制技术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棕檀;刚柔耦合系统分析动力学建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黄旭;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转向架构架疲劳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武鑫枫;车载刚柔耦合系统建模与减振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李彦保;基于刚柔耦合的客车振动及平顺性仿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5 沃鸣杰;刚柔耦合掘进机虚拟样机仿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6 肖楠;基于刚柔耦合特性的非线性动力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王殿鹏;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某车身振动传递路径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8 龚海清;基于刚柔耦合虚拟样机的轻型客车平顺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9 马志平;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10 宋韩韩;基于ADAMS的刚柔耦合整车模型平顺性仿真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53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53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8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