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洪水灾害危险性区划
本文关键词:山区公路洪水灾害危险性区划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山区 洪水灾害 危险性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 区划
【摘要】:文章在采用相对高差和坡度将公路地貌划分为平原区和山区的基础上,将山区公路洪水灾害分为山区沿河公路水毁和山区公路边坡水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专家调查法建立了危险性评价模型,构建了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重;依托ArcGIS10.0软件开展了山区公路洪水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价,完成了山区公路洪水灾害危险性区划。结果显示:山区公路洪水灾害综合危险度值为[1.24,7.52];全国可划分为微度危险、中度危险、重度危险和极重危险4级;区划方案与山区公路洪水灾害实际分布状况相符。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山区 洪水灾害 危险性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 区划
【基金】:西部交通建设科技资助项目(200631800007) 中交股份科技研发资助项目(2011-ZJKJ-04)
【分类号】:U418.54
【正文快照】: 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路网布局不断完善,但受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很多公路频繁遭受洪水灾害的威胁,尤其是在山区,公路多沿河、环山展布,沿河路段和高陡边坡占比较大,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1]。山区公路洪水灾害危险性区划分析公路水毁在山区的分异状况并划分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岑岭;特小流域汇流模拟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2 梅素琴,方达宪;丁坝基础冲刷防护措施在工程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3 马奕旺;;淮河临淮岗枢纽控制调度与综合利用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4 刘大鹏;杨晓华;陈星宇;;绿洲-荒漠区路基工作区深度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8期
5 张行南,罗健,陈雷,李红;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区划[J];水利学报;2000年03期
6 李林涛;徐宗学;庞博;刘浏;;中国洪灾风险区划研究[J];水利学报;2012年01期
7 张朴 ,张雨化;公路路线纵断面优化设计的解析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8 李家春;黄丽珍;田伟平;李朋丽;;公路自然灾害类型划分[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田国珍;刘新立;王平;赵霞;李向荣;;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J];灾害学;2006年02期
10 齐洪亮;田伟平;王栋;朱英珍;;公路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J];灾害学;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保成;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雪翠;王炜;权循刚;;证据权重法在天津市洪涝灾害风险区划中的应用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6期
2 孙莉英;毛小苓;黄铮;刘永伟;;洪水灾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影响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9年02期
3 孙莉英;黄铮;刘永伟;倪晋仁;;洪水灾害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孙莉英;毛小苓;黄铮;刘永伟;;洪水灾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影响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5 贺秋艳;祝燕德;郭在华;王智刚;徐永胜;曹俊峰;;湖南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及区划[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程卫帅;陈进;刘丹;;洪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9期
7 詹小国,祝国瑞,文余源;平原地区洪灾风险评价的GIS方法研究——以荆州6县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8 莫宏伟;李少青;陶建军;刘晗;肖志坤;;湘江湖南段洪水灾害综合风险区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9 李晓刚;黄春长;庞奖励;朱美玲;姚平;朱向锋;;关中西部nK水河全新世古洪水平流沉积地层研究[J];地层学杂志;2009年02期
10 黄大鹏;刘闯;彭顺风;;洪灾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晓东;计浩军;;住宅小区人员雷击损害分析及易损度分区[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马冲亚;石大明;付长超;;吉林省暴雨灾害风险评价区划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清川;田晓飞;许敏;;廊坊市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王清川;寿绍文;许敏;张绍恢;;廊坊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贺秋艳;郭在华;祝燕德;王智刚;邢天放;宁金鸽;;湖南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及区划[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6 周魁一;谭徐明;苏志诚;张伟兵;;洪水风险区划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五[C];2002年
7 李景宜;;洪水管理与洪水资源化研究进展[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杨子生;刘彦随;;中国水灾区划研究[A];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华平;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光炽;流域洪水演进模型及其参数反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韩宇平;水资源短缺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4 朱卫东;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特征分析及管理体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翟宜峰;黑龙江省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6 白景昌;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洪灾风险区划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7 郑晓阳;基于SDSS的感潮河口城市水灾减灾辅助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何斌;省级防汛会商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杨娟;岛屿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永强;新疆融雪洪水预警DSS关键技术及实现方式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冲;ArcSWAT在淅川县丹江口库区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任航;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晓玲;我国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区划[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陈秀峰;河北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气候评估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刘晨;基于GIS的晋江流域洪灾风险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傅春梅;基于GIS的城镇洪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郝玲;淮河流域暴雨时空演变特征及灾害风险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高晓东;智能化住宅小区的雷击风险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9 张栋;基于ArcGIS的温州市典型研究区域山洪地质灾害风险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路明浩;安徽沿江地区洪涝灾害风险时空演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高峰;李娜;;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2期
2 滕宏伟;岳顺;代高飞;;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滑坡识别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3 吴景坤;方祁;蔡军刚;;滑坡识别及分类专家系统[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4 李克庆;谢玉铃;徐九华;;基于两类总体的边坡稳定性判别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吴树仁,金逸民,石菊松,张永双,韩金良,何锋,董诚;滑坡预警判据初步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4期
6 何政伟,黄润秋,许强,姜琪文,赵银兵,刘少军;基于ARCGIS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阮沈勇,黄润秋;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杨俊明,张经济,常占怀,高照良,冯兴平;中国公路灾害类型的分析与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白子培,陈洪凯,张智洪;四川省公路水毁环境区划初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10 沈波;公路涵洞安全质量综合模糊分析与评价[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永波;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白景昌;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洪灾风险区划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3 李家春;公路边坡降雨灾害评价方法与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4 邵铁全;滑坡地质灾害超前地质预判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5 齐洪亮;公路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山区公路小桥涵水毁机理及其抗水灾能力综合评价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杨天亮;基于GIS的陕南公路地质灾害数据库建立及危险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3 乔晓霞;基于GIS的复杂山区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张显坤;类土质边坡破坏的链式机理及对策跟踪[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5 马保成;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韦威;基于GIS的公路地质灾害分区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钟晋阳;基于GIS的浙江省洪水灾害风险区划[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8 李志强;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识别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董卫卫;中国公路岩土区划方法及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崔娥;基于GIS的公路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楠楠;郭鹤艺;;震后灾区公路走廊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研究 “这更像是一场生命的洗礼”[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年05期
2 林道刚;吴汉辉;杨转运;刘会;;贡献率预测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和预警中的研究[J];岩土工程界;2008年05期
3 江斌;;三明金沙园二期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及防治措施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3年03期
4 阎瑞敏;周志广;赵海丰;;某铁路线路基段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3期
5 屈晓荣;;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30期
6 齐洪亮;田伟平;李家春;;公路路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路基工程;2011年02期
7 赵彬;王新贺;;宁夏固原寨科风电场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评估及防治措施建议[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12期
8 韩华,孙保卫,朱国祥,孙卜楠;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方法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S2期
9 郑彦华;李昌存;王明格;;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唐山市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赵向辉;李昕;邢鹏;谢会云;;基于智能学习的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Luc Vrolijks;Elina Palm;;减灾,城市化和环境[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2 朱建成;;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徐志远;彭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调研分析[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超凡;石耀霖;Dave Yuen;;利用两种新的方法对海啸非线性浅水波的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江建 许兆良 王德英;上杭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鉴定[N];闽西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聪;趋势面分析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舫舟;江西省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析与区划[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3 吴亚子;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孟庆华;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王政;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龙岗—西峡支干线)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6 眭素刚;云南省宾川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7 鲁得方;永登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苏健;基于ArcGIS的温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长安大学;2008年
9 王雪;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马宝灵;陕西省公路滑坡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53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5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