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煤公路黄土路基不均匀永久变形特性
本文关键词:运煤公路黄土路基不均匀永久变形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黄土路基 永久变形 空间状态 分布特性
【摘要】:通过室内重复加载三轴试验,测试了24种工况条件下黄土路基永久变形与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采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对现有路基永久变形预估模型进行参数修正与标定;采用分层分条总和法计算了不同行车荷载及交通条件下的路基永久变形,得到了路基顶面累积竖向永久变形沿道路横向的分布曲线。结果表明:与普通道路相比,运煤公路轻、重车辆分车道行驶引起的路基顶面竖向累积永久变形曲线在道路横断面上的分布形态呈"勺子"形,曲线曲率更大,差异变形更加显著。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黄土路基 永久变形 空间状态 分布特性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F07B07) 山西省交通厅科技项目(2012-01-16)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2231201203) 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KLTLR-Y12-2)
【分类号】:U416.1
【正文快照】: 0引言黄土,一种第四纪形成的陆相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分布广泛[1],通常作为路基填料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建设中。与其他类型的黏土相比其抵抗变形(塑性)的能力较强,但在较高含水量及轴载反复作用下依然会产生较大塑性变形。而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沥青路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琴龙;杨传景;刘岩;段丹军;;压实黄土动态回弹模量的试验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3年01期
2 刘黎萍,孙立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轮迹横向分布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1期
3 李冬雪;凌建明;钱劲松;王海林;;黏质路基土永久变形改进计算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生;张洪萍;;浅谈盐渍土和黄土的工程性质和处理方法[J];安徽建筑;2010年06期
2 卿伟宸;廖红建;钱春宇;;地下隧道施工对相邻建筑物及地表沉降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3 申春妮;方祥位;陈正汉;;Q_2黄土的非饱和直剪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4 肖强;郑颖人;叶海林;;静力无衬砌黄土隧洞稳定性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5 袁飞;刘新荣;钟祖良;;偏压黄土连拱隧道掌子面纵向间距优化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6 贾嘉陵;孙国富;高徐军;;新黄土地层二元结构变形耦合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郭改梅,张喜发;大庆地区湿陷性黑土的野外特征及成分结构[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卢全中;彭建兵;;黄土体工程地质的研究体系及若干问题探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杨海红;李红英;;层次分析法在黄土边坡治理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3期
10 辛建丽;支喜兰;;黄土地区公路地基承载力验算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旺民;郭增玉;;黄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基本构架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辉雄;喻渝;杨建民;;高速铁路黄土隧道合理支护参数试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陈志新;邢娇秀;;黄土高边坡层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倪万魁;刘东燕;张永兴;;黄土高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刘志彬;刘松玉;冯松涛;;黄土湿陷试验过程中的电阻率分析[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康佐;;黄土地区浅埋暗挖地铁隧道的结构受力特性测试[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李晓辉;杜艳霞;李广;;关中地区黄土的动力性质[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陈志新;李亚兰;;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以铜黄一级公路黄土高边坡为例[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叶万军;陈志新;邢娇秀;张俊;;黄土高边坡优化设计[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10 井彦林;仵彦卿;林杜军;贺国元;胡志平;;我国黄土湿陷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崇辉;筑坝土料的水利工程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何永强;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秦立科;非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在地铁车站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0年
4 张柯;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层的振动响应和沉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云璋;黄土地区密肋复合墙结构地基基础静动力共同作用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高凌霞;黄土湿陷性的微结构效应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朱志刚;北京双大路碎裂岩质滑坡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李晓军;路基填土破损过程的细观识别与破损参数测定[D];长安大学;1999年
9 邢义川;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与变形——强度特性规律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10 高江平;网状加筋挡墙结构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闯刚;重载交通普通公路长寿命路面典型结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贺拿;矸石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志杰;复杂初始应力状态下黄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林浩;黄土状击实土的力学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长玲;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渗透与湿陷变形规律及湿陷性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6 杨泽平;三种改良土的渗透性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7 柴江;黄土公路隧道施工方法对比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达政;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桩群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崔向美;利用动扭剪试验研究黄土动力特性并初步探讨其结构损伤[D];长安大学;2011年
10 曹晓毅;含水量和应力状态对晋西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建明;苏华才;谢华昌;官盛飞;;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2 李聪;邓卫东;崔相奎;;干湿循环条件下完全扰动黄土路基回弹模量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年02期
3 陈声凯;凌建明;张世洲;;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室内试验加载序列的确定[J];公路;2006年11期
4 丛林;郭忠印;高启聚;张洪亮;;重复荷载下粉性路基土永久变形特性和预估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4期
5 周俊;刘定涛;张义朋;欧湘萍;魏朝晖;;重轴载条件下沥青路面竖向永久变形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4期
6 凌建明;陈声凯;曹长伟;;路基土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07年04期
7 曹林涛;李立寒;孙大权;;基于车辙试验的沥青层永久变形预估[J];建筑材料学报;2009年05期
8 高启聚;郭忠印;丛林;张洪亮;;重复荷载作用下粘性路基土的永久变形预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9 陈声凯;凌建明;罗志刚;;路基土回弹模量应力依赖性分析及预估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10 沙爱民;陈开圣;马峰;;黄土室内振动压实特性试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克绪,李明宰,常向前;地震引起的土坝永久变形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9年01期
2 钱家欢;曾力真;洪振舜;;小浪底土坝地震后永久变形预估[J];河海科技进展;1993年04期
3 李强,佘小红,邱延峻;沥青混凝土永久变形预测方法综述[J];中外公路;2004年01期
4 杨立强;郭伟;;车载作用下土基永久变形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5 王火明;凌天清;周刚;王秀;;柔性基层预制块铺面永久变形的环道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6 陈先华,黄卫,王建伟;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的永久变形与变形追从性(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4年03期
7 聂鹏;徐光辉;王哲人;;对石渣在振动压实过程中永久变形的动态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5期
8 郝丕琳;;柔性基层永久变形试验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4期
9 叶国铮;路面永久变形的实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87年01期
10 彭妙娟;许志鸿;;沥青混凝土路面永久变形实验方法评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淑海;高振胜;肖培栋;张宁;;微交联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永久变形的影响[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七次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郝民;李鸿晶;张鸿飞;;断层运动引起的地面永久变形分析[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边祥芹;重复荷载作用下粉土永久变形预估模型试验和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梁伟;砂土永久变形预估模型试验和仿真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汤祖杰;沥青路面抗永久变形设计方程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陈国兵;级配碎石材料永久变形预估模型仿真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80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8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