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驾驶人分心时长对车道偏离影响的实车试验

发布时间:2017-09-19 21:11

  本文关键词:驾驶人分心时长对车道偏离影响的实车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分心驾驶 车道偏离 驾驶人 碰撞


【摘要】:为了明确分心过程中的车道偏离规律,从而降低分心驾驶时因车道偏离引发的碰撞事故,在实际道路中进行行车试验,对参试的12名驾驶人共记录了398次分心过程的车辆运动状态数据。选取车道偏离的均值、方差和偏离幅度来表征车道偏离的程度,分别对该3项统计指标与分心时长进行相关性检验和拟合分析,并按时长分组对比分析分心驾驶与正常驾驶时的该3项指标,得到了车道偏离随驾驶分心时长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驾驶分心过程中的车道偏离高于正常驾驶;车道偏离随着驾驶分心时长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增大速度越来越快;当分心时长超过3.0s时,车辆的车道偏离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长安大学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分心驾驶 车道偏离 驾驶人 碰撞
【基金】: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28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74196,6147304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310822153101)
【分类号】:U491.254
【正文快照】: 710064)0引言分心驾驶(Distracted driving)是一种常见但却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不安全驾驶行为[1]。统计表明,在美国由于驾驶人分心造成的车道偏离碰撞事故占碰撞事故总数的20%,且此类交通事故的致死率高达41%[2];王武宏等[3]对2032起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致因分析,发现其中241起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勇;付锐;袁钰;周晓桐;;基于驾驶人分心影响程度的驾驶分心任务评级[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清华,王保国,王瑞君;基于交通安全的人-车-环境系统的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4年02期

2 刘江;田萍;荣建;任福田;;驾驶员气质与行车速度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肖金坚;高利;;弯坡组合路段安全认知推理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4 秦双,刘静华,温文彪,郑国磊;自主虚拟人智能驾驶行为模型的研究和实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5 任雪梅,朱英平,王武宏,黄鸿;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车辆跟驰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敖谷昌;杨利;;机动车驾驶员人为因素与交通事故危害性关联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吴义虎;喻丹;;一种汽车追尾事故的模糊综合评价[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吴义虎;喻丹;王正武;侯志祥;;控制动作响应延迟下的汽车追尾风险评估[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2期

9 陈一帆;;驾驶员违规后的心理、生理反应分析[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01期

10 潘福全;项乔君;陆键;张国强;;公路平面交叉口驾驶行为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一帆;;驾驶员违规后的心理、生理反应分析[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翁茂荣;胡允达;李强;;基于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驾驶员疲劳检测研究[A];200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澎;驾驶人警觉状态检测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任园园;公路弯道路段行车危险区域及驾驶行为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吴彪;高速公路作业区行车风险与安全控制策略[D];吉林大学;2011年

4 肖献强;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祝站东;基于道路环境的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6 喻丹;机动车驾驶人行为建模及可靠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柴毅;智能化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8 秦小虎;城市交通紧急事件处理与安全系统模型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钟小明;公路三支无信号交叉口交通安全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10 任有;交通环境下驾驶行为模拟与应急驾驶可靠性建模[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盈慧;基于障碍物智能识别的人机融合汽车安全预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玮;基于驾驶员动态视觉的视距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曼;基于驾驶员注意力需求的道路线形复杂度分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喜华;城市占道施工对路段交通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孙立云;城市道路交叉口事故预测模型及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男;交通信息条件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博弈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雷虎;愤怒情绪下的汽车驾驶行为特征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大飞;基于社会力的城市道路混合交通流建模与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9 刘学成;内蒙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王文勇;高速公路隧道群限速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梅;高利;魏中华;李潜飞;;驾驶员因素与交通事故率的关联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2 杜志刚;潘晓东;郭雪斌;;公路隧道进出口行车安全的视觉适应指标[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7期

3 李平凡;王殿海;刘东波;王峻极;;驾驶中拨打手机对驾驶人脑力负荷及驾驶行为的影响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4期

4 吴志周;贾俊飞;;驾驶分心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05期

5 刘畅;丁荣;赵琼;方守恩;;使用手机对低龄驾驶人可靠度影响的模拟驾驶实验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年03期

6 郭应时;付锐;张建峰;袁伟;;不同通道宽度条件下汽车驾驶员注视点分布规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7 袁伟;付锐;马勇;郭应时;;车速与标志文字高度对驾驶人视觉搜索模式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8 李志春;何仁;林谋有;李佩林;;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6年05期

9 郑培,宋正河,周一鸣;机动车驾驶员驾驶疲劳测评方法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10 郑培,宋正河,周一鸣;基于PERCLOS的机动车驾驶员驾驶疲劳的识别算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志春;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技术研究与工程实现[D];江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殿明;视线离开前方视野过程中驾驶人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83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83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3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