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大跨斜拉桥主桥与多联引桥伸缩缝处连锁碰撞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震作用下大跨斜拉桥主桥与多联引桥伸缩缝处连锁碰撞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跨斜拉桥 多联引桥 地震 连锁碰撞效应 地震响应
【摘要】:针对地震作用下大跨斜拉桥主桥与多联引桥间易发生连锁碰撞现象,以一座典型大跨斜拉桥为研究背景,采用SAP2000 Nonlinear有限元程序,建立考虑主桥与多联引桥伸缩缝处碰撞效应的桥梁结构三维非线性计算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研究大跨斜拉桥主桥与多联引桥伸缩缝处连锁碰撞效应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初始间隙、引桥周期比对连锁碰撞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若仅在引桥-引桥相邻梁体间发生碰撞,碰撞效应对短周期联引桥影响不大,但对长周期联引桥有一定影响,即会增大长周期联引桥梁端位移、梁墩相对位移以及固定墩墩底地震响应;而若主桥与多联引桥间发生连锁碰撞,不仅会显著增大短周期联引桥梁端位移、梁墩相对位移以及桥墩地震响应,而且会进一步增大长周期联引桥梁端位移、梁墩相对位移以及桥墩地震响应,更易引起各联引桥桥墩破坏或梁体落梁;随着初始间隙的增大,连锁碰撞效应对引桥结构的影响减弱;随着短周期联引桥基本周期的减小,连锁碰撞效应对短周期联的影响也有所降低。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关键词】: 大跨斜拉桥 多联引桥 地震 连锁碰撞效应 地震响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406)
【分类号】:U441.3;U448.27
【正文快照】: 引言大跨斜拉桥工程一般由主桥工程和引桥工程两部分组成,主桥一般为飘浮体系或者半飘浮体系大跨斜拉桥,引桥则由多联多跨连续梁桥组成,诸如苏通大桥、上海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公路大桥等。由于主、引桥结构体系不同,结构的动力特性相差较大,在地震作用下相邻联发生非同向纵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雷凡;邓育林;杨吉新;;大跨三塔悬索桥伸缩缝处纵向碰撞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4期
2 李建中,范立础;非规则梁桥纵向地震反应及碰撞效应[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3 王军文;李建中;范立础;;非规则梁桥伸缩缝处的碰撞对地震反应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4 王斌斌;叶爱君;;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和引桥间碰撞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0年03期
5 邓育林;彭天波;李建中;;大跨多塔悬索桥纵向地震碰撞反应参数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04期
6 邓育林;彭天波;李建中;;强震作用下大跨斜拉桥伸缩缝处碰撞效应的影响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06期
7 张文学;王景景;鲍艳;;斜拉桥与引桥地震碰撞影响因素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年23期
8 邓育林;雷凡;何雄君;;纵向地震作用下大跨三塔悬索桥伸缩缝处双边碰撞效应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利;闫维明;冯军和;;形状记忆合金金属橡胶阻尼器防高墩桥梁地震碰撞振动台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周国良;李小军;亓兴军;李亚琦;;高墩梁桥的地震冲撞效应及其应对策略初探[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3 李忠献;周莉;岳福青;;城市桥梁粘滞阻尼器防地震碰撞分析与参数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4 徐建国;王博;陈淮;刘翔;;地震作用下大型渡槽结构纵向碰撞非线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5期
5 高玉峰;蒲黔辉;李晓斌;;梁式桥地震碰撞响应及防碰撞与落梁措施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1期
6 李辉;张振锋;邱建慧;;高墩桥地震碰撞效应初步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4期
7 陈阳;陈明明;祝文澜;;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3期
8 王军文;张运波;李建中;范立础;;地震动行波效应对连续梁桥纵向地震碰撞反应的影响[J];工程力学;2007年11期
9 徐然;尹晓春;;竖向地震作用下桥面与桥墩的多次重撞击力的计算[J];工程力学;2010年10期
10 彭刚辉;郑史雄;;高墩桥梁在地震作用下梁体与挡块之间的非线性碰撞效应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强;杜修力;;双向水平近断地震作用下非规则隔震梁桥设计参数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李晓斌;郜进良;蒲黔辉;高玉峰;;桥梁结构地震碰撞响应相关问题研究述评[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玉峰;考虑碰撞效应的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周莉;城市桥梁地震碰撞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D];天津大学;2010年
3 徐然;竖向地震诱发桥梁结构多次重撞击问题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丁文胜;下承式刚架系杆拱桥的抗震设计方法及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岳福青;地震作用下隔震高架桥梁的碰撞反应及控制[D];天津大学;2007年
6 王常峰;桥梁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支座摩擦·限位装置·基础非线性)[D];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
7 黄潇;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碰撞反应及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闫斌;高速铁路中小跨度桥梁与轨道相互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黄潇;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碰撞反应及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吴桐;铰接构造框架式曲线梁桥三维地震反应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翔;空心板简支梁桥地震非线性碰撞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廖兴;斜交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赵f岁;简支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碰撞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郭小土;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及减隔震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顾红飞;斜交箱梁桥地震响应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胡毅;强震区梁桥破坏机理、安全评价与抗震防护技术[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7 彭灏;桥梁碰撞的伪能量半径时变谱分析方法与易损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崔丽丽;城市高架桥梁地震碰撞反应分析及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倪洪将;山区不规则梁桥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及减震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王斌斌;大跨度斜拉桥和引桥的地震动耦联性分析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升,冯启民,凌贤长,翟桐;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若干问题研究现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1期
2 王东升,冯启民,王国新;基于直杆共轴碰撞理论的桥梁地震反应邻梁碰撞分析模型[J];工程力学;2004年02期
3 王东升,王国新,冯启民;桥梁结构地震反应邻梁碰撞分析等效刚体模型[J];工程力学;2004年04期
4 王军文;李建中;范立础;;桥梁结构地震碰撞效应及防落梁措施研究现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5期
5 李建中,范立础;非规则梁桥纵向地震反应及碰撞效应[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6 王军文;李建中;范立础;;非规则梁桥伸缩缝处的碰撞对地震反应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7 王斌斌;叶爱君;;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和引桥间碰撞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0年03期
8 赵建伟;邹立华;方雷庆;;考虑相邻建筑物碰撞的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0年05期
9 邓育林;彭天波;李建中;;大跨多塔悬索桥纵向地震碰撞反应参数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04期
10 邓育林;彭天波;李建中;;强震作用下大跨斜拉桥伸缩缝处碰撞效应的影响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海,史家钧;大跨斜拉桥结构的综合监测[J];结构工程师;2000年02期
2 王滔;郭恩栋;张丽娜;胡煜文;;大跨斜拉桥地震动最不利输入方向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4期
3 马晓昕;赵人达;;大跨斜拉桥动力分析[J];四川建筑;2009年04期
4 张飒;王达磊;马如进;;基于寿命周期的大跨斜拉桥养护手册架构[J];上海公路;2011年01期
5 徐永明,石洞;大跨斜拉桥造价最优结构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6 徐秀丽,刘伟庆,王滋军,王仁贵;大跨斜拉桥结构消能减震设计方法研究[J];桥梁建设;2005年04期
7 龚志刚;大跨斜拉桥用抑振装置—磁流变液阻尼器[J];世界桥梁;2005年01期
8 肖光宏;张秋陵;黄明海;;几何非线性对大跨斜拉桥稳定性的影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全伟;;大跨斜拉桥多维多点地震反应特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04期
10 李雪红;周叶波;王仁贵;李枝军;徐秀丽;;大跨斜拉桥行车振动舒适性评价[J];公路;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永明;石洞;;大跨斜拉桥造价最优结构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2 顾安邦;向中富;贺学峰;许晓峰;廖海黎;徐谋;李红霞;;大跨斜拉桥抗风、抗震和稳定性分析[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3 杨德圣;黄盛楠;宋波;陆新征;;大跨斜拉桥地震易损性分析[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3年
4 徐永明;石洞;;大跨斜拉桥最优设计CAD系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时国勤;刘振生;刘庆华;刘庆华;;大跨斜拉桥的设计风荷载与地震作用问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方志;邓德全;;大跨斜拉桥的施工检测及整桥结构的静动力性能测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6年
7 郑荣跃;简小生;俞凯磊;;基于事件树分析法的大跨斜拉桥施工事故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8 金奇峰;卜东平;;V形山谷高墩大跨斜拉桥综合施工技术[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棋武;大跨斜拉桥的非线性及可靠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2 蔡东升;CFRP索长大跨斜拉桥结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海;大跨斜拉桥健康度评估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朱礼平;基于递推随机有限元方法的大跨斜拉桥随机动力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梅涛;大跨斜拉桥地震能量破坏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4 卞广为;大跨斜拉桥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志强;基于能量方法的大跨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滔;大跨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7 李升玉;大跨斜拉桥主梁风振响应及TMD减振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8 齐怀展;基于模型修正的大跨斜拉桥损伤识别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张晶;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斜拉桥上的减震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孙长亮;山区大跨斜拉桥桥塔抖振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85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85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