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设置纵向大型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大跨斜拉桥主梁纵向运动阻尼水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09:25

  本文关键词:设置纵向大型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大跨斜拉桥主梁纵向运动阻尼水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跨度斜拉桥 阻尼水平 大型液体粘滞阻尼器 主梁限位 单自由度


【摘要】:大跨斜拉桥减震耗能的一种典型应用是塔梁间设置纵向大型液体粘滞阻尼器,其参数选取以有效率的限制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主梁纵向位移以及改善主要构件地震力为目标。大跨斜拉桥的一阶纵飘振型处于长周期,远离场地卓越周期,此时主梁纵向位移响应对阻尼水平的增加不敏感。此种设计思路很可能导致阻尼器设计参数过大,从而为主梁纵向运动提供过大的阻尼水平。基于现有研究,采用单自由度评价模型及相应的等效阻尼比sd?为评价参数。以某大型斜拉桥为典型工程实例,以全桥模型有限元分析与单自由度评价模型地震反应分析对比验证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并以等效阻尼比sd?和主梁纵向自由振动揭示塔梁间设置大型FVD为主梁纵向运动提供了超高水平阻尼比的现象。此种应用突破了FVD常规应用中的附加阻尼比界限,也改变了主梁的动力边界条件。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大跨度斜拉桥 阻尼水平 大型液体粘滞阻尼器 主梁限位 单自由度
【基金】: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SLDRCE-MB-02) 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09B13614)
【分类号】:U442.55
【正文快照】: 在斜拉桥抗震研究及工程应用中常常采用主动的、被动的、半主动的及混合形式的结构控制系统作为梁塔连接装置来提高斜拉桥的抗震性能。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在大跨度斜拉桥建设中,常常会设置大型减震耗能装置以改善结构抗震性能。一种典型应用是在塔梁连接处设置纵向大型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万水;黄平明;兰燕;;斜拉桥纵向设置粘滞阻尼器参数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6期

2 颜海泉;王君杰;;飘浮体系斜拉桥纵向抗震计算的单塔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4期

3 梁栋;孙利民;程纬;;斜拉桥主梁振动对拉索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分析[J];工程力学;2008年05期

4 裴岷山;张喜刚;袁洪;朱斌;侯斌;;苏通大桥主桥结构体系研究[J];公路;2009年05期

5 梁栋;陈顺伟;孔丹丹;赵欣;;索梁动力耦合对非线性拉索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09期

6 项海帆;李瑞霖;杨昌众;;悬浮体系斜张桥的近似抗震计算[J];结构工程师;1985年01期

7 叶爱君,胡世德,范立础;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控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雷;结构稳定分析方法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7年03期

2 梁鑫;王冲;;联塔分幅斜拉桥抗震性能评价[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3 赵青;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梁桥的冲击系数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赵青,干非;梁桥在多辆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张飞;张虎;於亚辉;徐斌;;大跨度拱塔斜拉桥减震隔震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朱金国,陈宣民;频率法测定拉索索力[J];安徽建筑;2003年02期

7 黄从俊;无风撑中承式拱桥横向稳定分析的几种简便方法[J];安徽建筑;2005年03期

8 苏光亚,高日,郭薇薇,夏禾;铁路悬索桥自振特性及结构参数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贾洪;闫维明;张同忠;;高耗能间隙式黏胶阻尼器的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亓路宽;宋宇亮;王君杰;李琳;;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及减震效果[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涛;陈彦江;闫维明;李勇;程建旗;黄飞鸿;;复合式金属型阻尼器在高架桥减震控制中的应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李宏江;李万恒;张劲泉;王江;王荣石;;天津永和大桥合龙段拆除前后全桥整体稳定性分析[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军;刘俊;李伟;;多个移动常量力作用下简支梁的动力仿真技术[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牟瑛娜;张哲;汤铮飞;苗峰;;一座新型协作体系桥地震响应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5 杨予;;匀速移动均布荷载作用下弹性支座简支梁冲击系数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6 杨喜文;;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控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7 陈林;孙利民;;用于阻尼器试验的斜拉索等效模型建模[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8 蒋伟;吕大刚;;混凝土两铰圆弧拱的面内徐变稳定性[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9 齐忠强;孙智;;车辆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梁桥预应力动力识别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10 李瑞霖;项海帆;;悬浮体系斜张桥抗震动力可靠度的近似分析[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潮;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与桁拱轴力弯矩相关曲线研究[D];福州大学;2009年

2 张鸣祥;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分析与被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邹存俊;自锚式悬索—斜拉组合结构体系桥梁静力学性能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罗涛;大曲率连续钢箱梁桥结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向天宇;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箱型连续梁结构行为的非线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6 罗雄;利用短期实际风速记录模拟极值风速及桥梁时域抖振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7 赵春发;磁悬浮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8 王新岐;斜拉桥破损诊断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崔军;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受力性能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唐茂林;大跨度悬索桥空间几何非线性分析与软件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磊;输送石灰石悬索桥钢索塔抗风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贺钢锋;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设计参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芮伟国;双菱塔斜拉桥地震反应与推倒分析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巩朝;拱梁组合体系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岳海玲;开口薄壁砼肋拱平转阶段动力特性研究与稳定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曾天宝;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合理状态的确定和整体稳定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钟伟;混凝土开口薄壁截面拱桥平转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辛立江;连续刚构桥地震时程响应及跨中强度的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杨志威;钢结构平面拱桁架屋盖的支撑系统效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杰超;自锚式独塔悬索桥结构参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欧进萍,丁建华;油缸间隙式粘滞阻尼器理论与性能试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4期

2 项海帆;李瑞霖;杨昌众;;悬浮体系斜张桥的近似抗震计算[J];结构工程师;1985年01期

3 李福志,胡思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相关问题[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4 项海帆;谢霁明;;上海黄浦江大桥结合梁斜张桥方案的全过程三维颤振分析[J];结构工程师;1986年01期

5 朱东生,劳远昌,沈大元,李乔;桥梁地震反应分析中输入地震波的确定[J];桥梁建设;2000年03期

6 叶爱君,胡世德,范立础;斜拉桥抗震结构体系研究[J];桥梁建设;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虹丽;王岩;赵希人;;船舶纵向运动控制模型的建立及仿真[J];应用科技;2008年01期

2 戴运桃;赵希人;刘利强;;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船舶纵向运动参数辨识[J];船舶力学;2010年Z1期

3 王淑娟;沈继红;李积德;;舰船纵向运动系统的数值解耦[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戴运桃;赵希人;刘利强;;基于连续域蚁群算法的船舶纵向运动参数辨识[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16期

5 戴运桃;赵希人;刘利强;;基于分阶段搜索连续蚁群算法的船舶纵向运动参数辨识[J];船舶力学;2010年08期

6 姚朝帮;董文才;许勇;岳国强;;深V型艇系列模型纵向运动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7 郑义;董文才;;高速轻型穿浪双体船纵向运动改善措施研究[J];中国舰船研究;2012年02期

8 王许洁;孙树政;赵晓东;李积德;;单体复合船型纵向运动幅频响应函数计算的两种粘性修正方法[J];中国造船;2012年01期

9 蔡新功,李积德,王建方,李炜,刘平;中高速船加装减纵向运动组合附体实船试验[J];中国造船;2003年04期

10 欧阳晋,屈卫东,席裕庚;轻于空气的飞艇纵向运动的分析及仿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虹丽;刘纹岩;赵希人;;船舶纵向运动控制模型的建立及仿真[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继业;张克跃;黄丽湘;;车群纵向运动控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林武强;董祖舜;;用自控艉压浪板减小圆舭快艇在波浪中的纵向运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董文才;欧勇鹏;;气泡高速艇波浪中阻力及纵向运动模型试验研究[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胡殿宇;谢田华;;船舶纵向减摇系统介绍[A];2004防止船舶行事故新经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欧勇鹏;董文才;;气泡高速艇波浪中阻力及纵向运动模型试验研究[A];201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7 朱炳泉;郭值学;盛庆武;肖袁根;张威;;小水线面双体船纵向运动特性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8 史圣哲;邹劲;王庆旭;周杰;;三体滑行艇纵向运动试验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1年

9 欧勇鹏;董文才;许勇;;B.H.型气泡高速艇规则波中纵向运动试验研究[A];201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强;SWATH船稳定鳍方案的优化及纵向运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陈虹丽;基于π型舵船舶纵向多变量随机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帅;基于优化算法的船舶纵向运动系统解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张俊峰;基于谱估计方法的船舶纵向运动建模预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常进;带T型翼的穿浪船运动姿态控制系统(RCS)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张建;船舶在波浪中的纵向运动响应及载荷[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叶志洲;基于QFT的SWATH船纵向运动控制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孙树政;单体复合船型大型化与运动预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7 朱晓宏;车辆自动驾驶纵向运动模糊神经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王岩;智能建模和模糊广义预测控制研究及在船舶减纵摇控制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唐振远;船舶纵向运动的理论预报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高学静;复合船型运动预报及模型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4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04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3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