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城市停车泊位供给规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12:14

  本文关键词:城市停车泊位供给规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停车泊位规模 停车泊位评价体系 停车模型 低碳生态城市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在大中型城市,机动车的保有量开始呈现无休止的增加。虽然部分城市采取了需求管理措施,但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已经导致了供需的严重失衡。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问题尤其反映在城市停车方面。目前,城市现有的停车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车主的停车需求,由于车位紧张带来的停车难题已经不仅是给车主带来了困扰,更已经上升成为一项严峻的社会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首先从分析国内外相关实践和研究现状入手,详细研究了国内外停车问题的研究进程、实施的先进停车政策以及现有的停车供给模型,并对城市停车的供需理念及机动车泊位供应现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本文的停车泊位供给理念,即摒弃以机动车保有量及机动车出行特征来确定停车泊位的数量的思想,从城市土地、居住环境、道路容量等资源有限为出发点,以“低碳生态城市”为发展目标,以城市承载力为约束,以“适度满足”,“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基本原则为指导进行停车泊位配建。其次,本文建立了以“低碳生态城市”为出发点的停车泊位规模的评价体系,在考虑交通问题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机动车、停车泊位的数量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从道路通行能力、环境宜居、交通出行结构和停车结构四个方面,建立停车泊位缺口率、空容比、绿容比、通行能力折减度、机动车出行分担率、公交专用道设置率、停车设施供应结构、百辆汽车社会公共停车泊位数和大型公共建筑配建停车泊位数九个指标为代表的停车供给规模评价体系。随后,本文建立了以“交通环境和城市的承载能力”为出发点的单目标优化函数和以全面约束条件为依托的城市停车泊位供给模型,根据现状城市的土地开发利用情况、路网情况及停车需求影响因素,同时考虑由城市发展理念确定的交通管理政策,初步确定规划的各类停车泊位规模;然后以道路条件、环境条件、路网容量及三类停车方式之间的相互制约为约束,确定约束后的停车泊位规模;最后以机动车的发展趋势为控制变量,校正得到最终合理的停车泊位规模。最后,本文将建立的城市停车供给规模评价体系和供给规模模型应用于济南市天桥片区,分析出天桥片区的现状停车规模并不能满足需求,公共停车泊位建设比例略低,路内停车泊位部分路段设置不合理,机动车分担率较高,停车泊位总缺口略大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天桥片区的合理机动车泊位规模进行测算,得出将济南天桥片区小汽车的保有量限制在120辆/千人-150辆/千人之间,停车泊位供应规模控制在4.04万辆-5.26万辆之间,是最适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模。本文虽然对城市停车泊位供给规模问题进行了一定深入的探讨,但是由于作者思维的局限性,仍存在很多不足及尚需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作者会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及研究,收集更多的数据分析资料,以期得到一个更合理的结果。
【关键词】:停车泊位规模 停车泊位评价体系 停车模型 低碳生态城市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7
【目录】:
  • 摘要12-14
  • ABSTRCT14-16
  • 第1章 绪论16-20
  • 1.1 研究背景16-17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7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17-18
  • 1.3.1 研究目标17-18
  • 1.3.2 研究内容18
  • 1.4 技术路线18-20
  • 第2章 相关实践与研究现状20-34
  • 2.1 停车问题研究进程20-22
  • 2.1.1 国外研究进程20-21
  • 2.1.2 国内研究进程21-22
  • 2.2 停车政策研究22-23
  • 2.3 现有停车供给模型分析23-32
  • 2.3.1 需求满足式停车位供给模型23-26
  • 2.3.2 以路网容量为基数的的停车位供给模型26-27
  • 2.3.3 以路网容量为约束的停车供给模型27-31
  • 2.3.4 以经济收益最大为目标的停车位供给模型31-32
  • 2.3.5 以不同功能分区为依据的停车位供给模型32
  • 2.4 停车行业发展契机32-33
  • 2.5 本章小结33-34
  • 第3章 城市停车供需理念及现状分析34-45
  • 3.1 停车供需特性分析34-37
  • 3.1.1 停车需求特性34-35
  • 3.1.2 停车供给特性35-36
  • 3.1.3 停车设施特性36-37
  • 3.2 停车供需关系分析37
  • 3.3 城市停车现状分析37-41
  • 3.3.1 停车泊位总量供需严重失衡38
  • 3.3.2 停车设施供应结构不合理38
  • 3.3.3 老旧小区停车难38
  • 3.3.4 配建停车泊位不规范38-39
  • 3.3.5 公共停车泊位缺失且利用率低39-41
  • 3.3.6 路内停车停放时间过长41
  • 3.4 影响停车供给的因素41-43
  • 3.4.1 机动车保有量41-42
  • 3.4.2 停车需求影响因素42
  • 3.4.3 土地开发和利用状况42
  • 3.4.4 路网容量42
  • 3.4.5 交通管理政策42-43
  • 3.5 停车供给理念探讨43-44
  • 3.6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城市停车泊位供给规模评价体系45-63
  • 4.1 停车供给规模评价体系理念分析45-46
  • 4.1.1 评价体系理念分析45
  • 4.1.2 “低碳生态城市”与停车45-46
  • 4.2 评价主要内容46
  • 4.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46-47
  • 4.4 评价指标选取47-56
  • 4.4.1 道路通行能力47-51
  • 4.4.2 环境宜居度51-53
  • 4.4.3 交通结构53-55
  • 4.4.4 停车结构55-56
  • 4.5 评价指标结构分析56-57
  • 4.6 评价指标量化57-62
  • 4.6.1 停车泊位总规模指标量化58-60
  • 4.6.2 配建停车泊位规模指标量化60
  • 4.6.3 公共停车泊位规模指标量化60-61
  • 4.6.4 路内停车泊位规模指标量化61-62
  • 4.7 本章小结62-63
  • 第5章 城市停车泊位供给规模模型搭建63-78
  • 5.1 停车泊位设计63-65
  • 5.1.1 车辆停放方式63-64
  • 5.1.2 单位停车面积64
  • 5.1.3 路内停车泊位参数64-65
  • 5.2 模型建立意义65
  • 5.3 模型创建思路65-66
  • 5.4 停车供给模型搭建66-77
  • 5.4.1 模型目标确定66-67
  • 5.4.2 模型假设设定67
  • 5.4.3 模型建立67-69
  • 5.4.4 模型约束69-76
  • 5.4.5 模型校正76-77
  • 5.4.6 模型求解77
  • 5.5 本章小结77-78
  • 第6章 济南停车泊位供给规模分析78-93
  • 6.1 停车泊位供给规模评价78-85
  • 6.1.1 济南市停车现状78-79
  • 6.1.2 济南市天桥片区停车现状79-83
  • 6.1.3 天桥片区停车泊位规模评价83-85
  • 6.2 停车泊位供给规模计算85-87
  • 6.2.1 停车泊位初算规模85-86
  • 6.2.2 约束条件86-87
  • 6.2.3 停车规模计算公式87
  • 6.3 基于不同目的的停车泊位供给规模87-89
  • 6.3.1 无政策引导的停车泊位供给规模87-88
  • 6.3.2 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主的供给规模88
  • 6.3.3 以“低碳生态”为主的供给规模88-89
  • 6.4 比较分析89-91
  • 6.5 模型校正91
  • 6.6 本章小结91-93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93-94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93
  • 7.2 论文不足与展望93-94
  • 参考文献94-98
  • 致谢98-9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99-100
  • 附件1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北岳;张晓春;;深圳市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研究[J];城市交通;2009年02期

2 汪红;白冰;周超;;中国首部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出台[J];交通标准化;2010年10期

3 晓蓉;为了停车泊位[J];交通世界;1998年09期

4 冉江宇;过秀成;;混合开发用地配建停车泊位共享配置方法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年02期

5 王曦;黄富民;曹国华;王辛;;城市道路内汽车停车泊位设置的关键问题研究[J];城市交通;2006年03期

6 杨庆芳;杨兆升;胡娟娟;;停车泊位预定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2期

7 段钦中;;南宁交警向“山寨”泊车位开刀[J];广西城镇建设;2009年01期

8 潘长发;曹国华;;城市道路内停车泊位设置标准编制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9年02期

9 ;汕头市规范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J];城市规划通讯;2009年11期

10 袁潜韬;;谈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与管理——以温州市为例[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国华;黄富民;王辛;王曦;;江苏省城市道路内停车泊位设置标准研究[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季彦婕;邓卫;;实时停车泊位信息采集及动态预测技术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许占栋;韩皓;孙玉琴;;基于停车过程分析的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研究[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4 陈峻;赵欢欢;;基于实验分析的城市停车到达率和离去率的关联特性[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姚欣军;;应对城市化快速时期的城市停车问题对策——以邵阳市为例[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曦;停车泊位费不妨贵贱有别[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记者 周佩玲;城区新增临时停车泊位近千个[N];益阳日报;2007年

3 高丽;汕头规范中心城区停车泊位管理[N];广东建设报;2008年

4 记者 孟志远;太原首批87个停车泊位开始试运行[N];发展导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惜纯;停车证能证明什么[N];中国质量报;2002年

6 记者 葛静;停车泊位费有望实行差别收费[N];南昌日报;2009年

7 记者 王东亮;路宽不足6米禁设停车泊位[N];北京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李京华;北京机动车年检废止停车泊位证[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本报记者 刘津农;看不懂的停车泊位费[N];工人日报;2002年

10 范胜利;读不懂的停车泊位证[N];华夏时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子桐;郑州市城区停车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牛馨雅;城市停车泊位供给规模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代漉川;基于“共享停车分析理论”的综合开发地块停车泊位规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邱建国;基于云服务的公共停车泊位信息系统[D];天津大学;2013年

5 魏岗;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模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胡娟娟;停车诱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冯璐璐;基于物联网的停车泊位诱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李菲;住区停车资源共享的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05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05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a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