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优化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优化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厂拌热再生 再生混合料 配合比优化 性能优良
【摘要】: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变量增多,常规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已无法满足其配合比设计的需要,而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中并没有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所以说厂拌热再生混合料优化设计的目的就是研究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各个要素,并由此确定能够有效指导现场施工的适宜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由于旧料的添加,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主要差别在于RAP料的性质分析、新沥青用量的计算、再生剂的添加、拌和工艺、矿料级配的调配以及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的确定等,以上因素会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结果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混合料性能和工程质量。厂拌热再生混合料优化设计的核心就是在特定的成型方法下保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再生混合料的真实状况,有效保证再生混合料的综合性能优良,这涉及到配合比设计过程当中的各个步骤,其关键点在于混合料体积参数的确定。本文通过对回收料(RAP)性质、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再生料中的沥青以何种方法回收、新沥青以及再生剂的添加问题、混合料合理的拌和与成型工艺、再生料是否能够完全分散到混合料当中(涉及到合成级配问题)、回收料(RAP)的合理掺配比、混合料的最大理论密度如何确定、最佳沥青含量如何确定等,对马歇尔成型方法下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以上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了优化后的适用于实体工程应用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建议,为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提供参考。通过AC-20型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得出了不同回收料掺配比下的再生混合料最佳新沥青用量,通过对不同旧料掺量下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检测,得到了旧料掺配比与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水损害性的变化规律,分别提出了有无再生剂添加情况下合理的旧料掺量。结果表明,随着旧料掺量的不断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逐渐提高,低温抗裂性逐渐下降,抗水损害能力有所降低;在没有再生剂添加的情况下,推荐回收料掺配比不超过30%;而在有再生剂添加的情况下,推荐回收料掺配比不超过50%。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 再生混合料 配合比优化 性能优良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外再生技术发展状况11-12
- 1.3 国内再生技术发展状况12-16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6-18
-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性质分析18-37
- 2.1 回收料(RAP)的颗粒组成分析18-23
- 2.1.1 回收料(RAP)级配分析18
- 2.1.2 回收料(RAP)矿料级配分析18-23
- 2.2 回收旧料(RAP)矿料性质分析23-24
- 2.3 旧沥青回收分析与评价24-34
- 2.3.1 回收沥青性能影响因素研究25-30
- 2.3.2 回收沥青中减少残留矿粉的方法研究30-32
- 2.3.3 回收沥青中减少残留溶剂的方法研究32-33
- 2.3.4 回收沥青性能33-34
- 2.4 再生剂34-35
- 2.4.1 再生剂掺量的确定(沥青调和法)34-35
- 2.5 本章小结35-37
- 第三章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研究37-51
- 3.1 回收料(RAP)合理掺配率的问题38-39
- 3.1.1 拌和设备的影响38
- 3.1.2 旧料级配的影响38-39
- 3.2 新沥青、再生剂的选择问题39-40
- 3.2.1 根据回收料(RAP)材料的性质、掺配比例选择新沥青等级39
- 3.2.2 计算法确定新沥青等级39-40
- 3.3 拌和工艺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40-41
- 3.3.1 添加工序与拌和时间40-41
- 3.3.2 旧料预热温度41
- 3.4 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合成的问题41-44
- 3.5 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的确定方法44-49
- 3.5.1 有效密度44-46
- 3.5.2 试验方法46-47
- 3.5.3 再生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结果及分析47-49
- 3.6 本章小结49-51
- 第四章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建议及设计案例51-66
- 4.1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建议51-56
- 4.1.1 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52
- 4.1.2 选择RAP掺配比例52
- 4.1.3 选择新沥青标号和再生剂用量52-53
- 4.1.4 原材料特性分析53
- 4.1.5 矿料配合比设计53
- 4.1.6 马歇尔试验53-56
- 4.1.7 确定最佳新沥青用量(或新油石比)56
- 4.1.8 配合比设计检验56
- 4.2 基于AC-20 型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56-65
- 4.2.1 原材料性质分析56-59
- 4.2.2 矿料配比的确定59-60
- 4.2.3 混合料最佳新油石比的确定60-63
- 4.2.4 混合料性能检验63-64
- 4.2.5 配合比设计结论64
- 4.2.6 不同旧料掺量下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新沥青用量64-65
- 4.3 本章小结65-66
- 第五章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66-79
- 5.1 高温稳定性66-70
- 5.1.1 未添加再生剂情况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67-68
- 5.1.2 添加再生剂情况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68-69
- 5.1.3 小结69-70
- 5.2 再生混合料低温抗裂性70-73
- 5.2.1 未添加再生剂情况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71
- 5.2.2 添加再生剂情况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71-72
- 5.2.3 小结72-73
- 5.3 水稳定性试验检验73-77
- 5.3.1 浸水马歇尔试验73-75
- 5.3.2 冻融劈裂试验75-77
- 5.3.3 小结77
- 5.4 本章小结77-79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79-82
- 6.1 主要研究结论79-81
- 6.2 进一步展望81-82
- 致谢82-83
- 参考文献83-85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邹桂莲;徐剑;;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1年02期
2 费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6期
3 张金喜,李娟;我国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的现状和课题[J];市政技术;2005年06期
4 吕伟民;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的战略性举措[J];上海公路;2005年02期
5 倪小军,陈仕周,凌天清;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综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刘先淼,王树林;热再生沥青路面耐久性述评[J];中外公路;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永利;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翔;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2 耿九光;高速公路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3 王东;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技术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邓晓青;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胡旭东;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与再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6 范勇军;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辉;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严金海;沥青路面冷再生设计方法及性能评价[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21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2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