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区混凝土主梁斜拉桥减隔震体系设计
本文关键词:强震区混凝土主梁斜拉桥减隔震体系设计
【摘要】:依托永宁黄河大桥,探讨了在强震条件下大跨度钢筋混凝土主梁桥梁的地震响应规律与合理抗震体系设计,指出应对该类桥梁应采取必要的减、隔震设计以改善结构的受力。在纵桥向,提出采用大吨位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方案,并容许较大的主梁位移;在横桥向,针对塔梁横向连接提出了弹性索+黏滞阻尼器的减、隔震设计,墩梁连接则采用屈曲约束支撑的减震方案。建立结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通过非线性地震时程分析,验证了采用减、隔震设计的必要性以及所提出的减、隔震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进而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给出了各减、隔震措施的具体设计参数并已用于实桥工程。
【作者单位】: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凝土梁 地震 减隔震 体系 设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378384
【分类号】:U442.55;U448.27
【正文快照】: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特大跨桥梁的数量已经达到世界总量的一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跨桥梁建设大国[1]。然而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大跨度桥梁大部分集中于东南沿海省份,且多为7度及以下烈度场地,结构抗震安全性的问题并不突出[2]。随着我国西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修力;周雨龙;韩强;丁兆旺;;公路桥梁外剪力键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年05期
2 李小龙;张强;张钰;;规范反应谱长周期段的修正[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3 罗婧文;左科;;地震作用下单跨斜交梁桥碰撞模型反应分析[J];华东公路;2014年05期
4 白胜伟;;钢筋混凝土箱型肋拱桥抗震分析[J];北方交通;2014年11期
5 李闯;叶爱君;余茂峰;;公路减隔震桥梁的地震反应简化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6 童申家;谢祥兵;程可飞;华高伟;;离差最大化在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设计参数的应用[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年S1期
7 徐艳;嵇冬冰;王瑞龙;;H型斜拉桥桥塔横桥向结构抗震设计与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年06期
8 陈永亮;夏支贤;陈孔令;;高墩连续刚构弯矩曲率分析规律研究[J];价值工程;2015年01期
9 吕奕霖;;特殊路基常见施工处理技术方法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5年01期
10 田圣泽;袁万城;;采用中层减隔震体系不规则梁桥顺桥向抗震性能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破坏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宗雪梅;城市多层立交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3 李鹏飞;应力相关阻尼模型及其在梁式桥动力分析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李忠三;基于静动力特性的多塔长跨斜拉桥结构体系刚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鲁四平;软土深基坑开挖下铁路桥梁力学性能及安全监测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张永亮;铁路桥梁桩基础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7 丁明波;铁路重力式桥墩抗震加固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8 陈旭;钢筋混凝土柱二阶弹塑性计算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9 程玲;基于Pushover方法的单自由度结构抗震易损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张宇;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近海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磊;单索面塔梁墩固结体系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黄里;高速公路桥墩优选方案抗震特性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3 李玉华;波纹钢腹板桥梁静动力特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4 杨爽;近距离爆破开挖对已建拱桥受力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5 陈育廷;减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6 赵福利;金盘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王灿;基于OpenSees的薄壁钢箱混凝土墩柱抗震性能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8 蒋林珊;缆索对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阶段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9 薛晓杰;地震作用下加芯混凝土桥墩的力学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10 孔德同;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及地震响应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国庆;黄庆祥;;减隔震桥梁的能力谱分析方法[J];山西交通科技;2008年01期
2 刘延芳;叶爱君;;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J];世界地震工程;2008年02期
3 乔治.李;扎克.梁;;罕遇地震作用下当前减隔震技术的局限性[J];公路;2009年05期
4 邵楠楠;;桥梁结构减隔震技术的研究[J];北方交通;2009年06期
5 王统宁;刘健新;于泳波;;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减隔震桥梁空间动力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6 燕斌;冯云成;;厦漳跨海大桥南汊北引桥减隔震方案设计[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7 吴运达;;浅析桥梁减隔震设计[J];科技资讯;2010年30期
8 张宁;Marioni;吴惠卿;;桥梁减隔震设计与新型减隔震装置[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0年06期
9 孔令俊;陈彦北;姜其斌;;太白路桥减隔震设计分析[J];铁道建筑;2012年09期
10 侯冠文;;矮墩大跨连续梁体系桥纵向减隔震设计[J];中国市政工程;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燕斌;冯云成;;厦漳跨海大桥南汊北引桥减隔震方案设计[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志强;;减隔震技术在我国桥梁中的应用[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王淑波;袁万城;范立础;;桥梁减隔震分析的弹性反应谱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4 袁万诚;盛善定;胡世德;范立础;;悬索桥支座的减隔震效能分析[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5 李峰;柳建设;刘鹏;;分离式减隔震技术在高烈度区半中承式系杆拱桥的应用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6 管仲国;李建中;;城市快速路高架桥抗震体系选择与经济性对比——上海浦东内环线改扩建工程[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雯;高烈度地震区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初步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2 钟洪江;中小跨径梁桥减隔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刘锡媛;山区桥梁减隔震技术的适用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刘丹;等截面多跨连续梁桥减隔震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张显杰;塘汉快速路工程永定新河桥减隔震效果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6 范效贵;桥梁减隔震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彭伟;减隔震桥梁非经典阻尼问题与简化分析方法[D];同济大学;2006年
8 张玲;青州大桥的减隔震分析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9 黄子渝;高速铁路连续箱梁桥减隔震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王丽萍;高速铁路桥梁减隔震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1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4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