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等待时间建模与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30 15:45

  本文关键词: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等待时间建模与特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信号交叉口 行人等待时间 偏L矩法 广义帕累托分布


【摘要】: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步行是人们最基本和最广泛的交通出行方式。由于目前信号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优先考虑机动车效率,且行人的主观意识和过街设施的结构特点导致行人过街的时间和地点具有很大随机性,违章过街时有发生。本文首先对交叉口的违章特性进行了分析,对行人违章过街进行了定义。基于金宝街东单北大街和增光路首都体育馆南路信号交叉口的实际调查数据,分析了在不同时间段(高峰和平峰)、不同性别和不同信号灯(倒计时和无倒计时)设置情况下行人过街违章率的差异性,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情况下行人过街等待时间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分析说明信号交叉口行人等待时间不能用正态分布来描述,为信号交叉口的行人过街等待时间模型构建奠定了基础。为描述行人在信号交叉口过街等待时间数据的尾部特征,本文提出了广义帕累托分布(GPD)统计模型。GPD具有三个参数,分别为位置参数(或阈值)?、尺度参数?和形状参数?。采用厚尾诊断方法对实测数据的尾部特性进行了初步判断,并对GPD模型进行偏L矩法估计与W2和A2检验,求解出不同情况下的参数值,进一步求出不同情况下行人等待时间超出量的GPD拟合图。研究结果表明,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等待时间的GPD模型的ξ都小于0,为薄尾分布;行人等待时间t的取值范围为一有限区间,符合实际情况,克服了指数分布的缺点;通过拟合,三参数GPD模型可对不同情况下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等待时间进行精确描述。行人过街最大等待时间这一参数是判断是否采取行人信号控制以及确定行人红灯相位最大时长的主要依据,对优化行人过街交通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提出的行人过街的等待时间模型,求解出信号交叉口行人等待时间的不同分位数,得出金宝街东单北大街和增光路首都体育馆南路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等待时间阈值分别为56s和42s。并对不同时间段、不同性别和不同信号灯设置的行人等待时间分位图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交叉口的行人信号配时(全红时间、持续绿灯时间、绿闪时间)提出了交叉口的优化设计方案,最后对改善行人过街行为提出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信号交叉口 行人等待时间 偏L矩法 广义帕累托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2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9
  • 1.2.1 国外行人等待时间研究11-14
  • 1.2.2 国内行人等待时间研究14-18
  • 1.2.3 行人过街等待时间研究小结18-19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19-20
  • 1.3.1 研究内容19
  • 1.3.2 研究意义19-20
  • 1.4 研究技术路线20-21
  • 1.5 本章小结21-22
  • 第2章 行人等待时间数据分析22-34
  • 2.1 行人过街守法/违章特性22-25
  • 2.1.1 行人违章过街定义22-23
  • 2.1.2 行人违章过街影响因素分析23-25
  • 2.2 交叉口数据调查25-29
  • 2.2.1 调查方法及地点选择25-27
  • 2.2.2 调查数据采集27-29
  • 2.3 行人等待时间数据分析29-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第3章 行人过街等待时间模型34-46
  • 3.1 厚尾分布诊断34-35
  • 3.1.1 指数QQ图34
  • 3.1.2 经验平均超出函数图34-35
  • 3.2 研究方法35-37
  • 3.2.1 广义帕累托分布35-36
  • 3.2.2 行人等待时间分析36-37
  • 3.3 模型的参数估计37-40
  • 3.4 模型检验40-45
  • 3.5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模型标定与验证46-65
  • 4.1 不同时间段的比较46-52
  • 4.1.1 平峰时间段行人等待时间分布46-49
  • 4.1.2 高峰时间段行人等待时间分布49-52
  • 4.2 不同性别的比较52-58
  • 4.2.1 男性过街等待时间分布52-55
  • 4.2.2 女性过街等待时间分布55-58
  • 4.3 不同信号灯设置的比较58-64
  • 4.3.1 倒计时行人等待时间分布58-61
  • 4.3.2 无倒计时行人等待时间分布61-64
  • 4.4 本章小结64-65
  • 第5章 模型应用65-79
  • 5.1 GPD分位数求解和分析65-71
  • 5.1.1 不同时间段行人最大等待时间比较66-68
  • 5.1.2 不同性别行人最大等待时间比较68-69
  • 5.1.3 不同信号灯设置行人最大等待时间比较69-71
  • 5.2 基于行人等待时间的交叉口优化方案71-75
  • 5.2.1 红灯时间设置研究72-73
  • 5.2.3 绿闪时间设置研究73-74
  • 5.2.4 持续绿灯时间设置研究74-75
  • 5.3 改善行人过街行为的建议75-78
  • 5.3.1 外在条件的改善75-78
  • 5.3.2 内在条件的提高78
  • 5.4 本章小结78-79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9-83
  • 6.1 主要工作总结79-81
  • 6.2 研究展望81-83
  • 参考文献83-8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88-89
  • 致谢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乔君,王炜,陆键;信号交叉口汽车燃油消耗分析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2期

2 潘晓东;马小翔;赵晓翠;;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骑行特性及安全性实验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4期

3 马建明,任福田,刘小明,荣建;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贾洪飞,孙壮志,袁少波;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的确立[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魏丽英,田春林,杨正兵;信号交叉口排队分析模型比较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李嘉,岳中琦,李群,薛智规;灰色聚类的信号交叉口综合质量评价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7 成卫,张瑾,姜华平;信号交叉口左转保护—许可相位转换阈值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年06期

8 成卫,张瑾;基于模糊理论的信号交叉口控制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3期

9 林航飞,张建华;上海市平面信号交叉口评价体系研究[J];上海公路;2004年02期

10 王俊刚 ,任福田 ,于泉 ,杨永勤 ,潘为民;信号交叉口间非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可插间隙分布规律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新征;陈永胜;钟小明;;公路四路信号交叉口事故预测模型[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鹏;常玉林;;信号交叉口机动车饱和度配时方法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建山;田大新;韩旭;王云鹏;;基于车路协同的单点信号交叉口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4 韦清波;何兆成;林科;;信号交叉口左转待行区的交通仿真模型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哈富;韩皓;;基于仿真分析的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通行能力研究[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亦新;行人违章过街行为对信号交叉口通行效率影响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马建明;信号交叉口优化设计及其微观仿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3 南春丽;信号交叉口多目标交通组织优化模型及面向智能体仿真[D];长安大学;2007年

4 王京元;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综合优化实用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环梅;基于生存分析的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穿越行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郭伟伟;适应展宽段设置的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案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7 蒋海峰;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干扰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邵长桥;平面信号交叉口延误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考;平面十字型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姚焓东;面向绿色驾驶的信号交叉口车速动态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郝晓云;北京市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董云鹏;基于心理及行为的倒计时信号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机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5 孙小菲;车路协同下信号交叉口排放估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宁梦茜;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等待时间建模与特性分析[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王璇;信号交叉口左转保护/许可控制的安全分析和选择规范[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改;考虑一般到达的信号交叉口自适应配时优化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原涛;信号交叉口系统仿真及车辆折算系数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10 李飞燕;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运行可靠性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49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49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f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