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隧道仰拱结构支护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15:44

  本文关键词:隧道仰拱结构支护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仰拱 支护性能 半径 厚度 开挖步距


【摘要】: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等级公路里程不断增长,公路隧道数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但是随着公路隧道的大规模修建,各种工程问题亦随之出现,特别是最近几年隧道路面不断出现的开裂、断板、冒水、沉降、隆起等病害,对行车安全及运营管理造成严重影响。仰拱作为隧道支护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抵抗隧道底部反力保证隧底稳定的重要结构,研究其支护性能对改善或者避免这些工程病害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围绕仰拱结构的支护性能,结合理论分析、相似试验及数值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仰拱半径和厚度对其支护性能的影响以及Ⅴ级围岩条件下仰拱开挖步距进行研究。主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如下:(1)结合相似模型试验对仰拱作用进行的分析,明确其在提高支护体系承载力、约束隧道周边围岩变形、控制围岩塑性区发展和优化支护结构受力状况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体现仰拱这些作用的工程实例对其进行进一步具体有效的说明。(2)通过对隧道仰拱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明确仰拱结构半径、厚度、修筑时机、其与边墙结构的连接方式、隧道所处地层围岩性质和仰拱的施工方法等因素对仰拱结构受力的影响,并将仰拱结构视为弹性地基上的圆柱壳体结构进行简化计算。(3)借助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仰拱结构在不同半径、不同厚度时的支护性能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建议Ⅴ级围岩条件下仰拱半径取隧道断面拱部结构半径的2~2.5倍,初期支护仰拱结构厚度取10~25cm。(4)基于建议的仰拱半径及厚度条件下,综合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仰拱栈桥和二衬台车等施工机具尺寸及隧道施工整体进度要求,建议Ⅴ级围岩中修建隧道且仰拱部分采用全幅开挖时,仰拱一次性开挖距离取4m。
【关键词】:仰拱 支护性能 半径 厚度 开挖步距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5.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现状9-14
  • 1.2.1 隧道支护理论9-10
  • 1.2.2 隧道仰拱支护的研究现状10-12
  • 1.2.3 隧道仰拱施工易出现的问题12-14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4-15
  • 第二章 仰拱的作用机理15-28
  • 2.1 仰拱的作用15-20
  • 2.1.1 仰拱对提高支护体系承载力的作用15-16
  • 2.1.2 仰拱对隧道周边位移的约束作用16-17
  • 2.1.3 仰拱对隧道围岩塑性区发展的控制作用17-19
  • 2.1.4 仰拱对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的优化作用19-20
  • 2.2 体现仰拱作用的工程实例20-27
  • 2.3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公路隧道仰拱结构受力分析28-49
  • 3.1 隧道仰拱结构受力影响因素28-43
  • 3.1.1 仰拱半径对仰拱受力的影响28-30
  • 3.1.2 仰拱厚度对仰拱受力的影响30-31
  • 3.1.3 仰拱修筑时机对仰拱受力的影响31-33
  • 3.1.4 仰拱与边墙连接方式对仰拱受力的影响33-34
  • 3.1.5 隧道围岩性质对仰拱受力的影响34-37
  • 3.1.6 仰拱施工方法对仰拱受力的影响37-43
  • 3.2 隧道仰拱结构计算模式43-48
  • 3.2.1 隧道仰拱结构荷载43-44
  • 3.2.2 隧道仰拱结构计算44-48
  • 3.3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隧道仰拱支护性能数值分析49-72
  • 4.1 仰拱支护性能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49-52
  • 4.2 仰拱支护性能数值模拟结果分析52-58
  • 4.2.1 隧道周边位移分析52-54
  • 4.2.2 隧道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受力分析54-56
  • 4.2.3 隧道围岩应力分析56-58
  • 4.3 仰拱半径对仰拱支护性能的影响分析58-62
  • 4.3.1 仰拱半径分析有限元模型建立58-61
  • 4.3.2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61-62
  • 4.4 仰拱厚度对仰拱支护性能的影响分析62-63
  • 4.4.1 仰拱厚度分析有限元模型建立62
  • 4.4.2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62-63
  • 4.5 仰拱一次性开挖长度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63-71
  • 4.5.1 仰拱开挖长度分析有限元模型建立64-65
  • 4.5.2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65-71
  • 4.6 本章小结71-72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2-73
  • 5.1 结论72
  • 5.2 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6-77
  • 致谢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晓辉;张军;宿钟鸣;孙志杰;;武都西隧道底鼓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J];公路工程;2015年05期

2 刘加敏;;仰拱闭合距离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3 Nick Barton;;Shear strength criteria for rock,rock joints,rockfill and rock masses:Problems and some solutions[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3年04期

4 齐庆新;李晓璐;赵善坤;;煤矿冲击地压应力控制理论与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6期

5 钟祖良;刘新荣;王道良;郑成果;黄明;;桃树垭隧道底鼓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6 陈克良;;深埋隧道仰拱边墙连接方式力学效应分析[J];四川建筑;2012年01期

7 吴岳华;曲同嘉;王伟;;仰拱在隧道塌方险情处置中的作用效果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岳健;冷伍明;赵春彦;;水下浅埋公路隧道施作仰拱力学效应的现场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6期

9 吴明友;;铁路隧道仰拱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0年12期

10 汪洋;唐雄俊;谭显坤;王元汉;;云岭隧道底鼓机理分析[J];岩土力学;2010年08期



本文编号:949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49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d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