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信号交叉口左弯待转区对左转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30 17:14

  本文关键词:信号交叉口左弯待转区对左转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工程 信号交叉口 左弯待转区 左转车道 通行能力


【摘要】:左弯待转区的设置可提高信号交叉口左转车道的通行能力。以实际的左弯待转区左转车道车流调查数据及无左弯待转区左转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为基础,通过提取左弯待转区左转车道排队车辆从起步到驶离交叉口的加速度、速度及位移特征规律,建立了左弯待转区左转车道实际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验证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左转相位绿灯亮起后,静止时排队的车辆逐次起步,车辆加速度随时间呈起伏式线性变化;左弯待转区可较显著地提高左转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所提高比例与左转相位配时及左弯待转区长度有关;所调查的信号交叉口左弯待转区的设置提高了左转车道通行能力10%~20%。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交通工程 信号交叉口 左弯待转区 左转车道 通行能力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2CB723303)
【分类号】:U491.23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中国很多城市出现了一种新的左转渠化方法,即在信号交叉口内部设置机动车左弯待转区。其初衷在于使部分左转车辆提前进入交叉口,充分利用左转相位的绿灯时间,从而在一定的绿灯时间内增加通过交叉口的左转车辆数。《道路标志标线》(GB 5768—1999)[1]给定了“左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季彦婕;邓卫;王炜;;信号交叉口左转机动车等待区设置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2 王殿海;李丽丽;陈永恒;;机动车左弯待转区设置的临界条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11期

3 邵长桥;荣建;;信号交叉口专用双左转车道通行能力[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4 Zhanhong Zhou;Ming Cai;;Intersection signal contro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J];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2014年02期

5 王晓原,隽志才,贾洪飞,孟昭为;基于安全间距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综述[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6 李小帅;贾顺平;孙海瑞;;机动车待行区设置方法的实证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年S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宗二凯;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左转车道通行能力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宗元;;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陈学锋;耿京芳;张仕杰;黄才文;;新建高速公路跨既有高速公路施工管理[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3 易东;黄玉清;;基于SVM的移动机器人路标识别算法[J];兵工自动化;2009年08期

4 田瑞娟;;环境感知视觉信息处理技术在无人地面平台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12年04期

5 刘金广;于泉;荣建;刘小明;刘培华;;信号交叉口行人自行车聚集群交通特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王锐英,张新天,高金歧;道路交通静态导向系统设计及其信息化服务水平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黄敏;熊志;赵梦扬;;基于路网拓扑结构的指路标志标识系统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测绘科学;2008年06期

8 唐笑;张秋菊;林燕;;北京市道路旅游交通标志设置模型研究和试验[J];测绘科学;2009年04期

9 张兰芳;毛应萍;方守恩;;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几何设计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沙志仁;黄敏;;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定量分析指标及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彪;高速公路作业区行车风险与安全控制策略[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郭伟伟;适应展宽段设置的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案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陶鹏飞;基于心理场理论的驾驶行为建模[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泽河;大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姚荣涵;车辆排队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蒋海峰;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干扰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何建龙;城市向导[D];同济大学;2008年

8 唐良;城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智能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王卫亚;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高速公路恶劣气象监测及交通控制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李丽丽;信号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组织中的临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薪;逆绿波带通行的优化设计与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阙燕文;基于组件的一体化视频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0年

3 王伟;平面交叉口机动车XDL逆序左转方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石玲;基于驾驶员认知的指路标志设计与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关桢;信号交叉口左转车流组织的设计和优化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栋;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拥塞控制策略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苏强强;冬季北方城市交叉口服务水平评价及优化[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陈文辉;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作业区交通标志设置有效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丁华磊;互通式立交集散车道设置条件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钱华信;蓝商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性评价[D];长安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建,马建明,任福田,刘小明;利用交通仿真模型求解通行能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陈大农,林莘,张建平,魏然;北京市市区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探讨[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3年01期

3 陈大农;关于待驶区的应用[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3年04期

4 翟希;彭国雄;;后置型专用相位左转车道待行区设置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5年05期

5 张海雷;;信号控制交叉口掉头交通设计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9年06期

6 贾洪飞,隽志才,王晓原;基于神经网络的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J];公路交通科技;2001年04期

7 王晓,隽志才,朴基男,贾洪飞;局部比较的变点统计理论及其在交通流突变研究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6期

8 季彦婕;邓卫;王炜;;信号交叉口左转机动车等待区设置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9 王殿海;李丽丽;陈永恒;;机动车左弯待转区设置的临界条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11期

10 ;探讨左转车运行规律提高平面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J];公路交通科技;1998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京元;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综合优化实用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勇;平面交叉口转弯车流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杨明;直行待行区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及通行能力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华,王炜,尹红亮,胡刚;信号交叉口汽车燃油消耗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项乔君,王炜,陆键;信号交叉口汽车燃油消耗分析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2期

3 潘晓东;马小翔;赵晓翠;;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骑行特性及安全性实验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4期

4 马建明,任福田,刘小明,荣建;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贾洪飞,孙壮志,袁少波;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的确立[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魏丽英,田春林,杨正兵;信号交叉口排队分析模型比较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李嘉,岳中琦,李群,薛智规;灰色聚类的信号交叉口综合质量评价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成卫,张瑾,姜华平;信号交叉口左转保护—许可相位转换阈值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年06期

9 成卫,张瑾;基于模糊理论的信号交叉口控制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3期

10 林航飞,张建华;上海市平面信号交叉口评价体系研究[J];上海公路;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新征;陈永胜;钟小明;;公路四路信号交叉口事故预测模型[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鹏;常玉林;;信号交叉口机动车饱和度配时方法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建山;田大新;韩旭;王云鹏;;基于车路协同的单点信号交叉口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4 韦清波;何兆成;林科;;信号交叉口左转待行区的交通仿真模型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哈富;韩皓;;基于仿真分析的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通行能力研究[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亦新;行人违章过街行为对信号交叉口通行效率影响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马建明;信号交叉口优化设计及其微观仿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3 南春丽;信号交叉口多目标交通组织优化模型及面向智能体仿真[D];长安大学;2007年

4 王京元;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综合优化实用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环梅;基于生存分析的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穿越行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郭伟伟;适应展宽段设置的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案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7 蒋海峰;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干扰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邵长桥;平面信号交叉口延误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考;平面十字型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姚焓东;面向绿色驾驶的信号交叉口车速动态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郝晓云;北京市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王璇;信号交叉口左转保护/许可控制的安全分析和选择规范[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张改;考虑一般到达的信号交叉口自适应配时优化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原涛;信号交叉口系统仿真及车辆折算系数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7 李飞燕;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运行可靠性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强;非等周期协调信号交叉口间车辆排队模式及测算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徐红领;信号交叉口可变车道预信号关系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10 王芳;基于低碳交通的信号交叉口优化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49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49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9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