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权重

发布时间:2017-10-01 19:34

  本文关键词: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权重


  更多相关文章: 边坡稳定性评价 因子分析法 权重 评价指标


【摘要】:为快速评价边坡的稳定性,以汤屯(汤口—屯溪)高速公路44个典型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边坡稳定性的7个评价指标——坡度、坡高、岩性、边坡结构、结构面胶结、控制性结构面、岩体完整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它们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排序,并将评价指标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研究结果表明:主因子重要性排序依次为边坡形态、边坡结构和结构面特征;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岩体完整性、岩性、边坡结构、控制性结构面、结构面胶结、坡度和坡高.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评价 因子分析法 权重 评价指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02190)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2012)
【分类号】:U416.14
【正文快照】: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山区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往往形成大量边坡,在工程建设初期,边坡稳定性的快速评价对指导开挖和支护,对保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多而复杂,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选择及其权重取值是影响评价结果的关键.非确定性分析方法在分析大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婷;晏鄂川;胡显明;范彬彬;;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滑坡变形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4期

2 岑况;地质因子分析的新进展——R-Q式因子分析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1988年04期

3 门宝辉,梁川;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水质评价属性识别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4 张海;何明友;刘应平;王玉婷;唐耀;张程远;;地质因子分析在寻找成矿地球化学信息及构造推断方面的应用[J];矿物学报;2009年S1期

5 高岩;;基于因子分析的NBC及其在边坡识别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年11期

6 谷德振,黄鼎成;岩体结构的分类及其质量系数的确定[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79年02期

7 邵琳;林柏梁;;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沙漠铁路环境影响评价[J];铁道学报;2009年05期

8 曹洪洋;边亚东;袁颖;;一种新的区域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马水山,王志旺,张漫;滑坡监测资料的因子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7期

10 吴振君;王水林;汤华;葛修润;;一种新的边坡稳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可靠度分析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德义;李光扬;谢世平;蒋再文;;基于神经网络法预测重庆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2 周宁;傅鹤林;袁勇;;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3 廖瑛;王月香;华志明;;基坑支护方案的改进AHP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4 吴能森,吴育琦,赵尘;路堑边坡支(防)护技术及理论发展评述[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马水山,王志旺,张漫;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滑坡监测资料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5期

6 宋志宇;李俊杰;;基于模拟退火神经网络模型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2期

7 李迪;张漫;张保军;;岩石边(滑)坡深部变形的分类及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4期

8 王宇;宋新龙;张行;汪灿;余宏明;;边坡工程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9期

9 杨建国;晏鄂川;程温鸣;;滑坡变形特征的GPS监测信息识别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3期

10 张婷婷;晏鄂川;胡显明;范彬彬;;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滑坡变形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昌富;袁玲红;龚晓南;;边坡稳定性评价T-S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2 侯晓亮;谭晓慧;;灰色关联理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3 潘滨;陈剑平;李晓茹;;改进BP神经网络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德志;张兰军;;神经网络在公路石质边坡防护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志峰;徐卫亚;;考虑计算参数不确定性的边坡稳定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梁桂兰;徐卫亚;;基于T-S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评价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刘章军;陈飞;周宜红;;岩质路堑深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模糊概率方法[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8 雷学文;汤斌;王瑞芳;;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旭华;陈守煜;陈雄;;边坡稳定性主客观权重模糊模式识别分析[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边亚东;张玉国;祝彦知;;边坡稳定性分析集成系统的实现[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纪东;非线性过程监测中的数据降维及相关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刘慧;基于PLS-SEM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3 徐兴华;公路边坡信息综合管理与安全评判决策[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秀珍;潜在滑波的早期稳定性快速判识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何月顺;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黄锦林;库岸滑坡涌浪对坝体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谷复光;吉林省某路段高填方路基沉降分析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阮永芬;复杂高边坡的动力和静力稳定性分析及空间变异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沐光;基于局部—全局结构分析的统计过程监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永杰;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及风险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生志;基于粘性土土性机理分析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军;湖南林区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菲;绿纱矿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4 张华玲;基于人体动静态平衡的儿童连身裤结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邵家瑜;循环型社会我国服装再利用消费特征与推进对策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6 白杨;消费者有机蔬菜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建强;陡坡高墩双排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房兴奎;铜山口矿露天地下联合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素伟;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成益;高铁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乾生;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及其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2 董立岩;刘光远;苑森淼;李永丽;孙铭会;;混合式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马水山,李迪,张保军,,钟式范;茅坪滑坡体位移特征及其发展趋势预测[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4年03期

4 高凌霞,赵天雁;黄土湿陷系数与物性指标间的定量关系[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罗国煜;吴恒;;岩坡稳定系统工程分析的初步探讨[J];地质论评;1986年02期

6 傅昭仁,宋鸿林,颜丹平;扬子地台西缘江浪变质核杂岩结构及对成矿的控制[J];地质学报;1997年02期

7 张少宏;黄土边坡稳定计算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8 高大钊;岩土工程设计安全度指标及其应用[J];工程勘察;1996年01期

9 邓永新,樊自立;沙漠工程环境影响及其综合评价──以塔里木沙漠公路为例[J];干旱区研究;1996年04期

10 陈开圣,彭小平;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黄土湿陷性评价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良孝;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及其改进算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煌;歌乐山隧道施工弃渣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王锋;建设工程风险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少夏;隧道工程风险分析方法及工期损失风险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冯浩;在役城市公路隧道的事故及风险识别[D];重庆大学;2007年

5 郭炜星;数据挖掘分类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唐亮;隧道病害调查分析及衬砌结构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清友,李庶,谭福泉;土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判别[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0年02期

2 文海家,丁志成,张永兴,刘东燕;建筑场地边坡稳定性综合分析评价实例[J];地下空间;2001年01期

3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7期

4 徐卫亚,蒋中明,石安池;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5 蔡庆娥,马建勋;某公路边坡稳定性的二维有限元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4年03期

6 李金湘,陈岐范;复杂条件下的岩土体边坡稳定性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年02期

7 洪海春,徐卫亚,叶明亮;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8 Γ.Α.阿季尔尼扬 ,刘正启;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新方法[J];水利水电快报;2005年01期

9 杨丽萍;宋子岭;吴野;;灰色理论分析边坡稳定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10 周军霞;宋淑启;杨奎青;;公路边坡稳定性的二级综合评判[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毅;茅献彪;李三寿;李益焕;;边坡稳定性的试验研究[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2 曹庆林;;边坡稳定性各影响因素敏感性的灰色理论分析[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3 刘雄;;天然土石堆积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新分析计算方法[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形变体形变趋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4 郑宏;;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严格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5 侯晓亮;谭晓慧;;灰色关联理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6 刘高扬;郑文博;李耀基;蔡永昌;;基于流形方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吉同元;胡光伟;;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蔡中民;武军;;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9 姜永东;鲜学福;许江;周军平;;降雨及地下水对三峡库区边坡稳定性的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左双英;李景阳;梁风;陈筠;;贵阳市人工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黄观平;采石场绿化率须达80%[N];东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赵建军;公路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3 王辉;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小强;最小势能原理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4年

5 王军;多重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建强;云南龙江特大桥桥基区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刘胜利;风化和降雨作用下软岩边坡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刘楚乔;边坡稳定性摄影监测分析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金龙;边坡稳定性及路堤变形与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10 席本强;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性及加固防渗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龙;攀钢东山头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2 陈海军;山体边坡稳定性及相关灾害防治措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崔颖辉;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及其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4 吕振国;基于变形分析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5 雍艾华;重庆某化工园区边坡稳定性及治理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张毅;模糊聚类迭代理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7 谢磊;边坡稳定性分析若干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周怡;基于模糊理论的湖南公路边坡稳定性分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眭封云;库区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10 张丽;红土型边坡稳定性的损伤分析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55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55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5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