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地雷达在桥梁嵌岩桩桩底溶洞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探地雷达在桥梁嵌岩桩桩底溶洞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介绍了探地雷达探测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优势;结合某桥梁工程实例,将探地雷达方法应用于嵌岩桩桩底溶洞探测工程,采用GSSI公司的SIR-3000型探地雷达,选用270MHz天线对嵌岩桩桩孔底部持力层8m范围内的溶洞存在情况进行判断。通过对雷达图像进行逐一分析发现:所有检测桩孔底部持力层中都没有发现大规模的溶洞;但是部分桩孔底部存在充填型溶洞,通过开挖至溶洞深度消除其影响;持力层基岩中裂隙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情况,整体性一般。
【作者单位】: 金陵科技学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嵌岩桩 溶洞 无损检测
【分类号】:U445.551
【正文快照】: 1引言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测试技术是利用高频电磁脉冲波的反射来探测地下目标体分布形态和特征的一种方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商用探地雷达系统主要有美国GSSI公司的SIR系统、加拿大SSI公司的pulse EKKO系列、瑞典SGAB公司的RAMAC钻孔地质雷达系统以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汶泉;刘亚玲;汪林平;;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2 陈军,赵永辉,万明浩;地质雷达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3 吴德胜;孙宗龙;;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6期
4 王明德;;地质雷达在管线探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S1期
5 由广明;刘学增;汪成兵;;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8期
6 朱能发;孙士辉;陈坚;;地质雷达在公路路面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04期
7 温世儒;杨晓华;吴霞;吴兴娇;;掌子面前方边墙溶洞的地质雷达探测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10期
8 张金才,茹瑞典;地质雷达在煤矿井下的应用研究[J];煤炭学报;1995年05期
9 周斌;赵峰;江剑;刘伟;;探地雷达在隧道衬砌缺陷检测中的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10 刘传孝;探地雷达空洞探测机理研究及应用实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奇才;冯双昌;李炳杰;何自强;张恒;;不良地质的探地雷达图像模拟与识别[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2 李红军;李晓昭;郭亮;;探地雷达在矿山井巷工程超前预报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3 谷松;;探地雷达对地下防空洞的探测研究[J];城市地质;2011年03期
4 李海华;探地雷达体制综述[J];测试技术学报;2003年01期
5 张汉春;;特深地下管线探测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J];城市勘测;2009年01期
6 潘正华;叶初阳;;深埋管线的几种探测技术与规程精度探讨[J];城市勘测;2009年02期
7 孙宝;谷延凤;;探地雷达在碎石桩检测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陈焰发;王德咏;李宏阶;刘波;;顶管施工对堤坝影响的快速无损检测与评价[J];大坝与安全;2009年03期
9 杜良法;;电(磁)法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年06期
10 李最雄;杨涛;汪万福;谌文武;;西藏壁画空鼓病害的探地雷达检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奇才;李炳杰;何自强;张恒;;盾构开挖面不良地质的探地雷达图像模拟与识别[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勇;张小俊;宋雷;;腐蚀弱化地基注浆加固的地质雷达检测[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军;徐宏;黄侃;;TSP和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性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4 董宽民;;胶州湾海底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研究与实践[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宿宁;魏东;姚爱军;董磊;;雷达探测技术在北京某住宅区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何现启;朱自强;;几种探地雷达技术的比较与分析[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7 刘传孝;;GPR技术在矿山开采中的应用前景分析[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孙怀凤;李术才;崔伟;邱道宏;刘钦;;综合地质预报在某隧道明洞探测中的应用[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9 高阳;张庆松;原小帅;许振浩;刘斌;;地质雷达在岩溶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10 龙景奎;杨乐;蒋斌松;;巷道松动圈地质雷达探测应用研究[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Ⅲ)[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军;宜万铁路施工期隧道岩溶突水地质灾害形成规律与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敦文;地下岩体工程灾害隐患雷达探测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4 张蓓;路面结构层材料介电特性及其厚度反演分析的系统识别方法——路面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黄仁东;金属矿山隐患空区声波层析成像识别及其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钟燕辉;层状体系介电特性反演及其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杜军;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探测图像识别及沉降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张全升;高速公路路面和路基病害检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周蔚红;时域天线在无载波脉冲探地雷达中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刘立业;GPR天线和目标的电磁特性分析及数据解译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明俐;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婧琳;基于探地雷达的刚性路面板下脱空系统识别方法[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杨兵;基于改进介电常数模型的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反演[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智;黄土隧道中地质雷达超前预报图像的实例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崔阳;复杂地质构造条件隧道施工设计方案与衬砌检测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盟;渠道混凝土衬砌GPR检测剖面图像处理及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夏海峰;地下金属管线探测仪的研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晓;基于分层媒质内部反射的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9 秦承彬;探地雷达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衬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文蛟;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及应用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传年;;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2 王惠濂;探地雷达概论——暨专辑序与跋[J];地球科学;1993年03期
3 王惠濂;探地雷达目的体物理模拟研究结果[J];地球科学;1993年03期
4 左峥嵘;国外探地雷达技术新进展[J];地球科学;1993年03期
5 王惠濂,李大心,邓世坤,祁明松;探地雷达在建筑地基探测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1993年03期
6 邓世坤,祁明松;探地雷达在滑坡和岩溶地区探测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1993年03期
7 祁明松;地质雷达在隧洞内的探测[J];地球科学;1993年03期
8 曾校丰,许维进,钱荣毅,邓新生;水库坝体结构层的地质雷达高分辨率探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0年04期
9 杨建广,吕绍林;地球物理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及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1期
10 王建民,刘财,杨宝俊,蒋连斌;地质雷达技术在巴彦查干地区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华;公路隧道衬砌健康状态地质雷达检测的分析软件开发与应用[D];同济大学;2006年
2 汪谋;公路隧道衬砌地质雷达正演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前;侯刚;;桥梁嵌岩桩设计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6期
2 孙波;;小直径嵌岩桩的设计与施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9期
3 张志国;;桥梁嵌岩桩设计探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年06期
4 刘慧明;;嵌岩桩在岩溶地区的工程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21期
5 李国兴;嵌岩桩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1994年03期
6 苏志民;大口径嵌岩桩钻机的探讨[J];中国港湾建设;1999年04期
7 刘树亚,刘祖德;嵌岩桩理论研究和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岩土力学;1999年04期
8 罗仁安,忻元跃,黄理兴;病态嵌岩桩模糊综合诊断评定[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9 封昌玉;大直径嵌岩桩承载力分析[J];铁道建筑;2001年03期
10 丁翠红,陈云敏 ,钱世楷 ,杨蓉观;大直径嵌岩桩理论在南京新华大厦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远;郑颖人;;影响嵌岩桩嵌岩段特性的特征参数分析[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2 宋桂峰;张朝菊;杨高中;;关于嵌岩桩设计的讨论[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忠苗;宋仁乾;张功奖;孙翔;;影响嵌岩桩主要因素的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董倩;王成;;软土地基中超长嵌岩桩的稳定性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5 杜引光;;特殊条件下的嵌岩桩设计[A];2005年公路交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李伟仪;厉萍;;嵌岩桩设计和施工控制要点探讨[A];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5年
7 王定武;焦绪学;胡玉岗;;钢管桩斜向嵌岩桩的施工技术[A];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5年
8 程康;张开广;;大桥嵌岩桩基岩水下控制爆破技术探讨[A];湖北省爆破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张丽;黄家愉;;嵌岩桩承载力探讨[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与分析专业委员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顾祥奎;;大直径斜桩嵌岩在洋山三期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卫平;江苏局三队海上特大口径嵌岩桩工程竣工[N];中煤地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建军;砂卵石土覆盖层大直径嵌岩桩及桩筏基础荷载传递机理与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革立;岩溶地基嵌岩桩桩基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雷勇;嵌岩桩竖向承载机理及其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彭柏兴;红层软岩工程特性及其大直径嵌岩桩若干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琨;水平受荷嵌岩桩的静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2 柯学;大直径灌注型嵌岩桩水平受荷特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3 周亮;港口工程嵌岩桩使用性能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高金龙;嵌岩桩的承载性能与沉降分析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5 钱华伟;大直径嵌岩桩承载能力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6 黄金林;嵌岩桩的承载性状及沉降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7 黄亚琴;人工挖孔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张帆;钻孔嵌岩桩承载性能研究及其承载力计算[D];东南大学;2006年
9 周韬;无覆盖土层嵌岩桩的受力机理及承载性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赵世航;大直径嵌岩桩使用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57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5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