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上软下硬地层中盾构施工地表沉降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本文关键词:南昌上软下硬地层中盾构施工地表沉降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上软下硬地层 盾构 地表沉降预测 BP神经网络
【摘要】: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众多,给地表沉降的计算带来较大困难,而BP神经网络能较好地建立各个影响因素与地表沉降的非线性关系。为了能得到较准确的地表沉降值,采用Miscrosoft Visual C#和Matlab编制了BP神经网络预测软件。结合盾构施工过程中影响地表沉降的地层几何条件、地层参数以及施工参数,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对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预测。将该预测模型应用于南昌地铁工程的上软下硬地层中,同时考虑了该地层掌子面泥质粉砂岩所占的比例,并对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沉降值较一致,表明该BP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类似的工程实践。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
【关键词】: 上软下硬地层 盾构 地表沉降预测 BP神经网络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K24B20)资助
【分类号】:U455.43
【正文快照】: 引言地铁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影响因素较多且复杂。一方面是地下岩土体裂隙发育,断层及不连续面广泛存在,并且存在地下水影响,因而岩体特性具有非线性、不连续性和随机性;另一方面,由于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异常情况,对围岩扰动差异大。目前,在众多的地表沉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利丰;孙树林;曹继平;;盾构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2 乔金丽;范永利;刘波;李艳艳;张彦平;;基于改进BP网络的盾构隧道开挖地表沉降预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3 李红霞;赵新华;迟海燕;张建军;;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的地面沉降预测及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广运,黄诚,孙雨明;遗传BP神经网络在深基坑开挖监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2002年04期
2 王利丰;孙树林;曹继平;;盾构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3 马骋;;TBM施工中管片接缝错台控制措施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4 马险峰;王磊;李标;;桥梁基础托换期间桥面沉降量预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5 吴欣之;胡玉银;景路;袁聚云;;箱涵顶进双重置换工法及其在某工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6 乔金丽;范永利;刘波;李艳艳;张彦平;;基于改进BP网络的盾构隧道开挖地表沉降预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7 刘开云;魏博;刘保国;;边坡变形时序分析的进化-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黄启麟;;浅谈顶管施工工艺[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8期
9 卢荣;;回归分析在沉降预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11年03期
10 孙贵平;单剑;;载荷稳定状态下沉降观测研究[J];地矿测绘;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娜;李岩;;顶管施工法在污水管网施工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2 马涛;阳军生;刘宝琛;晏莉;;城市隧道施工对邻近地下管线影响研究现状及进展[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魏纲;张金菊;魏新江;;盾构隧道地面长期沉降的径向基函数网络预测[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姚建国;;人工神经网络在岩土力学与工程中应用的局限性及对策[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雷学文;白世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隧道位移预测[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孙钧;朱忠隆;;城市地铁盾构掘进环境土工安全的智能预测与控制[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7 孙钧;;软土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计算机技术管理系统研制[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8 安红刚;胡向东;;交叠隧道施工地表变形的进化智能预测[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9 徐星星;赵继增;刘小丽;单红仙;贾永刚;;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隧道开挖引起地表变形量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虞兴福;任辉;胡向东;;杭州地铁1号线盾构掘进对周围土体扰动分析[A];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蒙晓莲;大坡度小半径线路情况对盾构法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及管片受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汪鹏;半导体薄层电阻测量新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远荣;盾构过富水砂层对环境影响的分析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冯海宁;顶管施工环境效应影响及对策[D];浙江大学;2003年
5 贺跃光;工程开挖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模型及监测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张海波;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5年
7 姜谙男;大型洞室群开挖与加固方案反馈优化分析集成智能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8 陈秋南;非对称连拱隧道动态施工力学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魏纲;顶管工程土与结构的性状及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宋飞;石膏角砾岩非线性流变模型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晓哲;基于神经网络对配煤成浆性的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杨敏;基于数据驱动的非线性建模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宇;软土地区近距离下穿隧道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及既有隧道变形影响分析[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0年
4 阳艳;非软土地区基坑降水地面沉降预测模型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5 闫海生;典型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伟;深圳富水复合地层暗挖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雷宏武;XX城地面沉降特征与机理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8 杨元洪;李家冲大跨度隧道施工与上覆高压输电铁塔相互影响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9 赵毅;盾构扩挖修建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王靖华;断层破碎带下穿燃气管隧道围岩变形控制及管道保护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丰;孙树林;曹继平;;盾构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2 唐益群,,叶为民,张庆贺;上海地铁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分析研究(三)[J];地下空间;1995年04期
3 周文波;盾构法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和防治的专家系统[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3年04期
4 徐永福,孙钧;隧道盾构掘进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9年02期
5 徐永福;盾构推进引起地面变形的分析[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0年01期
6 李红霞;赵新华;张建军;;肯达尔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用于地面沉降的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09期
7 白云;上海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掘进施工技术[J];建筑机械;2002年05期
8 易宏伟,孙钧;盾构施工对软粘土的扰动机理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9 王穗辉,潘国荣;人工神经网络在隧道地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0期
10 张云,殷宗泽,徐永福;盾构法隧道引起的地表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竺维彬,鞠世健;盾构施工泥饼(次生岩块)的成因及对策[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3年02期
2 廖少明,余炎,彭芳乐;盾构近距离穿越相邻隧道施工的数值解析[J];岩土力学;2004年S2期
3 胡长伟;盾构机通过砂层施工方法[J];山西建筑;2005年19期
4 唐忠;叶康慨;;北京铁路直径线盾构选型[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年06期
5 欧阳璋;李会光;;盾构机及后续设备下井组装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10期
6 琚时轩;;盾构洞内对接拆卸技术的应用[J];工程机械;2007年07期
7 ;上海盾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日获批立项[J];岩土工程界;2007年12期
8 李笑;苏小江;;盾构滚刀磨损的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常瑞杰;;盾构机及后配套台车井下分离转接始发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9年09期
10 吴学松;;管道盾构人广州充电[J];建筑机械化;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安;;盾构地中对接施工技术初探[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常瑞杰;;盾构机及后配套台车井下分离转接始发技术[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巩丽顺;;浅析盾构机姿态控制[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刘文静;王青;潘娜娜;罗建峰;;盾构施工穿越古文物保护区的应对措施[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秀普;孟学文;李志强;;注浆技术在盾构施工中的应用[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徐朝辉;;北京地铁10号线盾构下穿建筑物施工新技术[A];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吴朝来;刘金祥;;盾构被困原因分析及对策[A];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汪国锋;张志鹏;;北京地铁10号线盾构下穿昆玉河关键施工技术[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冯欢欢;陈馈;付金海;;大连地铁2号线盾构施工关键技术[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黄玉川;崔建东;;盾构机进出换刀井施工技术研究[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跃东;商机无限 沈重挖掘机掘出“隧道经济”[N];沈阳日报;2005年
2 杨方武 通讯员 张丽梅;创造石油盾构奇迹[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宋洋;以制度保安全 以安全促发展[N];石油管道报;2007年
4 记者 甄俊华邋特约记者 黄征;打造中国石油第一盾[N];中国石油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林培军;盾构新军战夷陵[N];石油管道报;2007年
6 记者 杨方武邋通讯员 林培军;盾构长江通天堑[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宋洋;四公司宜昌盾构工程进入隧道管线安装阶段[N];石油管道报;2008年
8 宋洋;党旗,在盾构工地高高飘扬[N];石油管道报;2008年
9 曹贵喜邋费伦锋;西气东输二线穿江盾构工程稳步推进[N];九江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惠 通讯员 常喜平 张强 李晓云;中石油进入江西老区的“先锋部队”[N];石油管道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梁伟;泥水式盾构机液压推进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2 邵涛;用于盾构姿态测量的激光标靶关键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杨华新;盾构施工全程自动化物控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郝鲜玲;盾构工程施工对坝体沉降影响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5 郑路;数字化盾构隧道数据组织及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莫崇杰;盾构隧道近距离小角度上穿已建暗挖隧道的施工方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王健;海上人工岛中盾构施工的水泥土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安栋;盾构项目风险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吴余滨;改性碴土流变特性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79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79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