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流体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元流体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摘要】:当前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是高度集成化和小型化,这就造成有限空间内的热量急剧增加,不利于相关部件的稳定运行。因此,有效散热是影响电子设备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问题。由于结构简单、效率高、稳定性强,脉动热管被认为是解决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电子设备内部的热流密度越来越大,强化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是现在和将来都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脉动热管一般采用毛细管弯制而成,属于微通道类型的传热装置,工质热物性会对其传热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很多学者从工质的角度出发,在强化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在纳米流体和自湿润流体强化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由二者混合而成的多元流体—自湿润纳米流体。采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作为纳米流体,正丁醇水溶液作为自湿润流体。将该种多元流体注入脉动热管中,对其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去离子水、纳米流体、自湿润流体相比,由于高导热率和表面张力的逆Marangoni效应的综合影响,自湿润纳米流体能够在整个加热功率范围内强化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工质相对于去离子水的强化作用率发现,纳米流体只在一定功率范围内有强化作用,最大值在11%左右;对于自湿润流体,强化作用率最大值只有6%左右,而且是在小功率的情况下;自湿润纳米流体的强化作用率最高达15%,具有良好的热运输能力,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工质。本文研究了自湿润纳米流体中纳米粒子和正丁醇质量分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多元流体存在一个最佳组分浓度,脉动热管在该浓度下传热效率最高,此时多元流体相对于正丁醇水溶液的最大强化作用率为16%,相对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强化作用率为12%。通过对该种多元流体热物性的分析,可以确定使脉动热管具有最佳传热性能的组分浓度,原则就是在保证流体具有较高导热率的同时,其在高温条件下的表面张力梯度较大。
【关键词】:脉动热管 传热性能 自湿润纳米流体 热物性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1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前言9-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脉动热管概述10-12
- 1.2.1 脉动热管的结构形式10-11
- 1.2.2 脉动热管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1-12
- 1.3 脉动热管研究现状12-20
- 1.3.1 理论研究13-15
- 1.3.2 实验研究15-20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20-22
- 第二章 脉动热管实验系统22-37
- 2.1 脉动热管的制作22-25
- 2.1.1 几何参数的选择22-24
- 2.1.2 制作过程24-25
- 2.2 工质制备及热物性测量25-29
- 2.2.1 工质的选择25-26
- 2.2.2 工质的配制26-27
- 2.2.3 工质热物性的测量27-29
- 2.3 实验系统及设备29-34
- 2.3.1 脉动热管主体30
- 2.3.2 加热系统30-31
- 2.3.3 冷却系统31-32
- 2.3.4 温度采集系统32-33
- 2.3.5 抽真空和充液装置33-34
- 2.4 实验步骤34-35
- 2.5 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分析35-36
- 2.6 本章小结36-37
- 第三章 多元流体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分析37-49
- 3.1 工质的热物性分析37-39
- 3.1.1 导热率37-38
- 3.1.2 表面张力38-39
- 3.2 脉动热管蒸发段的温度变化39-40
- 3.3 脉动热管冷热段温差和热阻40-45
- 3.3.1 正丁醇水溶液与去离子水的温差与热阻比较40-41
- 3.3.2 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与去离子水的温差与热阻比较41-43
- 3.3.3 多元流体与去离子水的温差与热阻比较43-45
- 3.4 多元流体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强化作用45-48
- 3.5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多元流体组分浓度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49-59
- 4.1 工质的热物性分析49-52
- 4.1.1 导热率49-50
- 4.1.2 表面张力50-52
- 4.2 不同浓度氧化石墨烯的温差和热阻比较52-54
- 4.3 不同浓度正丁醇的温差和热阻比较54-56
- 4.4 强化作用率56-57
- 4.5 本章小结57-59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9-61
- 5.1 结论59-60
- 5.2 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6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66-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小林;王伟;陈杰;;脉动热管的研究综述[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6年05期
2 徐荣吉;王瑞祥;丛伟;任挪颖;吴业正;;脉动热管启动过程的实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3 林梓荣;汪双凤;吴小辉;;脉动热管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8年10期
4 屈健;;脉动热管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13年01期
5 史维秀;潘利生;;脉动热管理论及技术进展[J];流体机械;2013年07期
6 郝婷婷;马学虎;兰忠;李楠;;疏水表面对脉动热管性能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年01期
7 杨蔚原,张正芳,马同泽;回路型脉动热管的运行与传热[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8 曲伟,马同泽;环路型脉动热管的稳态运行机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9 杨洪海;KHANDEKAR Sameer;GROLL Manfred;;脉动热管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前沿热点[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尹大燕;贾力;;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J];工业加热;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小林;周晋;晏刚;马贞俊;;脉动热管运行机理的可视化及传热特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刘利华;姜守忠;李阳春;;脉动热管的实验研究进展[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利华;李阳春;姜守忠;;脉动热管数值模型的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尹大燕;贾力;;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学会;韩晓红;;脉动热管的性能研究[A];浙江制冷(2013年第01期总第102期)[C];2013年
6 刘蕾;解国珍;;脉动热管运行状态与振荡温度变化关系的实验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利华;姜守忠;李阳春;;一种新型的电子冷却技术——脉动热管冷却[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徐荣吉;周晋;丛伟;任挪颖;;脉动热管传热过程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洪海;KHANDEKAR Sameer;GROLL Manfred;;单回路闭式脉动热管内流型的模拟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韩洪达;杨洪海;尹世永;;脉动热管在空调排风余热回收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史维秀;改进型回路脉动热管可视化及传热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郝婷婷;表面亲/疏水性能对脉动热管传递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3 杨洪海;闭式回路脉动热管运行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4 王宇;回路脉动热管运行传热特性及管路结构改进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尹达;脉动热管内脉动流动和传热的理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6 李惊涛;脉动热管流型的电容层析成像识别及换热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6年
7 曹滨斌;纳米流体扩容型脉动热管的传热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蓉;脉动热管能量回收装置的特性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2 韩魏;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3 何永泰;脉动热管单向运行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陈小潭;磁流体脉动热管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常超;脉动热管传热极限实验研究及建模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张浩;自湿润流体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7 李楠;通道结构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曹魏佳;脉动热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及工程应用技术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15年
9 凌翔;纳米颗粒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10 郑飞宇;高功率LED高效散热装置实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38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538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