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组液压驱动和变桨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2 03:05

  本文选题:潮流能 + 液压传动 ; 参考:《浙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潮流能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放置水面之下,传统的齿轮箱增速的传动方式使得发电机必须置于机舱内。整个机组的动密封,静密封的部分很多,密封结构中一旦出现问题,发电机就会因为海水倒灌而损坏,发电机成本昂贵。此外,传统的机械的传动结构属于刚性传动,叶轮转速的波动会对电机造成冲击,发电机的转速不易调节,发电机的运行不够平稳。对此,本文提出了采用液压传动的方式。叶轮直驱的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组成闭式回路,液压马达和发电机可以安装在水面之上,此外液压传动不仅调速方便而且属于柔性传动,发电机的运行更加平稳。变桨距技术对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组平稳安全可靠的运行至关重要,本文对基于电液比例技术的锥齿轮变桨距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潮流能发电技术的背景以及开发意义,总结了当前的国内外潮流能发电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对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技术的基本理论即致动盘理论和叶素理论,以及潮流能发电机组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系统的控制策略做出了介绍和定性分析。第三章对潮流能发电机组的布局方案,机身结构以及锥齿轮变桨机构,桨叶节距角测量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对机组的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优化,提出了对机组结构的修正优化方案;第四章对机组液压系统的设计做出了详细明确的说明,包括元件的选择,管路的设计等。第五章对内曲线径向柱塞泵进行了了建模仿真研究,并对液压泵的容积效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此外通过建立潮流能发电机组各关键组成部分即叶轮、液压传动系统、电机电网的数学模型,对整个机组进行了AMESim-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分析研究,对整个机组在高流速和低流速下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提出了马达做泵工况容积效率的测定方案。第七章作为本文的结尾,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得工作展望。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transmission mode of gearbox speed increase makes the generator must be placed in the engine room. There are many parts of the dynamic seal and static seal of the whole unit. Once there is a problem in the sealing structure, the generator will be damaged because of the seawater pouring back, and the cost of the generator will be high. In addition,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tructure belongs to rigid transmission, the fluctuation of impeller speed will impact the motor, the speed of generator is not easy to adjust, and the operation of generator is not stable enough. In this paper,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ode is put forward. The hydraulic pump and the hydraulic motor of the impeller drive form a closed loop, the hydraulic motor and the generator can be installed on the water surface, in addition, the hydraulic drive is not only convenient to speed regulation but also belongs to the flexible drive,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 is more stable. Variable pitch technology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mooth,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horizontal axis power generation unit. In this paper, the technology of bevel gear pitch variation based on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technology is studi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of tidal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tatus of tidal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basic theory of horizontal axis power flow generation technology, namely actuating disk theory and blade element theory, as well a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hydraulic system of power flow generator set and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system are introduced and qualitatively analyzed.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layout scheme, fuselage structure, propeller mechanism of bevel gear and pitch measurement structure of blade are designed and analyze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unit is simulated and optimized. In chapter 4,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the unit is described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the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he pipeline and so on. In chapter 5, the internal curve radial piston pump is modeled and simulated, and the volumetric efficiency of hydraulic pump is analyzed deeply.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flow generating set, I. E. impeller,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electric power network, the AMESim-MATLAB/Simulink joint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whole unit is carried out. The system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unit at high velocity and low velocity is analyzed. In chapter 6, the measurement scheme of motor working condition volumetric efficiency is put forward.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whole article is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work is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晓;李洪远;;潮流能发电的潜在环境影响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经济;2011年04期

2 张瑞;吕忻;郭佩芳;;我国潮流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标准问题的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2年S1期

3 王项南;王静;李雪临;朱锐;路宽;吴迪;杨磊;苑苓苓;;潮流能发电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研究[J];海洋技术;2013年03期

4 吕新刚;乔方利;;海洋潮流能资源估算方法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5 王刚;厉文超;王树杰;王建国;李坤;;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开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4期

6 吕新刚;乔方利;赵昌;夏长水;;海洋潮流能资源的数值估算——以胶州湾口为例[J];太阳能学报;2010年02期

7 巩冰;朱丽娟;游江;;海洋潮流能发电系统的控制技术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0年08期

8 李波;李龙;杨丽;杨雪林;肖玉平;;潮流能的利用及研究状况[J];太阳能;2010年09期

9 唐志波;韩志;丁广佳;姜云鹏;龚希武;王晋宝;;采用二维潮流数值模拟估算海洋潮流能资源储量[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年08期

10 张健;宣耀伟;章正国;郑新龙;;舟山潮流能发电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树杰;尹克金;李淑一;李冬;;风浪流联合载荷作用下潮流能发电实验平台稳定性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傅涌廷;;杭州湾潮流能开发设想[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雪明;徐明奇;朱挽强;;自变距双向流潮流能电站专用水平轴透平设计[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4 鲍献文;王勇智;;加强潮流能发电的研究与开发[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5 侯放;于华明;鲍献文;;基于高分辨率数值模型的舟山群岛海域潮流能资源分析[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吕新刚;乔方利;夏长水;;潮流能资源的数值估算:以胶州湾口为例[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龙武;王树杰;李冬;;国内外潮流能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A];第二届全国海洋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宏伟;李伟;林勇刚;马舜;;基于液压传动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及其变桨距机构研究[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刚;王树杰;王建国;李坤;;潮流能发电实验平台检测控制系统研究[A];第二届全国海洋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宏伟;李伟;林勇刚;;海/潮流能发电装置叶片翼形优化及气蚀研究[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 罗续业;我国潮流能开发利用前景光明[N];中国海洋报;2010年

2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罗续业;潮流能:部分已实现并网输电[N];中国海洋报;2010年

3 记者 沈良中 县报道组 赵红泽 傅元元;湍急海潮送电来[N];浙江日报;2005年

4 记者 方智斌 金春玲 市民记者 杨岱斌;托起海洋新能源的明天[N];舟山日报;2011年

5 记者 林上军;舟山:畅想海上“大三峡”[N];浙江日报;2010年

6 仲文玉;高性能复材叶片用于海上潮流能发电[N];中国建材报;2013年

7 张弘_" 孙科;“海能-Ⅰ”号赶潮流 运行态势良好[N];中国船舶报;2013年

8 记者 朱申路 通讯员 张舒 王一;潮流能发电向产业化又近一步[N];舟山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舜;水平轴潮流能转换系统能量转换率及功率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萧;共水平轴潮流能自变距双透平技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郭伟;新型竖轴潮流能转换装置数值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4 徐明奇;潮流能直驱式海水淡化装置技术及仿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忻;潮流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标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安佰娜;潮流能发电场尾流场数值模拟及其多机组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袁金雄;潮流能提取水动力响应数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高连胜;锚定式潮流能发电系统及其控制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叶青;潮流能发电装置电力输出性能监测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夏海南;潮流能发电装置功率特性测试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7 宋文龙;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叶片的优化设计及实验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朱斌;水平轴潮流能捕获桨叶的设计与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9 吴霞;低流速潮流能捕获机构导流装置性能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

10 王丹丹;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水轮机尾流场效应及其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85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785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9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