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古环境记录

发布时间:2021-10-22 04:12
  本论文旨在分析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的物质组成与来源,阐明其形成与演化历史,并从其形成的背景机制出发,初步揭示其中蕴藏的高分辨率东亚古季风记录和中国(特别是长江流域)古气候变化历史,并探讨二者的关系。 论文初步分析泥质沉积物的重矿物及粘土矿物组成,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的组成,指出了它们亲长江沉积物的特性;并用上述分析和元素之间的相关分析、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物源识别,判别出该泥质沉积区近2 ka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为长江,基本可以排除黄河的物源。 论文对位于该泥质沉积区北部的DD2孔和中部的PC-6孔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通过计算粒级-标准偏差获得了对沉积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粒度组分,并就粒度组分与悬浮体进行对比,揭示出泥质沉积物为闽浙沿岸流以悬移方式搬运的产物。进一步的岩心和浅地层剖面分析表明,闽浙冬季沿岸流在约8 kaBP基本定型,而泥质沉积物的通量在近8 ka以来变化很大。 论文将闽浙沿岸流及其泥质沉积物与东亚古季风和中国(特别是长江流域)古气候联系起来,通过DD2孔,首次在陆架上建立了分辨率约为16 a的粒度序列和Rb/Sr序列,分别进行近2 ka以来高分辨率的东亚古季...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古环境记录


东海海流示意图

东海,泥质区,泥质沉积物,冲绳


但流速明显减弱,平均流速仅9cm/s,而长江口外已有少向东北[24]。积物分布东海表层沉积物分布的调查和研究,已经在前言部分进行了回顾和本格局见下图(图 1-3)。可以看出,泥质沉积物主要分布于三个地述的陆架上闽浙沿岸泥质沉积带和济州岛西南泥质区,以及冲绳海。

站位,悬浮体,考察船,内陆架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料品为取自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的悬浮体和柱状沉积物。DD所“金星二号”考察船于 2002 年 5 月 11 日采用重力取样器取得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考察船于 1990 年 3 月取得,柱悬浮体的基本情况见下表(表 2-1),站位见图 2-1。表 2-1 DD2 孔及悬浮体站位数据 坐 标 水深/悬浮体深度(m) 取样时7 19/106122o30.4666’E,30o20.0901’N19/底层2003 年 9 122o20’E,30o45’N 12/10 2004 年 3 122o37.92’E,29o34.92’N 43.5 2002 年 5 122o34.02′E,28o58.06′N 56.7 1990 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新世岱海流域化学风化及其对气候事件的响应[J]. 金章东,王苏民,沈吉,宋俊峰.  地球化学. 2004(01)
[2]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湖泊沉积物环境记录——以沉积物粒度为例[J]. 陈敬安,万国江,张峰,David Dian Zhang,黄荣贵.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06)
[3]边缘海陆源物质中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初步分析[J]. 孙有斌,高抒,李军.  科学通报. 2003(01)
[4]东海陆架北部长江、黄河沉积物影响范围的定量估算[J]. 范德江,杨作升,孙效功,张东奇,郭志刚.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5)
[5]东海陆架北部表层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及意义[J]. 郭志刚,杨作升,范德江.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5)
[6]冰后期长江三角洲沉积通量的初步研究[J]. 李保华,李从先,沈焕庭.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09)
[7]冬、夏季东海北部悬浮体分布及海流对悬浮体输运的阻隔作用[J]. 郭志刚,杨作升,张东奇,范德江,雷坤.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05)
[8]红原泥炭纤维素氧同位素指示的距今6ka温度变化[J]. 徐海,洪业汤,林庆华,洪冰,姜洪波,朱泳煊.  科学通报. 2002(15)
[9]Trend analysis of sediment grain size and sedimentary process in the central South Yellow Sea[J]. SHI Xuefa, CHEN Chunfeng, LIU Yanguang, REN Hong & WANG HuiyanKey Lab of Marine Science and Numerical Modeling,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61, China;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61, China;Colle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2(14)
[10]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J]. 王绍武,蔡静宁,朱锦红,龚道溢.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02)



本文编号:3450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450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d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