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摩擦阻尼器对宽频多阶次激励减振效果分析
本文关键词:干摩擦阻尼器对宽频多阶次激励减振效果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干摩擦阻尼器 非线性 高阶谐波平衡法 时频转换法 多阶次激励 振动抑制
【摘要】:在对干摩擦阻尼非线性系统响应求解的高阶谐波平衡法、摩擦力时域求解的时间推进法以及时频转换(AFT)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采用将时频转换法与高阶谐波平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航空发动机叶片缘板阻尼器宽频多阶次激励的减振效果进行计算与分析.通过与直接积分法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且计算效率远远高于直接积分法.对比了保留不同谐波阶次时的计算结果,说明对航空发动机中宽频多阶次激励下的干摩擦阻尼系统进行分析计算时需要保留非线性力的高阶谐波成分,才能获得准确的结算结果.干摩擦阻尼器对于不同频率成分激起的共振峰值的最优正压力值不同,实际中应针对激振频率带宽及具体的减振需求,对阻尼器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得系统在整个工作频带上振动响应最小.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干摩擦阻尼器 非线性 高阶谐波平衡法 时频转换法 多阶次激励 振动抑制
【分类号】:V231.92
【正文快照】: 2.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191)航空发动机工作时,压气机或涡轮工作叶片承受着上游复杂流场施加的循环载荷.为防止由于循环载荷引起的高周循环疲劳失效,需要将叶片的振动应力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干摩擦阻尼器具有简单高效、受温度影响较小等优势,在航空发动机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向宇;韩绪军;张海洋;王婧;栾旭;;高压涡轮工作叶片缘板阻尼结构设计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14年06期
2 李琳;范雨;戴光昊;;二自由度扭转干摩擦系统的频域响应计算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13年04期
3 刘雅琳;上官博;徐自力;;抗混叠时频域融合算法及在叶片响应分析中的应用[J];航空动力学报;2012年06期
4 单颖春,郝燕平,朱梓根,晏砺堂;干摩擦阻尼块在叶片减振方面的应用与发展[J];航空动力学报;2001年03期
5 李琳;考虑库仑阻尼时叶盘系统振动响应的求解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刘久周;李超;;干摩擦阻尼器对宽频多阶次激励减振效果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16年09期
2 余慧杰;张乐京;;双线性滞迟干摩擦模型的无谐振振动特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6年12期
3 谢永慧;张荻;吴君;丰镇平;;核电汽轮机末级长叶片振动特性研究进展[J];热力透平;2015年04期
4 洪杰;文敏;马艳红;张大义;;凸肩径向位置对风扇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15年12期
5 刘雅琳;上官博;徐自力;;干摩擦阻尼对失谐叶盘系统受迫振动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6 赵宁;蔺彦虎;;条(环)状干摩擦阻尼器的微滑移数值模型[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7 刘佳佳;韦应勇;顾卫红;陈薇;;数字示波器检定规程中时基检定方法探讨[J];电测与仪表;2014年22期
8 孙莹;刘永泉;郝燕平;张峻峰;;带缘板摩擦阻尼片高压涡轮叶片的减振研究[J];航空发动机;2014年05期
9 郭雪莲;范雨;李琳;;航空发动机叶片高频模态阻尼的实验测试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14年09期
10 周新涛;李德信;马娜;袁艳;杨世强;;TRT圆柱拉金叶片结构设计及静力学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绪祥;黄树红;刘正强;李录平;邓晓湖;;基于谐波平衡法的带冠叶片接触碰撞减振特性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0年08期
2 史亚杰;单颖春;朱梓根;;带凸肩叶片非线性振动响应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5期
3 漆文凯;高德平;;带摩擦阻尼装置系统振动响应分析方法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6年01期
4 李其汉,王延荣,王建军;航空发动机叶片高循环疲劳失效研究[J];航空发动机;2003年04期
5 郝燕平,朱梓根;带摩擦阻尼的叶片响应求解方法[J];航空学报;2001年05期
6 单颖春,郝燕平,朱梓根,晏砺堂;干摩擦阻尼块在叶片减振方面的应用与发展[J];航空动力学报;2001年03期
7 郝燕平,单颖春,朱梓根;缘板摩擦阻尼器的减振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1年01期
8 古远兴,龚梦贤,曹磊,杜文军;叶片缘板阻尼器设计分析中的一些问题[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0年04期
9 白鸿柏,黄协清;干摩擦振动系统响应计算方法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10 陈祥训;快速高精度频谱分析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州,胡卫兵;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本构模型的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欧进萍,杨樝;压电-T型变摩擦阻尼器及其性能试验与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4期
3 林治民;张洵安;秦相军;谷文成;;摩擦阻尼器的初始滑移参数与结构耗能特征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6期
4 关新春;郭鹏飞;吴阳;欧进萍;;基于微驱动材料的智能摩擦阻尼器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8年10期
5 瞿伟廉,陈朝晖,徐幼麟;被动及半主动摩擦阻尼器对合肥翡翠电视塔地震反应的控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2期
6 李惠,彭君义,周锡元,张平;向心式变摩擦阻尼器控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S1期
7 郝燕平,朱梓根;叶片摩擦阻尼器切向刚度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2年04期
8 吴斌,张纪刚,欧进萍;一种改进的拟粘滞摩擦阻尼器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9 魏文晖,甄茂伟;摩擦阻尼器在轻钢结构加层的控制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李宏男,李军;半主动摩擦阻尼器对偏心结构振动控制的仿真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英武;;摩擦阻尼器减震的动力分析及优化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2 陈先龙;宋明波;廖明夫;;弹支干摩擦阻尼器的发展[A];第11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ROTDYN2014)论文集(上册)[C];2014年
3 单明;;沈阳市政府大楼增层设计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温建明;冯奇;;摩擦阻尼器在高层结构风振控制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张纪刚;邓文艳;;基于Pall型压电摩擦阻尼器的海洋平台模糊控制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6 毛剑;郑宏;韩斌;于旭光;;翼缘安装阻尼器的弱梁刚性连接钢框架节点有限元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大海;基于压电摩擦阻尼器的结构振动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范天宇;弹性支承干摩擦阻尼器减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朱熹育;基于压电摩擦阻尼器的空间杆系结构地震响应半主动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智能压电摩擦阻尼器的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骏涛;压电摩擦阻尼器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及控制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李立州;压电摩擦阻尼器本构模型的分析及其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4 何晴光;万向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及其在高层建筑减振控制中的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5 邓文艳;基于智能控制算法的压电摩擦阻尼器抗震性能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6 蒋巍;阻尼力可变摩擦阻尼器的减震性能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冯霞;中间柱型摩擦阻尼器的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刘苗苗;基于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半主动优化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澈;摩擦阻尼器的研制与应用[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骆年红;位移相关摩擦阻尼器对框架及隔震结构地震反应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28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12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