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寿命分析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12:31

  本文关键词: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寿命分析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缝合复合材料 疲劳特性 损伤机理 S-N曲线 预测模型


【摘要】:缝合复合材料是在传统的复合材料基础上,采用缝合技术使结构在厚度方向上的抗冲击损伤容限、层间拉伸及剪切强度和层间断裂韧性得到提高。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疲劳性能是一个很关键的考核指标,而国内有关其疲劳特性等力学性能的研究还很有限。因此,有必要对缝合结构的疲劳特性进行试验和理论研究,探究其疲劳损伤演化模式,建立其疲劳寿命的预测模型,为其在工程实际应用提供性能参数依据和理论指导。本文采用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和试验验证的方法对缝合复合材料的疲劳特性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对T700/QY8911缝合、未缝合复合材料2种不同铺层(4s[0/90]和2s[0/45/90/-45])类型3种缝合角度的层板开展了静拉伸性能及拉-拉疲劳特性试验研究;测试了各缝合层板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刚度衰减变化规律。试验研究为缝合复合材料疲劳特性的理论预测提供了数据支持。2.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疲劳行为及疲劳寿命研究。在单轴常幅拉-拉疲劳载荷作用下,研究不同铺层方式(4s[0/90]和2s[0/45/90/-45])的缝合复合材料层板在不同应力水平和缝合角度对其拉伸疲劳性能的影响。结合试验数据,给出了2种不同铺层4s[0/90]和2s[0/45/90/-45]缝合层板分别在缝合角度为10°、45°和90°的疲劳寿命S-N曲线和刚度衰减曲线。结果显示,缝合作用对复合材料的拉-拉疲劳损伤及扩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应力水平、铺层方式和缝合角度对缝合层板试件的疲劳刚度退化规律以及疲劳破坏时的刚度临界值具有明显差异。3.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疲劳损伤分析模型与疲劳寿命估算模型研究。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缝合层板推导和分析了疲劳寿命两阶段函数的刚度降模型和基于疲劳刚度的两参数剩余刚度模型;用所建立的模型对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的S-N曲线进行了疲劳寿命估算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损伤分析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缝合层板在拉-拉疲劳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损伤萌发、演化过程、破坏及其寿命。4.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扩展速率分析模型及其机理研究。根据材料试件在疲劳载荷工况下观察其损伤扩展方式和断裂位置,建立缝合复合材料损伤扩展速率分析模型,研究其破坏过程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对损伤破坏机理进行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25;V21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翔鹰;张伟;姚明辉;陈丽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混沌运动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9年06期

2 彭惠芬;孟广伟;范森;周立明;;复合材料层合板应力分析的小波有限元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3 王栋;禹志刚;;开孔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频率影响研究[J];机械强度;2012年05期

4 漆文凯;程博;刘磊;;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特性[J];航空动力学报;2013年04期

5 张晓闯;李成;铁瑛;常丽平;;胶结修补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各铺层失效形式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0期

6 李龙元,陈浩然;广义康托洛维奇法分析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强度、屈曲及振动问题[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7 杨加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几何非线性基本方程[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8 胡列,姜节胜;一种含分层复合材料层合板高阶理论及有限元模型[J];航空学报;1992年09期

9 胡列,姜节胜;复合材料层合板弯曲振动高阶理论及有限元模型[J];航空学报;1992年09期

10 张维锦;复合材料层合板几何非线性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桂秀;陈浩然;洪明;;含多个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自振特性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2 卢智先;矫桂琼;王平安;朱胜利;;含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3 郭翔鹰;张伟;陈丽华;;二自由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4 郭翔鹰;张伟;姚明辉;陈丽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混沌运动分析[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郭翔鹰;张伟;陈丽华;;复合材料层合板动力学方程的混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郭翔鹰;张伟;;角铺设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动力学分析[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郭翔鹰;张伟;;角铺设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混沌运动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郭翔鹰;张伟;;角铺设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混沌运动[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刘远东;;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动力破坏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10 吕霞;周储伟;;复合材料层合板螺栓连接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喜;复合材料层合板螺栓连接挤压性能表征分析及夹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洪明;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与声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刘伟先;复合材料层合板真空辅助湿铺贴挖补修理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4 刘志强;雷电环境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电—磁—热—结构耦合效应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曹俊;遗传算法及其在复合材料层合板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6 吕书锋;轴向外伸悬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7 徐颖;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损伤及冲击后疲劳寿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杨加明;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几何非线性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任晓辉;复合材料层合板C~0型高阶锯齿理论[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张璐;含分层缺陷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扩展行为与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辉;复合材料层合板鸟撞动响应及损伤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2 田新鹏;湿热条件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屈曲行为及其分散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龙;热—力作用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响应分析[D];东南大学;2015年

4 汤凯利;含缺口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渐进性失效分析[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根;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屈曲优化[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6 崔雪娇;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增韧方法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7 岳海亮;聚氨酯涂层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反复低速冲击性能的影响[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8 王林鹏;不同冲击速度下复合材料修补结构的失效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季晨;基于非局部理论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曹学强;基于近场动力学与有限元结合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建模及冲击响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52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152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6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