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定常条件下大迎角机动控制
本文关键词:非定常条件下大迎角机动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机动飞行控制 大迎角 非定常气动力 干扰观测器 线性参变系统
【摘要】:针对推力矢量飞机在非定常气动影响下的机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大迎角俯仰机动的控制器设计方案.采用干扰观测器方法对机动过程中的非定常俯仰力和力矩进行估计,并在控制端进行俯仰力矩补偿以及适当的升力补偿,建立了统一参数下飞机线性参变(LPV)模型和外部干扰LPV模型,并基于LPV模型设计了标称控制器和干扰观测器.从大迎角机动仿真中可以看出,控制系统能够控制迎角较好地跟踪输入指令,同时对机动过程中存在的非定常干扰能进行有效地抑制.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干扰观测器的方法较其他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省物联网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4212,6117410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SBK20130033)
【分类号】:V249.1
【正文快照】: 借助于推力矢量技术和先进的气动布局,现代战机普遍具备大迎角下机动的能力.然而,当飞机大迎角机动时,由于气流分离使得气动力呈现高度非线性,尤其会呈现出非定常迟滞特性,飞行运动将产生明显的气动超调量和气动力时间滞后响应[1].如何消除大迎角机动中的非定常气动的影响,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友;薛峰;李振水;高亚奎;;大型飞机迎角限制方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S2期
2 曲小宇;;大型客机迎角保护控制器设计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2年05期
3 费景荣;徐彦军;李冀鑫;;部分三代战机“迎角悬挂”现象的机理分析与仿真计算[J];飞机设计;2012年04期
4 涂良辉;周瑛;陈雅丽;章yN;;大迎角动力学特性分析与建模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12年05期
5 徐大明;在低速气流中线性弯扭升力面的等效迎角[J];航空学报;1983年01期
6 张洪;;飞机大迎角飞行稳定判据分析[J];飞行力学;1987年03期
7 李季陆,何植岱;飞机大迎角稳定性和状态矢量传播灵敏度研究[J];航空学报;1991年04期
8 王启;李树有;;飞机迎角的校准及测量[J];飞行力学;1992年03期
9 ;迎角与螺旋[J];兵器知识;2000年03期
10 桑雨生,赵瑞华;关于螺旋桨桨叶有利迎角的探讨[J];飞行力学;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素君;;风洞大迎角自动转γ接头电气系统[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韩慧伶;王红岩;王新阁;孟庆迪;;大迎角空气动力性能分析[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杨凌宇;郭亮;柳嘉润;申功璋;;大迎角飞行的综合飞行/推进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志浩;姚宏;苏磊;;飞机大迎角纵向机动稳定性及混沌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张宗斌;;低速大迎角气动力计算方法[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6 袁夏明;朱纪洪;谭洪胜;刘凯;余波;;高带宽低噪声迎角/侧滑角组合测量方法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7 范召林;王元靖;;细长旋成体大迎角流动非对称性的声激励控制方法研究[A];全国低跨超声速空气动力学文集(第二卷)[C];2003年
8 顾蕴松;明晓;张召明;;全机模型大迎角侧向力控制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分离流·涡运动和流动控制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9 常春雷;刘沛清;马宇;;大迎角细长旋成体绕流非定常特性的实验研究[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叶玮;郑守铎;候龙涛;;飞行器在高机动条件下迎角、侧滑角的测量[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蔚;首架F-35进行首次加力起飞飞行[N];中国航空报;2007年
2 刘军兰 小红 李建强;打造高机动飞行武器试验平台[N];中国航空报;2003年
3 长江;敬业乐群的年轻人[N];中国航空报;2005年
4 张治文 本报特约记者 张力;训练告警门槛设置紧贴实战[N];解放军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立芝;大迎角气动力数值模拟及建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陈永亮;飞机大迎角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与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韩冰;三角翼大迎角动态气动特性及结构抖振数值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4 黄达;飞行器大振幅运动非定常空气动力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范本根;大迎角动态试验及等离子体在前体流动控制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李学伟;基于风洞试验数据的飞行器气动力辨识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王峥华;飞机大迎角非定常气动力建模和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孟轩;细长旋成体单孔位微吹气扰动控制的数值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宋述杰;虚拟传感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沈国清;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误差分析及其消除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贾春;细长锥体大攻角脱体涡的机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66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16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