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
本文关键词:翼伞—载荷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摘要】:翼伞具有良好的滑翔性、操纵性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精确着陆和定点回收。为进行归航控制算法设计,需对翼伞系统动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以一般翼伞-载荷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建立了两体8自由度动力学仿真模型,对3个飞行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与相应的空投试验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分类号】:V445.23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蒋万松,荣伟,滕海山,等.翼伞-载荷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48(4):474-480.Jiang Wansong,Rong Wei,Teng Haishan,et al.Multibody dynam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parafoil-payloadsystem[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良春;蒲志刚;唐波;;翼伞空投操纵绳拉动过程中的位置解算[J];包装工程;2009年12期
2 张俊韬;侯中喜;;动力翼伞系统纵向动力学建模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0年11期
3 朱旭;曹义华;;翼伞平面形状对翼伞气动性能的影响[J];航空学报;2011年11期
4 韩雅慧;杨春信;肖华军;徐晓东;杨雪松;陈猛;;翼伞精确空投系统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J];兵工自动化;2012年07期
5 张春;曹义华;;基于弱耦合的翼伞气动变形数值模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6 赵祖虎;大型冲压翼伞空投试验[J];航天返回与遥感;1995年01期
7 顾正铭;当今翼伞技术的发展[J];航天返回与遥感;1997年01期
8 葛玉君;可控翼伞、返回舱组合体滑翔性能研究[J];航天返回与遥感;1998年02期
9 贺卫亮;利用风洞试验研究冲压翼伞的升阻特性[J];航空学报;1999年S1期
10 张晓今,秦子增,马海亮,葛玉君;可控翼伞回收系统运动特性仿真研究进展[J];宇航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刚;言金;;翼伞动力学建模与特性分析[A];面向航空试验测试技术——2013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胡兴旺;;动力翼伞气动力特性分析及系统设计[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3 余刚;言金;;翼伞空投系统九自由度建模与动力学特性分析[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航空发展——2013首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4 吕智慧;吴世通;;无人机用翼伞手动归航控制的可视化仿真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冯炜;贺卫亮;;采用拉格朗方法的伞翼飞行器动力学仿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刘琦;陈猛;庞桂林;贺喜;;基于PID控制的翼伞归航技术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五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5集)[C];2012年
7 刘琦;;精确空投导航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灿萍 刘兰徽;航宇遥控动力翼伞试飞成功[N];中国航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菁;翼伞系统动力学与归航方案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高海涛;翼伞系统自主归航航迹规划与控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云明;翼伞设计及其气动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刘志超;小型冲压翼伞动力学建模与归航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郑成;翼伞飞行运动建模与翼伞空投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焦亮;基于翼伞空投机器人系统的自主归航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5 张俊韬;新型超压翼伞特性分析与控制系统初步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谢亚荣;空投任务下翼伞建模与飞行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13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21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