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FPGA的抗辐射加固星载ASIC设计方法
本文关键词:一种基于FPGA的抗辐射加固星载ASIC设计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专用集成电路 空间环境辐射 单粒子效应 设计流程
【摘要】:针对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空间应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FPGA星载抗辐射加固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的全流程,并重点对扫描链设计、存储器内建自测试、自动向量生成、ASIC封装设计、散热设计、加电振动试验等关键点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通过设计、测试、封装、试验,实现了基于静态随机存储器型FPGA转化为抗辐射加固ASIC。ASIC抗辐射总剂量大于100krad(Si),抗单粒子闩锁(SEL)阈值大于75 MeV·cm~2/mg,抗单粒子翻转(SEU)阈值大于22 MeV·cm~2/mg,满足空间应用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分类号】:V446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随着用户对提高卫星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急迫增长,卫星系统对星载电子产品提出了集成度高、质量轻、体积小、功耗低等一系列要求,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ess Memorizer,SRAM)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由于其集成度高、资源丰富、设计灵活、易于修改等特点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世宇;曹洲;薛玉雄;;空间单粒子锁定及防护技术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年03期
2 刘必鎏;杨平会;蒋孟虎;王雯雯;张磊;;航天器单粒子效应的防护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0年06期
3 王长河;单粒子效应对卫星空间运行可靠性影响[J];半导体情报;1998年01期
4 王长龙;沈石岑;张传军;;星载设备抗单粒子效应的设计技术初探[J];控制工程;1995年04期
5 薛玉雄;曹洲;杨世宇;;激光模拟单粒子效应试验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6年02期
6 P.Robinson;W.Lee;R.Aguero;S.Gabriel;黄玢;;单粒子翻转引起的异常[J];控制工程;1995年03期
7 蔡震波;吴中祥;;SRAM HM—65642的单粒子闩锁特性[J];航天器工程;1996年03期
8 李国政,王普,梁春湖,王燕平,叶锡生,张正选,姜景和;单粒子效应模拟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7年03期
9 康晓军;星载微机空间抗单粒子加固设计技术研究[J];航天返回与遥感;1999年04期
10 董攀;陈莉明;范隆;岳素格;郑宏超;王兴友;;Spacewire通讯路由器单粒子功能中断测试系统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朝会;李永宏;杨海亮;;单粒子效应辐射模拟实验研究进展[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2 耿超;刘杰;侯明东;孙友梅;段敬来;姚会军;张战刚;莫丹;罗捷;;基于RPP模型的单粒子在轨翻转率计算[A];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侯明东;刘杰;孙友梅;段敬来;常海龙;张战刚;莫丹;;宇航器件单粒子效应的加速器地面模拟[A];第七届中国核学会“三核”论坛中国放射医学教育五十年暨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委员会第八次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侯明东;刘杰;李保权;甄红楼;;单粒子效应实验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张庆祥;侯明东;刘杰;王志光;金运范;朱智勇;孙友梅;宋银;段敬来;;混合离子加速技术在单粒子效应和探测器标定实验中的应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黄建国;韩建伟;张庆祥;黄治;陈东;李小银;张振龙;;脉冲激光模拟单粒子效应机理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刘杰;;元器件单粒子效应的加速器地面测试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8 李保权;侯明东;刘杰;朱光武;王世金;梁金宝;孙越强;张微;翟应应;黄红锦;沈思忠;高平;;加速器模拟单粒子效应研究[A];实践五号卫生空间探测与试验成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路秀琴;刘建成;郭继宇;郭刚;沈东军;惠宁;张庆祥;张振龙;韩建伟;;重离子单粒子效应灵敏体积及电荷收集研究[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10 张战刚;刘杰;侯明东;孙友梅;常海龙;段敬来;莫丹;姚会军;;元器件单粒子效应加速器试验中的新现象[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振雷;Flash型FPGA单粒子效应研究及新型测试验证系统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习凯;微电子器件质子单粒子效应敏感性预估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邢克飞;星载信号处理平台单粒子效应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古松;基于重离子加速器的SOI SRAM器件单粒子翻转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5年
5 耿超;微纳级SRAM器件单粒子效应理论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王忠明;SRAM型FPGA的单粒子效应评估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7 刘必慰;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建模与加固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禹金标;用于空间探测的电子元器件辐照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周恒;SRAM单粒子加固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林子壬;纳米集成电路单粒子瞬变中电荷收集机理及加固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李博;基于商用工艺的抗辐照SRAM存储器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周威;GaAs HBT单粒子效应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程佳;单粒子效应瞬态电荷收集的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6年
7 刘征;单粒子效应电路模拟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王佩;单粒子效应电路模拟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戴然;单粒子翻转效应的模拟和验证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段雪岩;单粒子脉宽抑制和单粒子测试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0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300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