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纳米CuO的批量制备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16:26

  本文关键词:纳米CuO的批量制备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研究 出处:《推进技术》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CuO 热分解 催化效果 固体火箭推进剂


【摘要】:采用HLG-5型纳米化粉碎机批量制备了纳米Cu O。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u O颗粒的结构、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研究了纳米Cu O的含量为1%,1.5%,2%,2.5%,4%对不同粒度AP的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Cu O颗粒大小约为17nm,为单斜晶系,呈类球形。2%含量的纳米Cu O对AP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可使64μm,6μm,1μm AP的高温分解峰分别降低83.0℃,81℃,55.4℃;表观分解热分别增加880J/g,617J/g,391J/g;反应速度常数提高数倍。
[Abstract]:Nano Cu O was prepared by HLG-5 type nanoscale pulverizer. By means of X 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tructure, size and morphology of Cu O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respectively on the content of nano Cu O was 1%, 1.5%, 2%, 2.5%. Effect of decomposition performance of 4% different granularity of AP ho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of the prepared Cu O particles is about 17nm, which is a monoclinic system with a spherical shape. 2%, the content of nano Cu O has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AP. It can make the decomposition peaks of 64, m, 6, m and 1 m AP decrease by 83, 81, 55.4, respectively. The apparent decomposition heat increases 880J/g, 617J/g and 391J/g respectively, and 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increases by several times.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燃烧与爆炸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基础产品创新技术火炸药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6081)
【分类号】:V512;O643.36
【正文快照】: 1引言作为一种典型的半导体材料,Cu O具有狭窄的能隙(~1.21e V),使其在催化领域备受关注[1~3]。Cu O作为燃速催化剂在固体火箭推进剂中的应用,已经引起研究者的广泛研究[4~7]。近年来,Cu O对AP的催化效果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张智宏[8]等制备的纳米Cu O可使AP的高温分解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雅乐;卫芝贤;康丽;;固体推进剂用燃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含能材料;201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春礼;;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J];群言;2001年04期

2 白春礼;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J];安徽科技;2002年03期

3 白春礼;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J];微纳电子技术;2002年01期

4 黄彪;纳米科技前景灿烂,应用开发任重道远[J];中国粉体技术;2002年01期

5 一东;;纳米产业化成了企业泥潭[J];新经济导刊;2003年Z2期

6 宋允萍;纳米科技[J];中学文科;2001年01期

7 李斌,沈路涛;纳米科技[J];焊接学报;2000年04期

8 齐东月;纳米 又一场新技术革命来临了[J];民族团结;2000年10期

9 徐滨士,欧忠文,马世宁;纳米表面工程基本问题及其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3期

10 白春礼;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天虎;谢巧勤;;纳米矿物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燕合;李克健;吴述尧;;加快建设我国纳米科技创新体系[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3 李正孝;煍岩;;漫娗纳米技圫和纳米材料的a捎煤蛌|展[A];第二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伊阳;陶鑫;;纳米CaCO_3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A];PPTS2005塑料加工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洪广言;;稀土产业与纳米科技[A];第九届中国稀土企业家联谊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惠飞;王栋民;;纳米水泥混凝土的研究进展[A];2008年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秦伯雄;陈峰;马卓然;;高压流体纳米磨及其应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8 王树林;李生娟;童正明;李来强;;振动纳米学进展[A];第七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暨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洪广言;贾积晓;于德才;孙锁良;李天民;王振华;;纳米级氧化镱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洪茂椿;;纳米催化在化石资源高效转化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200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立德(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纳米专家话纳米[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赵晓展;纳米科技,产业化序幕刚刚拉开[N];工人日报;2002年

3 宗合 晓丽;纳米科技成果产业化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N];消费日报;2004年

4 朱文龙;产学研联手助推纳米产业[N];文汇报;2006年

5 ;神奇的纳米科技[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贽;纳米还没走出实验室[N];大众科技报;2001年

7 冯 薇;纳米护肤品没那么神[N];大众科技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彤云;打造纳米产业链条[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9 张芳;纳米护肤品其实没那么神[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赵展慧 张之豪;纳米世界有多神奇?[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莉鑫;纳米电极体系界面结构及过程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冯晓勇;高速重击条件下高锰钢表面纳米晶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黄权;B-C-N体系中新型超硬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王东新;纳米钻石靶向载药体系的制备及其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5 张俊丽;低维磁性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微观表征及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于佳鑫;两种新型光学材料在显微生物成像与光谱检测中的应用探索[D];浙江大学;2015年

7 李志明;块体纳米晶钛的制备及组织演变与力学行为[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杨树瑚;缺陷对几种过渡族金属氧化物磁性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9 刘春静;锂离子电池锡基纳米负极材料制备及储锂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谢伟丽;SiC纳米线三维结构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诠彬;中药纳米化对中医药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毛彩霞;纳米二氧化锰的安全性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邓世琪;PbTi0_3及LiTi0_2纳米结构的水热合成及其光致发光和光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葛岩;YAG:Ce~(3+)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潘伟源;水热法合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掺杂对Li-Mg-B-H储氢体系的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豆贝贝;纳米水泥熟料矿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郭步超;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机械纳米化表面层及其热稳定性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8 王艳艳;纳米化/渗氮/渗硫层与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化学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周文敏;Cr_2WO_6、Ag_2CrO_4微/纳米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10 龚成章;纳米铝结构性质及Al/RNO_2界面作用的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37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337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c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