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队飞行风洞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编队飞行风洞实验研究 出处:《实验流体力学》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编队飞行 翼尖涡 气动力 试验 多体干扰 尾涡
【摘要】:在1m非定常风洞中开展了两机编队飞行试验研究。前机采用尾支撑转接垂直叶型支杆与坐标架连接,可以实现相对位置(纵向、侧向和垂向间距)的精确改变;后机通过尾支撑连接到风洞的主支撑机构上,可以实现迎角的变化。采用内式六分量应变天平测量后机的气动力受前机尾涡流影响的变化情况,对后机的绕流场进行了PIV测量。试验中使用了2组模型,一组是简化的翼身组合体模型,另一组是翼身融合体飞翼布局模型。结果表明:当前机翼尖涡靠近后机翼面时,后机的升阻比变化较明显;当前机翼尖涡靠近后机翼尖时,后机可获得最大升阻比;前机迎角增大时,后机的升阻特性有较明显变化;当后机的迎角大于8°时,其升阻比基本不受前机影响。
[Abstract]:The formation flight test of two aircraft was carried out in a 1m unsteady wind tunnel. The front aircraft was connected with the coordinate frame by the tail support and the vertical blad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could be realized (longitudinal). The exact change of lateral and vertical spacing; The rear machine is connected to the main supporting mechanism of the wind tunnel through the tail support, which can realize the change of the angle of attack. The change of the aerodynamic force affected by the eddy current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wind tunnel can be measured by the internal six-component strain balance. The flow field around the rear machine was measured by PIV. Two groups of models we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 one of which was a simplified wing body model. The other group is the wing body fusion wing layou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tip vortex of the wing is near the rear wing surface, the lift-to-drag ratio of the rear wing changes more obviously. The maximum lift-to-drag ratio can be obtained when the current tip vortex of the wing is close to the tip of the rear wing. When the angle of attack of the front machine increases, the lift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ar machine changes obviously. When the angle of attack of the rear engine is greater than 8 掳, the ratio of lift to drag is almost unaffected by the front machin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分类号】:V211.74
【正文快照】: 0引言编队飞行是指2架或2架以上飞机按一定队形编组或排列飞行。各机之间必须保持规定的距离、间隔和高度差。基本的编队队形有Λ队、梯队等。编队的中心问题是保持规定队形并充分发挥飞机性能。编队飞行需要在对飞机尾涡有深入的了解、准确的相对位置测量和良好的飞行控制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科炎;航天器编队飞行及其关键技术的开发[J];遥测遥控;2003年05期
2 林来兴,张洪华,车汝才;编队飞行区域性导航卫星和位置保持[J];宇航学报;2004年01期
3 ;未来五大客机新技术:V形编队飞行更省油[J];科技传播;2011年23期
4 ;未来客机:像鸟一样编队飞行[J];新科幻(科学阅读版);2012年11期
5 曾国强,陈永志;编队飞行稳定性及队形设计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6 曾国强,张育林;编队飞行队形设计一般化方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3年01期
7 孙兰,许滨,张珩;航天器稀疏编队飞行的概念及其设计方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3年02期
8 王世练,张尔扬;CCSDS Proximity-1及其在编队飞行小卫星群中的应用[J];遥测遥控;2003年03期
9 刘林,王海红,马剑波;关于星座小卫星的编队飞行问题[J];天文学报;2004年01期
10 马涛,郝云彩,马骏,周胜利;编队飞行卫星的星间跟踪与测量技术综述[J];航天控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长清;;航天器电磁编队飞行轨道和姿态终端滑模控制[A];The 5th 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彭良福;林云松;;编队飞行防撞系统的建模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9年
3 林来兴;;小卫星星座与编队飞行三维定位系统和控制[A];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禹凯;徐明;;编队飞行航天器的自主控制策略设计[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黎康;;编队飞行卫星相对轨道动力学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王黎沁;曾国强;胡敏;;编队飞行卫星碰撞概率及碰撞规避策略仿真分析[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倪娜;贾英民;;一种卫星平面圆形编队飞行的鲁棒控制方法[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苟兴宇;李克行;张斌;刘捷;董筠;;实践九号编队飞行轨控中的姿轨耦合与推力损失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王正;朱兴动;张六韬;;三维空间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模型[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杨凯;郑建华;吴霞;;编队飞行构形设计初始化及稳定性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李红;飞机编队飞行好处多多[N];科技日报;2002年
2 记者 冯志文;以研制可编队飞行的纳米级卫星[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孟云鹤;近地轨道航天器编队飞行控制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韩龙;编队飞行航天器相对状态的立体视觉测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罗成;近地轨道空间飞行器编队飞行控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郑重;多航天器编队飞行分布式协同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万婧;无人机自主编队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方挺;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中的视觉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勇;紧密编队飞行涡流减阻机理及队形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谢中秋;电磁编队飞行网络化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尚强;编队飞行相对运动自主导航与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祝淼;基于对偶四元数的编队飞行卫星螺旋修正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李宏艳;输入受限的航天器编队飞行姿态协同控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6 李洋;航天器编队保持与姿态协同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付世勇;基于对偶四元数的编队飞行卫星自主相对导航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霍明英;编队飞行卫星物理仿真系统设计及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陈学坤;四旋翼无人机编队巡航飞行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余挺;微型飞行器编队飞行中的视觉相对导航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97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397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