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翼对螺旋桨发动机旋转颤振的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旋转颤振 切入点:影响机理 出处:《航空学报》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研究机翼对螺旋桨发动机旋转颤振的影响规律,揭示其影响机理,通过片条理论计算螺旋桨气动载荷,在MSC.NASTRAN软件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对不同结构参数的吊舱-螺旋桨系统和机翼-吊舱-螺旋桨系统进行了旋转颤振分析。研究表明,机翼结构的弹性会大幅降低发动机俯仰模态频率,而小幅降低发动机偏航模态频率,从而改变两模态频率之差,影响模态耦合的程度,进而改变旋转颤振速度。另外,当发动机的运动与机翼翼面的运动耦合紧密时,机翼翼面的气动载荷能够显著提高发动机的旋转颤振速度。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wing on rotating flutter of propeller engine and reveal its influence mechanism, the aerodynamic load of propeller is calculated by strip theory, and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is carried out on the platform of MSC.NASTRAN software. The rotating flutter analysis of podded propeller system and wing podded propeller system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 parameters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ity of wing structure can greatly reduce the pitch mode frequency of engine. However, when the engine Yaw mode frequency is reduced slight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odes frequency is changed, the degree of modal coupling is affected, and then the rotating flutter velocity is changed. In addition, when the engine motion is closely coupled with the wing motion, The aerodynamic load on the wing surface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rotating flutter speed of the engine.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72216)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50)~~
【分类号】:V231.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行健,李光权;颤振分析的根轨迹方法与颤振模态的自动判断[J];航空学报;1984年02期
2 齐丕骞,葛祖德,李炳功,许光启;振动试验和颤振分析的一体化——颤振实时分析系统[J];航空学报;1990年11期
3 王彬文,许光启;全机非对称外挂状态颤振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1年S1期
4 史爱明,杨永年,叶正寅;带结构刚度非线性的超音速弹翼颤振分析方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许福友,陈艾荣,梁艳;平板的颤振参数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6 丁千,王冬立;结构和气动非线性机翼颤振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4年03期
7 叶献辉;杨翊仁;刘菲;;非对称结构参数对颤振速度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陈香;杨翊仁;;超音速结构非线性翼型的颤振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02期
9 谢长川;胡薇薇;杨超;;颤振分析中的特征值排序问题[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18期
10 杨智春;谷迎松;夏巍;;基于矩阵奇异值理论的颤振分析新方法[J];航空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彬文;许光启;;全机带多种外挂状态颤振分析[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2 胡志勇;谢怀强;;一种减幅扰动颤振计算方法[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毅;杨智春;;机翼颤振失效的定量风险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谷迎松;杨智春;李斌;;频域颤振分析μ方法的连续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小川;王彬文;张凌霞;马君峰;齐丕骞;;基于混合建模的带外挂飞机固有振动特性与颤振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桂江;胡家亮;钱卫;;复合材料平尾颤振优化设计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张红波;;g-方法在闭环颤振分析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胡志勇;谢怀强;;一种新的颤振计算方法[A];中国航空结构动力学专业组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胡志勇;霍应元;王旭春;;模态跟踪技术在颤振计算中的应用[A];中国航空结构动力学专业组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员海玮;韩景龙;;非线性颤振的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钮耀斌;高超声速飞行器机翼非线性颤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钱文敏;基于不确定性建模新方法的多作动机翼颤振主动抑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3 周建;受热曲壁板的非线性颤振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赵德敏;非线性颤振系统的分岔与混沌[D];天津大学;2010年
5 员海玮;鲁棒颤振分析与模型确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王囡囡;二元机翼颤振及其主动控制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赵娜;超声速流中机翼及壁板非线性颤振的主动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于明礼;基于超声电机作动器的二维翼段颤振主动抑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史晓鸣;基于当地流活塞理论的全机组合体颤振及气动伺服弹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牟让科;机翼非线性颤振和抖振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超慧;考虑发动机转子陀螺效应的机翼颤振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张兆博;复合材料在提升机翼颤振速度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孟德虹;飞行器颤振问题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8年
4 柳永波;小型民用飞机颤振适航性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08年
5 陈香;超音速流中二元机翼非线性颤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崔益华;机翼节段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仿真识别及其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王冬立;结构和气动非线性机翼的颤振与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袁鹏程;非定常跨音速机翼的颤振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瑜;二元机翼颤振的复杂响应[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栗帅;二元可变后缘机翼颤振分析与主动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86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586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