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连续推力轨迹回转机动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4 22:30

  本文选题:可重复使用运载器 切入点:原场返回 出处:《飞行力学》2016年04期


【摘要】: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原场返回过程中所面临的轨迹回转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亚轨道高度进行姿态调整并使飞行轨迹回转、指向发射场方向的机动方法。在RLV与上面级分离之后,利用RLV自身推力抵消背离发射场速度,最终使RLV飞行方向指向发射场并进入再入返回阶段。采用连续推力方案,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推导得出满足轨迹回转终端要求的机动指令。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RLV与上面级分离后轨迹迅速回转,可为之后的返回原发射场提供保障。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rajectory rot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return of the RLVV, a new method of attitude adjustment at the suborbital altitude is proposed, and the flight trajectory is rotated. After the separation of the RLV from the upper stage, the departure from the launch site velocity is offset by the RLV thrust, and finally the direction of the RLV flight is directed to the launch site and enters the re-entry and return phase. A continuous thrust scheme is adopted. By using the optimal control theory, the maneuvering instructions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jectory gyration terminal are deriv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realize the rapid rotation of the trajectory after the RLV is separated from the upper stage, and can provide the guarantee for the return to the original launch site.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分类号】:V44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广勃;美国先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技术进展[J];中国航天;2001年07期

2 东旭;欧洲、日本和俄罗斯先进可复用运载器的技术进展[J];中国航天;2001年08期

3 科明;可复用运载器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航天;2001年09期

4 科明;;可复用运载器技术的 发展趋势[J];Aerospace China;2001年09期

5 朱森元;论单级入轨火箭运载器的发展途径[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2年05期

6 杨勇,王小军,唐一华,李东;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展趋势及特点[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2年05期

7 石久;2002年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一瞥[J];国际太空;2003年06期

8 曲晶;2004年1~6月全球运载器发射记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4年04期

9 曲晶;2004年7~8月全球运载器发射记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4年05期

10 广;;诺格研制快速反应型运载器[J];中国航天;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志澄;;美国发展重复使用运载器的重大转折及其经验教训[A];高超声速前沿问题研讨班[C];2002年

2 段毅;陈晓东;杨文将;;航天磁悬浮助推发射分离过程集中载荷模型[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国辉;王小军;杨勇;余梦伦;;重复使用运载器气动性能CFD研究[A];近代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房建成;;小卫星低成本、模块化、一体化集成姿态测控技术[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杜剑明;吴志刚;;热环境条件下参数化运载器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分析方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冯杰邋董金明 记者 于莘明;我国自主研制某运载器飞行试验成功[N];科技日报;2007年

2 黄志澄;航天飞机衍生新运载器[N];大众科技报;2006年

3 中国航天报记者 闻扬扬;往返天地的便利出租车[N];中国航天报;2002年

4 雷炎;韩造火箭:“抄近道”吃苦头[N];中国国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登成;拖曳式重复使用运载器飞行动力学[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马忠辉;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热防护系统性能分析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寒冰;两级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多学科优化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周晶;天地往返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刘斌;重复使用运载器先进导航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唐文彬;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张耀磊;并联两级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动力学虚拟样机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王震;运载器飞行性能分析评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万松;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上升段轨道优化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方桂才;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制导律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9 熊焕;重复使用运载器低温贮箱防热结构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10 张宝恒;重复使用运载器GNC系统虚拟样机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60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660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b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