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惯性冲击原理的升力装置设计与仿真

发布时间:2018-06-02 03:01

  本文选题:惯性冲击系统 + 升力装置 ; 参考:《计算机仿真》2016年10期


【摘要】:惯性冲击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精密驱动与定位、扫描探针显微术及管道机器人等领域,但其实现方式仍然是通过控制摩擦力与惯性力关系,达到被连接件运动效果的不同,进而得到位移。上述结构需要依赖摩擦力,必须依附在已有的结构上,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而利用空气阻力实现升力的惯性冲击系统,以空气阻力代替摩擦力,可以脱离固有结构进行独立运动,在飞行领域具有一定研究价值。设计了垂直方向惯性系统结构,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通过空气阻力实现被连接件运动差异的可行性。建立了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给定参数下可以产生垂直位移。
[Abstract]:The inertial impact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precision drive and positioning,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and pipeline robot. However, its realization is still achieved by control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ction and inertial force, so as to achieve different motion effects of the connecting parts. Then the displacement is obtained. These structures need to depend on friction and must be attached to existing structures, thus limiting their application. The inertial impact system using air drag to realize lift force can move independently from the inherent structure by replacing the friction force with air resistance which has certain research value in flight field. The vertical inertial system structure is design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realizing the motion difference by air resistance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The model of the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simul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generate vertical displacement under given parameters.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分类号】:V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洋,武振宇,张素梅;混凝土强度对喜利得连接件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王明锋;周东华;;大型剪切连接件的分析[J];山西建筑;2006年02期

3 白助国;;点式支承玻璃建筑中金属连接件的简要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0期

4 朱炯;罗智星;;钢-混凝土组合梁剪切连接件评述[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6期

5 赵滇生;詹佳明;余强;;连接件位置和数量对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影响[J];浙江建筑;2008年05期

6 费本华;张东升;任海青;王正;;竹结构材连接件的承载能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7 苏庆田;汪瑞;王巍;;波折开孔板连接件基本力学性能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2期

8 ;火灾下采用榫钉和螺栓连接的钢木连接件的性能[J];钢结构;2012年06期

9 杨国庆;王飞;洪军;朱林波;;螺栓被连接件刚度理论的计算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10 陆威仑;;螺纹连接件拆装的机械化[J];国外汽车;1977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瑜;郭成喜;;开孔板连接件和T型开孔板连接件的性能比较[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晨;刘玉擎;吴文明;;开孔板连接件抗剪强度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克姣;田本鉴;熊峻江;;航空金属结构铆钉连接件疲劳性能与寿命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李彬;孙晓程;范炜;;高层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支撑节点连接件的分析与设计[A];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九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克姣;田本鉴;熊峻江;;航空金属结构铆钉连接件疲劳寿命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杜敬;;粉末压机的改进及模具连接件设计[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论文集[C];2014年

7 罗淋尹;王梦莹;熊峻江;;航空金属结构螺栓连接件疲劳性能与寿命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苏少燕;闫杰;;钢镀锌与钢镀镍连接件西沙自然环境试验的案例浅析[A];2010第十五届可靠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熊虎铖;赵鸿铁;蒋孝伟;付果;;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掀起效应及其理论计算[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王连广;刘之洋;王庆利;;弯筋和槽钢连接件在火山渣混凝土中性能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通讯员 李国宝 宋丽芳 本报记者 张希;奥运火炬,90天内拿出7批样品[N];南京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马宁 武晨;不会严重影响飞机安全性但连接件应进行设计改进[N];中国航空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于扬;六类走向主流[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若南;基于强度的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墙板连接件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苏哈布;开孔钢板剪力键的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张鹏;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段受力性能与设计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大跨度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PBL连接件传力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周腾飞;梓木构件节点四合一连接件接合强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雪明;预制混凝土夹芯墙连接件受力性能及墙体热工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金峻峰;金属/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热接触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5 朱海;挤压孔连接件疲劳寿命分析的应力场强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6 姜铄南;轻质内墙条板与钢框架新型连接的开发及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7 宋林;竹胶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PBL连接件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赵孟圆;冷弯薄壁型钢连接件力学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杨威;新型开孔板连接件抗剪性能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宾恩富;新型剪切连接件的受力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7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967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3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