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多脉冲悬停控制的非线性方法
本文选题:航天器悬停 + 速度脉冲 ; 参考:《宇航学报》2016年12期
【摘要】:为解决连续推力空间悬停控制技术对航天器控制推进系统要求较高、工程上难于实现的问题,提出基于Clohessy-Wiltshire方程的多脉冲悬停控制方法。以轨道要素外推的飞行状态非线性预测方法和脉冲悬停控制量优化算法,对悬停脉冲进行了优化,可以实现主动航天器在目标航天器附近任意点的近似稳定悬停。给出的多脉冲悬停控制方法及控制量非线性优化算法考虑了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J2项影响,补偿了Clohessy-Wiltshire方程的线性化误差,能有效提高悬停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多脉冲悬停控制方法的燃料消耗与连续推力悬停方法相比没有明显增加,不会对主动航天器带来过大的燃料消耗压力。
[Abstract]:A multi-pulse hovering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Clohessy-Wiltshire equation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continuous thrust space hovering control technology requires the spacecraft to control the propulsion system which is difficult to be realized in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nonlinear prediction method of orbit element extrapolat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of impulse hovering control, the hovering pulse is optimized, which can realize the approximately stable hovering of active spacecraft at any point near the target spacecraft. The proposed multi-pulse hovering control method and the nonlinea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control variables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the earth's non-spherical gravitational perturbation J _ 2 and compensate for the linearization error of the Clohessy-Wiltshire equa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overing accurac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el consumption of the multi-pulse hovering control method i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that of the continuous thrust hovering method, and it will not bring too much fuel consumption pressure to the active spacecraft.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V44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松涛,杨绍全;被动雷达导引头多脉冲辐射源的角度分辨与跟踪[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2期
2 张廷华;樊桂花;何永华;;多脉冲激光回波信号处理方法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李九天;罗亚中;唐国金;;路径约束的时间最短多脉冲交会全局优化[J];飞行力学;2012年02期
4 夏连胜;张篁;陈德彪;张开志;章林文;邓建军;;多脉冲电子束发射度测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4期
5 郝艳捧;王晓蕾;阳林;;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多脉冲辉光放电的形成条件[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9期
6 梁建术,陈予恕;1:2内共振Hopf-Hopf系统的多脉冲跳跃轨道和同宿树[J];机械强度;2002年02期
7 肖明珠,谈效华,姚永和,陈光潒;多脉冲叠加高压系统及测量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年04期
8 石敏;张静远;蒋兴舟;石勇;;机动目标的多脉冲宽带相关成像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5期
9 石敏;陈倩;石晟玮;张静远;;多脉冲宽带相关成像的分辨率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09年08期
10 张春风;羊毅;刘春华;;基于多脉冲的机载远程激光测距信号处理算法[J];电光与控制;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夏连胜;;强流猝发多脉冲电子束源的研究进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1年版[C];2011年
2 禹海军;朱隽;刘承俊;龙继东;石金水;陈楠;;多脉冲X光转换靶区物理效应研究[A];第九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7年
3 张善民;吴肖令;M.Mehring;邬学文;;用位相循环方法消除固体多脉冲实验中振荡效应[A];第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4 周世宏;童庆为;李鑫;周文龙;;基于多脉冲探测模式的激光三维成像性能研究[A];第二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张君华;张伟;姚明辉;;四维耦合Duffing方程的多脉冲轨道[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张君华;张伟;姚明辉;;四维耦合Duffing方程的多脉冲轨道(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君华;张伟;姚明辉;;蜂窝夹层板的多脉冲混沌动力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姚明辉;张伟;;利用广义Melnikov方法研究粘弹性传动带的多脉冲同宿轨道和混沌动力学[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书剑;基于多脉冲干涉的任意长绝对测距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松山;激光多脉冲测距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2 吕治辉;高功率自击穿气体火花开关多脉冲运行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丛景彬;新型多脉冲YAG激光器在打孔上的实验与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涂恩来;大气压氦气多脉冲介质阻挡放电模式与演化过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68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968374.html